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友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增加2~4倍
【 作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李凌教授 】
糖尿病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是心、腦血管疾患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升高,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也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相關。糖尿病患者經常伴有血脂紊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所需的醫療支出,占糖尿病醫療費用的最主要部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我國,糖尿病的快速增長已給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沉重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5~2015年間,中國由於糖尿病及相關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5577億美元。2007~2008年我國部分地區開展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為15.5%,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0%獲得診斷。
心內科大夫更是對糖尿病「深惡痛絕」。調查顯示,在三甲醫院中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達34.2%的患者合併高血壓,17.1%的患者合併心血管病。冠心病患者中,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冠脈病變往往更重,進行支架植入術的難度更大。部分支架植入的患者術後血糖控制不佳,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增加,且原有病變部位往往進一步發展,給患者及家庭的經濟及精神帶來極大負擔。
除了冠心病等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外,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亦時有發生,且危害更大。
一中年男患者Ⅱ型糖尿病病史10餘年,入院前已應用胰島素及降糖葯聯合降糖方案,此次因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入院。
入院後,血糖監測提示血糖控制差且波動大,儘管我們每次都會向患者及家屬普及糖尿病相關飲食、運動及用藥知識,請內分泌科醫生會診,患者飲食仍不規律。
一次早餐前,患者常規檢測餐前血糖,讓護士皮下注射適量胰島素,患者及家屬卻因顧及血糖再次明顯升高,自作主張地拖延進食,約半小時後患者出現大汗、意識障礙,急查指尖血糖為1.8mmol/l,立即靜脈注射高滲糖,後患者意識逐漸恢復,慶幸的是患者未遺留明顯後遺症。
限於目前醫學水平,糖尿病仍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因此,應給予糖尿病患者終身的密切醫療關注。
應當強調的是,除了應用降糖藥物及胰島素治療外,積極有效的糾正不良生活方式是改善包括糖尿病患者在內的所有心血管高危人群心血管預後的重要措施。
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善的主要內容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以及對不良情緒的矯治。管住嘴、邁開腿,即合理的飲食結構與運動、控制體重、限制飲酒、總熱量攝入,不僅是降糖治療的基石,也是降低心血管系統整體風險水平的有效措施,應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普及。
專家簡介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組專家,衛生部介入培訓基地主任,內科醫學部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康復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河南省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專家理事。擔任《實用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主編,《診斷學》及《臨床新葯精匯》副主編。1984年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理論,熟練進行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搶救和治療,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後獲得「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優秀科主任」、「河南省優秀醫師獎」等榮譽。2012年榮獲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評為「全國醫德標兵」、 「優秀紅十字醫療專家志願者」、「中原健康好衛士」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