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秦彼得和他的各種截拳道日常訓練小器材,有些直接來自李小龍。秦彼得學習李小龍,將練功生活化

為道塾·編者按:本文原載於1974年左右的香港《當代武壇》雜誌,是對李小龍入室弟子秦彼得(Peter Chin)的採訪錄。

秦彼得在香港出生,長大,是與李小龍喇沙書院同校的同學。曾拜葉問第一代弟子、「小念頭王」徐尚田(Chu Shong Tin)為師修習半年詠春拳法。1960年代赴美,以學生簽證在舊金山半工半讀。1963年12月,經嚴鏡海介紹,在奧克蘭與李小龍相見相識。1964年8月,他應邀參加了著名的首屆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賽,李小龍在大賽上做了精彩的功夫表演,讓秦彼得為之佩服不已。

1966年,秦彼得在洛杉磯開始追隨李小龍學習截拳道。因師徒均來自香港,講粵語,因此師徒兩人在生活中也走得較近,關係親密,秦彼得遂有幸成為李小龍的後院私教弟子之一。當年他經常與黃錦銘、赫伯·傑克遜等同門師兄弟接受李小龍後院私教,並有機會見到另外一些李小龍著名的後院私教弟子,如好萊塢巨星史蒂夫·麥昆,美國《黑帶》雜誌創始人水戶上原、當年最頂尖的美國世界空手道冠軍喬·劉易斯、查克·羅禮士、邁克·斯通等。

1968年8月16日,秦彼得獲得了李小龍宗師親筆簽發的截拳道證書,和黃錦銘一樣,秦彼得是屈指可數得到李小龍截拳道證書的弟子之一

1973年李小龍去世,秦彼得在香港陪伴李小龍遺孀琳達·李約一個月左右,協助她處理相關事宜。秦彼得是唯一一個同時參加了李小龍香港和西雅圖葬禮的李小龍學生。從那時起到現在,他始終保持著和琳達·李、龍女李香凝的友好關係。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和秦彼得(中)、黃錦銘師生的搞笑合影

秦彼得對於截拳道的感悟與黃錦銘等第一代原傳弟子相近,同時更強調截拳道的哲學在生活和事業中的應用,以及功夫健身的訓練效果。李小龍去世之後,秦彼得不以授拳為生,一直未對外教授過截拳道。

2018年,美國李小龍教育基金會資深董事、黃錦銘高級弟子劉祿傳(Tommy Gong)師傅牽頭髮起成立了「截拳道力量」(JKD Strong)組織,致力於在世界上傳承李小龍截拳道。作為該組織的超級顧問,秦彼得和劉祿傳通力合作,在世界各地開辦講習會和教練訓練營,共同教學,反響極佳。應為道塾和深圳李小剛教練之邀,2019年5月,秦彼得和劉祿傳兩位截拳道國際導師將赴廣東深圳開辦為期七天的講習會和截拳道教練訓練營

以下文章,透過秦彼得的回憶,我們或可一窺李小龍宗師當年習武成痴,科學探索,精深苦練的歷史真相。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1967年左右,洛杉磯,李小龍後院小班教學中。右一疑似秦彼得,左一黃錦銘、左二赫伯·傑克遜


文/長江後浪 整理/為道塾·舒擁軍

李小龍的成功,很多人都認為完全是因為他肯苦練,可是,究竟李小龍是怎樣練就一身能人所不能的功夫呢?他練武的地方、時間、方法是怎樣的呢?為著解答這些問題,本刊記者特別走訪李小龍十多年的老友秦彼得先生,通過他,使我們更多地了解李小龍這位武林偶像,從而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切實學習。

李小龍在武術方面的成功,已毫無置疑的擺在大家的眼前,儘管紛紜議論多多,但是,對於他的苦練精神,卻幾乎是完全一致肯定了。

在不少電影和小說中,經常有描述學習武術的情形,不少都強調覓得名師或尋獲秘笈,似乎搖身一變就已是個絕倫的高手,完全忽視了武術學習的最基本——苦練。

確實曾跟隨過李小龍學習截拳道的秦彼得表示,李小龍的教導僅限師傅引進門,要取得任何成績,只能通過自己的苦練。

苦練的榜樣

有些人以為,苦練,只是一個悅耳而籠統的名詞,似乎不大需要什麼標準,或者混混沌沌的一陣子,也妄稱「苦練」。

秦彼得說:「清楚了解李小龍的苦練,就不會對他的一切感到訝異和驚奇,早在他初到美國時,亦即十多年前,我已經料想到他有光芒四射的一天,我不是預言家,只是熟悉李小龍,在我心目中,李小龍從事武術的作為,才稱得上苦練。」

