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祝允明《劉君文威聽泉記》卷,頗具黃山谷風神

祝允明《劉君文威聽泉記》卷,頗具黃山谷風神

祝允明《劉君文威聽泉記》卷,明正德元年(1506年),時年47歲,紙本,行書,縱31cm,橫152.2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書法自然流暢,大小字錯落,富於變化。其筆法和點畫結構顯示出祝允明對黃庭堅書法的精心研習,不僅得其形,而且得其神。

祝允明在吳門書派中的地位,前人早有定論。王世貞云:「天下法書歸吾吳,而祝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士次之」。朱太韶亦云:「三吳善書士,而京兆祝希哲為冠」。由此可以推測,在吳門書派中,書法成就最高的要數祝允明,而在祝允明生活的年代,正是吳門書派的發展壯大時期,所以,祝允明在吳門書派中擔任中堅和領袖的角色是很有道理的。

而祝允明去世後,文徵明又接替了這個位置,將吳門書派的發展推上了最高峰。文徵明去世後,吳門書派進入了延續和衰落時期。可見,對於吳門書派的發展、壯大,祝、文二人功不可沒。

對於書法學習的「功夫」與「性靈」,祝允明有一個辯證的看法,他認為:「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可見,他非常重視在書法方面所下的功夫,同時也不否認學習書法的性靈。祝允明在書法學習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就是「得形體不若得筆法」。這是一句書法學習的至理名言,千古不易!書法的字形是千變萬化的。而筆法則是一種規律,找到了這個規律,就可以打開書法學習的法門。

?

祝允明《劉君文威聽泉記》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沈周《千人石夜遊》手卷,長撇大捺,遒勁奇崛
黃庫:輝煌偉業 時代新歌——喜迎建國70周年全國名家書畫展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