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沒說對,改變方式才能高效溝通

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沒說對,改變方式才能高效溝通

文|秘籍君

我們通常說孩子不聽話,讓幹什麼不幹什麼,媽媽說了一堆,他卻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妹家兩個孩子,每天都感覺自己筋疲力盡,她經常向我訴苦,不明白孩子在想什麼。有時候說了很多次的事情,好像都不記得似的,下次該怎樣還怎樣,覺得和孩子說話白費力氣。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因為媽媽沒有好好說。

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沒說對,改變方式才能高效溝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平等尊重,少用命令的語句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一種命令的口氣,比如「去把電視關掉」、「不能扔自己的玩具」、「不準哭」等等。很多父母天生有一種佔有感,認為自己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必須要聽自己的,不自覺的對孩子發號施令。假設工作中,上級總是命令的語氣讓你做事情,內心也會感到厭煩。但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需要被尊重。

育兒專家說,和孩子說話,父母要蹲下來,這也是倡導一種平等和尊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就會知道孩子想要什麼。相反,總是以父母的立場來要求孩子,沒有理解尊重,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出現各種軟抵觸,硬反抗,就是家長眼中不聽話的孩子了。

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沒說對,改變方式才能高效溝通

選擇合適的時間

父母在外要工作,在家還有很多家務,所以在孩子眼裡,爸爸媽媽總是很忙,連專門和孩子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很多媽媽都是邊做事邊教育孩子,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前兩天,豆包在外面和小朋友搶玩具,回到家,我還要做晚飯,就讓豆包在客廳玩,邊炒菜邊對豆包說「和小朋友搶玩具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必須徵得別人的同意.......」巴拉巴拉說了一堆,等我把菜端出去,我問他知不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他玩著玩具居然說沒聽到我在說什麼。

如果父母要和孩子講一件事,最好能停下手上的工作,而不是邊做邊說,這樣只會白費功夫。此外,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也不要和他講道理,等他情緒平復後再說,這樣他更能聽得進去。

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家長沒說對,改變方式才能高效溝通

說話簡單直接,意思明確

孩子在幼兒時期,注意力保持時間很短,也就幾分鐘,也很容易受影響。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長篇大論,應該言簡意賅。有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從出生開始說,「我那時候生你多不容易」、「我天天多累」等等,要清楚和孩子談話的目的,說話太多,孩子抓不到重點,一會而就跑神兒了,還會覺得媽媽嘮叨。如果媽媽一直是這種說話方式,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感覺厭煩,根本就不會聽你在說什麼。

要想孩子聽話,首先要先去理解尊重他,然後家長也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說話的方式。媽媽只有「好好」說,孩子才會好好聽。

你有蹲下來和孩子說過話嗎?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秘籍 的精彩文章:

寶寶是奶奶帶大還是媽媽帶大的?從這些地方一看便知,很真實
寶寶出生後3種行為,是智力快速發育的前兆,出現越早越聰明

TAG:育兒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