筆者覺得,我們不應該把李小龍看作是高高在上的偶像而盲目崇拜,因為那是虛無飄渺的,也不要僅看到他的成功後的豐碩果實而欣慰,應該好好地知道,李小龍獲致成功的過程,他所付出的代價,把這些作為榜樣,在武術而言,努力苦練,在人生而言,奮發爭鬥!不管為的是什麼,也總比頹廢墮落好上一萬倍。

李小龍的苦練是用什麼方法,費多少時間,有哪些設備,使何種器械,這些,都讓秦彼得告訴我們吧。

筆者第一次見秦彼得,是在李小龍的靈堂,當時他身穿《唐山大兄》中式服裝,胸懸十字架,散發披頭,淚流滿面,除了這幅外貌外,筆者只知道,他是李小龍的「老友」兼徒弟。

這次特別訪問他,形象截然不同,他穿上了好像是李小龍曾經穿過的「大法袍」,精神奕奕,屋子裡布滿了健身器械,秦彼得表示他剛跑步回來。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一家東南亞風格的寬袍全家福照

「練武寢宮」如工廠

話題先從最初講起,秦彼得說,李小龍是他同校不同級的同學,而稍後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上詠春拳後,成了校中「打得」的風雲人物,由此帶動秦彼得也跟著去學詠春拳,據說,他的師傅就是詠春拳派中的「小念頭王」徐尚田。

真正認識李小龍的時候是在美國,我們是很好的朋友,這關係比師徒關係深厚得多,我經常到他家裡,他教功夫多數只是講道理,偶爾動作示範,往往就是實戰對打,我算是不堪一擊了。」

他從沒有過夜生活,整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練習武術方面,那時,我們有個朋友是做建築工程機械的,李小龍常找他造一些獨創的健身器械,他儘可能的符合自己的要求,好像有時他覺得市面出售的拉力器已遠低於他能力時,他便叫那朋友改裝或再造,不斷苦練,不斷添設,李小龍在美國的健身室,器械林立,仿如工廠。」

秦彼得說:「除了跑步,李小龍最慣用的健身器就是踏單車,那是原地力踩的,足不出戶外,就能達到更完善的運動。」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一般的腿靶抵不住李小龍的重踢,所以李小龍特意設計製作了一個超厚超大的大型踢靶用來訓練重踢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請弟子李鴻新製作的大型泡沫腿靶。當今世界流行的各類大型踢靶,均源自於此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香港練功房中的固定架自行車與現代大型多功能綜合性力量訓練器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的掌指功力訓練器。旁邊放置的是李小龍親自設計的握力訓練器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李小龍洛杉磯家中後院木板牆上並排懸掛的三個不同硬度的四方形功力牆靶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練習柔韌,以及騎固定架自行車練習腿力,發展心血管能力的李小龍

有條理的鍛煉

自從李小龍返港拍戲後,秦彼得是李小龍聯絡得最密切的舊朋友之一,每拍一部戲,李小龍都有通知秦彼得來港看試片。自然,彼此間不會疏遠陌生了。

「無疑在取得了輝煌成就後,對於李小龍個人和他周圍的環境,都已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應酬無可避免外,要想的問題也倍多,但李小龍的苦練,卻自始至終的堅持著,據知,他每日練習武術的實際份量,比在美國當職業教頭時不遑多讓,有過之無不及。」

秦彼得特別描述出李小龍在家裡自設的「練武室」。

據知,那是相當大的地方,當然,這是指一個人而言。裡面除了包括了一些普通的健身器械外,還特別有些不知名的的器械,有的如杠架,那都是專門用以練習身體各部分肌肉,保持其符合動作的需要。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史密斯架上懸垂舉腿,發展核心力量

