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洲有那麼多有「袋子」的動物
澳洲是有袋類哺乳動物的王國,比如袋鼠、考拉和袋熊都生活在那裡。這片陸地上居然生活著這麼多有袋類哺乳動物,那麼問題來了:是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這些有袋類哺乳動物么?
答案是否定的。據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Robin Beck的研究,有袋類動物在「搬到」澳洲之前已經存在了至少7000萬年。Robin Beck談到:「有袋類動物顯然不是澳洲『土著』品種,而是外來『移民』。」
與大多數哺乳動物相比,有袋類哺乳動物是個「怪咖」。不像人類、犬類和鯨魚之類的胎盤哺乳動物,有袋類哺乳動物的幼崽的發育相對不夠全面,需要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繼續長大。「幼崽生下來發育非常不健全。它們會趴在母親通常長在育兒袋中的乳頭那,基本是一直銜著、長時間的吮吸母乳,通常一喝就是幾個月,」Beck談到。
有袋類哺乳動物的「故鄉」
事實證明,已知的最古老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實際上來自北美,它們在至少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就從胎盤哺乳動物中「獨立」出來。Beck介紹說,這些古老的有袋類動物似乎是在北美「發展壯大」起來的,在當時的超級大陸Laurasia上生活著大約15到20種有袋類動物,但現在都已經滅絕了。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些有袋類動物會出現在這裡,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大約在6600萬千前恐龍滅絕的時候,有袋類動物來到了南美洲,那時的北美和南美並不像今天這樣連接得如此緊密,但距離也並不算遠,一座大陸橋或幾個島嶼就可能將它們連接起來,這種距離使得動物們能夠「擴張地盤」。在到達南美洲後的兩百萬到三百萬年里,有袋類動物肆意生長,並發生了各種進化,比如,它們和它們的近親進化成熊和鼬鼠大小的食肉動物,有些還進化出了劍齒,而另一些則進化成了吃水果和種子的「素食」動物。在南美的這些進化補充了北美胎盤哺乳物種。
在那以後,一些有袋類動物滅絕,但是南美仍是有袋類動物的「聖地」,有100多種負鼠,七種鼩負鼠,還有可愛的monito del monte(南猊),它的西班牙名字的意思是「山上的小猴子」。另一方面,在過去的一百萬年里,負鼠們向北遷移,現在居住在北美,這就是弗吉尼亞負鼠,唯一一種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有袋類哺乳動物。
但負鼠(opossum)與袋貂(possum)不同,袋貂原產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袋鼠的「近親」,從解剖的角度看也不同,不如南美負鼠沒有下門牙。
那麼,有袋類動物是怎們從南美「搬到」澳洲的呢?
「移居」澳洲
大約四千萬到三千五百萬年前,南美洲和澳洲都與南極洲相連,是一塊巨大的陸地。那時的南極洲不是被冰雪覆蓋,而是被溫帶雨林覆蓋,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Beck說,看上去是有袋類動物和「親戚們」從南美洲起源,穿過南極洲最終抵達澳洲。甚至還有化石證據顯示,在南極洲的Seymour島上發現了有袋類動物的化石。澳洲最古老的有袋類動物的化石在昆士蘭州一個名為Tingamarra的5500萬年前的遺址處發現。這些化石類與南美洲的「互為近親」。另一種在Tingamarra發現的以昆蟲為食物的有袋類動物,可能是澳洲現有有袋類動物的祖先。
而在Tingamarra後面有記錄的下一個最古老的有袋類動物的化石有2500萬年的歷史,前後時間間隔很長,「我們看到那時的澳洲的物種的多樣化,有考拉、袋熊和袋狸的近親,」Beck談到,基本上,目前澳洲存在的大部分有袋類動物在2500萬年就出現了。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有袋類動物會在澳洲「發展壯大」,有一種推測是,在艱難時期,有袋類哺乳動物的母親可以拋棄育兒袋中還在發育的幼崽,而其它的哺乳動物則不得不等到妊娠期結束,在幼崽身上投入大量精力。另一種推測是,澳洲沒有胎盤哺乳動物與有袋類哺乳動物競爭,但這與後來發現的化石證據相互矛盾。
到今天,澳洲大約有250種有袋類物種,南美有大約120中,北美則只有一種(就是弗吉尼亞負鼠)。從本質上講,有袋類動物的祖先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轉移。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行走的五花肉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CERN剛做出了突破性發現,有助於解釋物質的起源
※FDA警告:輸「年輕人的血」來預防衰老毫無根據且危險十足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