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人喝酒有多講究?看看這些精美的酒器便知!

古人喝酒有多講究?看看這些精美的酒器便知!

專家為您掌眼

酒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在浩瀚的中華文明的文字中,到處都可以聞到酒的芬芳,尋覓到酒的蹤跡。中國人歷來講究美食美器,飲酒之時更是講究酒具的精美與適宜,所以酒具作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歷史悠久,千姿百態!

酒壺、酒杯、酒盞、酒碗……千差萬別的酒器,品種豐富,色彩多姿的酒具,從古樸到精緻,從合用到專用,演繹著不同時期的中國酒文化!

酒 壺

裝酒的壺具。在中國古代用於飲酒斟酒時使用,在明至清中期被稱為執壺,到清晚期至民國時則通稱酒壺,形制一般為四方形,圓柱形。

溫酒壺

清 銅胎畫琺琅葫蘆形暖酒壺

冰天雪地的日子喝酒,酒當然得溫著喝,古人因此發明了這種特殊的酒器使用時,在母壺(下部分)中注入熱水,酒斟入子壺(上部分)中,又可保溫延長溫酒時間。也有的是酒壺底下用碳燒煮酒。

注 碗

北宋 汝瓷天青釉花口注碗

一種溫酒具,碗壁直而深,有的通體呈蓮花形,使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將壺盛酒置於碗中,溫制即可。

清中期 碧玉獸面紋觥 高16cm

古代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現有「觥籌交錯」一詞形容,許多人聚在一起飲酒的熱鬧情景。

明 沉香雕松下高仕酒盞

亦作「酒琖(zhǎn)」 ,喝酒用的小型杯具唐 杜甫 《酬孟雲卿》詩:「但恐銀河落,寧辭酒盞空。」

鈴鐺杯

清乾隆 粉彩太白醉酒鈴鐺供杯 高18cm

也叫仰鍾杯、金鐘杯、磬式杯,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由此而得名,是明清時期流行的杯式之一。既可用來喝酒,又可飲茶,可謂一器多用。

爵 杯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爵杯

一種酒具,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高足杯

清乾隆 青花梵文高足杯

高士杯

黃釉地粉彩松鶴紋高士杯

一種飲酒用具,直口沿邊微撇,口以下漸收斂,淺圈足造型小巧豐腴。所謂「高士杯」是杯身,繪有文人行樂的圖畫,如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等。

酒 碗

用杯喝酒雅緻,用碗喝酒豪爽,

杯、盅、瓶作為酒具,有些時候顯得太小氣,於是碗也漸漸成了,中國人的飲酒之器。不過相同的是,用杯盅喝酒,講究一飲而盡,用碗,講究的是見個碗底兒。

清同治 粉彩金魚滿堂酒碗

金質酒器

明 金質如意耳花卉紋酒杯 高3.53cm;總重104g

清 花卉紋金質酒杯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關於域鑒小程序拍賣功能維護的公告
地攤賣真貨驚動警察:每根象牙背後,都是殘忍的殺戮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