李小龍收藏的古今中外的武術資料數量之多,恐怕很多專業性的機構都瞠目其後而他閱讀的認真透徹,亦令人意外。據知,幾乎在每一本的書籍上,李小龍都曾作過無數零碎,系統的意見、心得、甚至反駁。秦彼得告訴筆者,李小龍在多年練武余瑕,曾經著寫了厚甸甸的一批圖文並茂有關截拳道等的武術資料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重型沙袋

舉重和打沙包

正因為李小龍對武術、健身方面都在豐富的知識,所以他對於怎樣進行練習,完全有條有理,他認為腰腹肌肉是人體四肢是否敏捷的重要因素,故有時當他覺得要加強這方面時,他就特別利用那獨特的器械來進行

打沙包是很多從事外家功夫者的基本練習方法,李小龍亦沒有例外,他一步一步的要求做到難度最大的動作,李小龍在練習沙包時,多數是琢磨其中的速度和力量關係

很少人知道李小龍經常舉重,他舉重的方式主要是加強抓、推、拿的力量,他一手可猛然舉起一百二十磅以上的物體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抓舉、挺舉,發展全身性爆發力量,以助拳腳發力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舉重若輕的李小龍

兩件小東西

說到這裡同,秦彼得突然拿過來幾樣很小很小的物件,一件是較硬的海綿體,秦彼得特別介紹說,這是從李小龍健身室那裡拿來的,在手裡,使勁捏拿,可使手前臂筋骨運動,而好處就是在任何時刻都可拿著,一捏一捏的使前臂運動,在很多時候,甚至不影響正常工作。

另外還有一件,驟看只是一塊表面貼上麻布的硬物,秦彼得叫筆者一試,在兩面分別砸拳,筆者發覺,一面只似一般沙包,但另一面卻堅硬異常,一拳砸下,痛得要命,秦彼得說,這也是李小龍的隨身練武「器械」,常常到了外邊,只要不是有太陌生朋友在場的話,倘只訪談,他愛將之放在地上,反覆一拳一拳的打擊練習,這些,都是李小龍偶爾「發明」的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秦彼得展示的五指握力器。可隨身攜帶,隨時可練

為什麼筆者要特別的說出這兩樣外人驟看毫不起眼的「小玩意」,而不花篇幅多些介紹李小龍平時練武器械中那些大件頭,及昂貴的在美國遠道訂購的健身器呢?

筆者覺得,這最能夠顯示李小龍的苦練精神

健身室的多姿多彩器械,確是李小龍「練武寢宮」中的主要內容,它固然表達了其主人刻意要求事半功倍練習截拳道,但是,像那隨時隨地可練習的小器具,卻更表現了李小龍嚴格使自己保持巔峰的精神。

直至死前數天,李小龍仍毫無間斷的每日在他那「練武寢宮」內練武。他有一個規定,凡在他練武的時候,包括了他的妻子蓮達在內的任何人等絕不能打擾他,只在他按鈴才應喚,但是,儘管是這樣專心致意的練習,可仍然有個限度,總不能整天閉門而為,摒絕外擾。

秦彼得說,李小龍的一生嗜好不多,但是他每喜愛上一件事情,就定要在這方面取得出眾超人的成就,總之,停頓下來在李小龍心目中是極之危險的,所以,他就挖空心思,千找萬揀來諸如上述的小東西,即使是在看書、看電視、談話、逛街、吃飯,任何時候都可以有所運動,也許,這樣的運動其實效用不大,比起健身室里的練習來,更是微不足道的。

「李小龍是千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我不希望,也不能夠和他有任何比擬,我只求學習他苦練的精神。」這是秦彼得肺腑之言。

有人形容李小龍的「練武寢宮」是如何如何,說在天花龍鳳,但是,綜合秦彼得的談話和筆者所得所知,李小龍的「練武寢宮」絕對不是單純在一堆堆器械,結論是,在這裡,充滿了自策自勵的奮鬥精神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秦彼得手捧的是李小龍親筆簽發的截拳道證書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2018年,秦彼得截拳道教學中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秦彼得與劉祿傳。背景為截拳道力量組織LOGO

為道塾·龍史傳真|龍弟子秦彼得:揭開李小龍「練功房」之謎

2018年,秦彼得和劉祿傳為完成截拳道教練訓練營課程的教練頒發證書


請關注「為道塾」,深入了解你不了解的李小龍和截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