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為何要留守六和寺,而不是像李俊那樣遠赴海外
文/主任
征方臘終於勝利了,梁山108將卻已死了七十多個,剩下的人雖然闖過了一個個難關活了下來,但是看到朝廷的做派,看透了宋江的心思之後,很多人其實都已心寒,儘管擺在面前的是即將到手的榮華富貴,但是不少人卻選擇了離去。
比如燕青,他苦勸盧俊義和他一起遁入江湖無果之後,索性挑著一筐珠寶,請了個長假,然後一頭扎進紅塵,頭也不回,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他去幹什麼去了。
再比如李俊,他在費保的勸說下,毅然決然帶著童威童猛兩兄弟,和費保一起遠赴重洋,後來還當上了國王,成為108將中最有建樹的人。
同樣沒有去東京接受封賞的還有武松,當時宋江徵求武松的意見,武松斬釘截鐵說,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到花名冊上,因為此時的他,只想留守六和寺,出家成為一個清靜的人,過幾天無欲無求無爭的日子。
有人就提出一個疑問,為何武松不像混江龍李俊那樣,逃離現有的生活,逃離那片讓他痛苦的地方,為何不能遠赴重洋,以他的能力,即便是斷了一條手臂,但是要做出一番成就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武松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必然的。
首先,武松是一個事業心和個人野心並不強的人。看了水滸傳就會發現,武松身上所發生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外界在推動,而不是他自己主觀在推動,不是他的事業心和慾望在推動。武松對錢財沒有太多索求,對物質沒有多少講究,對個人事業也沒有什麼野心,對生活也談不上什麼規劃。
說他隨波逐流也好,說他無欲則剛也好,總之,武松並不是一個事業上有超強進取心的人。所以,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換一個地方,換一個環境從頭再來。
第二,武松的很多選擇都摻雜了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在上二龍山這件事情上,並不是他的主見,而是孫二娘和張青給他指明的道路,武松根本沒有反對,只是照他們說的做而已。
而到了征方臘結束之後,張青孫二娘、施恩等人都死了,武松又不是那種會主動交朋友的人,所以在沒有張青孫二娘這些人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沒有人再給他建議,武松選擇留守六和寺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如果穿越到水滸,你會選哪八個人生活?網友答案亮了
※武松真正成熟是什麼時候?殺了西門慶之後
TAG:宇宇看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