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位列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君山銀針,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位列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君山銀針,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古時的東西隨著年份的增長,口口相傳,常常會被神化,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過度包裝。典型的例子便是伴隨著中國發展了幾千年的茶葉,有名氣的茶更是如此,流言蜚語頗多,傳說故事一套套。反正我閑的沒事,聊聊名茶的故事。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也是安徽名茶,主要種植區在六安和金寨兩地的齊雲山,是種外形極為特殊的綠茶。六安瓜片沒有葉莖、茶梗和芽頭,用茶單片製成,在春季穀雨前後開始採摘,採摘時只要肥壯的葉片,不求嫩,只採摘每顆茶芽上的第二、三葉片。

六安瓜片誕生在清朝中期,是六安茶的一種,根據古書記載,六安瓜片是從「齊山雲霧茶」演變而來,清朝被列為貢品。老一輩非常喜歡喝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外形神似瓜子形狀,自然平展,葉片邊緣微微翹起,茶色濃綠。瓜片的等級上分為提片和梅片,提片的品質最好。

六安瓜片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兩種說法的相同點是六安瓜片誕生在1905年前後。

第一種: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有一位評茶師,再剛置購的綠大茶種挑選較嫩的茶葉,將其茶梗去除,作為一種新品種茶類上市,本想嘗試一下,沒想到這種茶大受歡迎。瞅見商機,金寨的茶行們聞風而動,都開始複製這種只有葉片的茶種,將其命名為「封翅」(意為峰翅)。後有茶行在製作工藝進行簡化,將直接將採摘回來的茶鮮葉提前剔除梗芽,再將剔揀完的葉片分成嫩葉和老葉,分別進行炒制,成茶後,嫩葉製成的茶與老葉製成的茶相差甚遠。隨後這種制茶方式被茶行們仿製,茶的外形像葵花子,被叫做瓜子片,後面有叫成了瓜片。

第二種:相傳祝家樓的老闆與袁世凱是親戚,袁某嗜茶,祝家便經常供給上好的茶葉,但獻上的眾多茶種都不能讓袁某滿意。1905年前後,祝家花重金僱傭經驗豐富的茶農,專門採摘春茶的第一、二片嫩葉,精心炒制,炭火烘焙製成的茶外形、滋味獨特,獲得了袁某的讚賞。後來此茶便不脛而走,在眾多茶種中脫穎而出,收到了茶友們的喜愛,名氣越來越大。

相傳六安瓜片還有一個小故事,當年周總理病重,提出想喝六安瓜片,相關人員費了很大的周折,跑遍了北京的市場,才找到了六安瓜片。周總理喝茶後,感嘆道,當年戰爭的時候,新四軍軍長葉將軍曾經送過一大筒六安瓜片,喝了這茶,就好像看到了他。由此可見六安瓜片在兩人心中的位置。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產自湖南的岳陽君山,是黃茶的一種。干茶外表長有白毫,大小長短均勻,白色的毫毛下茶葉的本色是你金黃色,包裹嚴實,細而挺直,從外表看,就像銀針一般,所以起名為君山銀針,也有個雅稱,叫做「金鑲玉」。

君山也叫作洞庭山,是洞庭湖中的島嶼,君山的環境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君山銀針屬黃茶,是經過輕微發酵的茶種,重鮮爽之味,所以也得追求「嫩」,每年的採摘時間在清明前後七天到十天,採摘要求很嚴格,只採春茶的首輪嫩芽。

君山銀針出現於唐朝,相傳文成公主入藏時攜帶的茶葉便有君山銀針。清朝時,君山銀針有了「尖茶」和「茸茶」之分,其中「尖茶」被列為貢品。

相傳,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上盛產茶葉,這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是娥皇、女英種下的。後唐第二個皇帝李嗣源上朝時,侍臣為其沏茶,沸水進杯後,一團白霧飄起,在空中化作一隻白鶴,對著皇帝李嗣源點了三下頭後翩翩飛走。李嗣源吃驚的往杯中一望,只見茶葉直挺挺的屹立在水中,就像破圖而出的春筍一樣,片刻後才緩慢下沉,輕浮如雪花般墜落。李嗣源十分疑惑,命侍臣解釋這茶是何原因。侍臣先拍了一堆馬屁,說這是吉祥之兆,乃是這是君山的白鶴泉水,泡黃翎毛(即銀針茶)緣故。李嗣源聽後十分開心,便將君山銀針定為貢茶。

君山銀針原名「白鶴茶」,相傳在唐朝時,有位白鶴真人從仙山歸來,帶回八株茶苗,這茶苗乃是神仙所賜,被種植在島上。白鶴真人在君山島上修建了自己的道觀,掘了一口白鶴井。每日用白鶴泉水沖泡仙茶,沸水入杯,只見杯中一隻白鶴衝出,直奔著藍天而去,由此得名「白鶴茶」。又因為這種茶茶色金黃,像黃雀的翎毛,也被叫做「黃翎毛」。此茶傳入長安後,天子甚是喜愛,便將白鶴茶與白鶴泉水列為貢品。進貢的路途中需要搭船經過長江,有一年因為風浪太大,船體顛簸,裝有白鶴井水的罈子給破了,貢品受損,皇帝不高興,這要掉腦子的,情急之下,州官用江河水魚目混珠,冒充白鶴井水。貢品運到長安,皇帝用這水泡白鶴茶,結果早已預料到,沒有出現白鶴衝天的奇觀,隨口說了一句:「這白鶴居然死了。」結果話一出口,白鶴井就枯竭了,白鶴真人也失蹤不見,只有白鶴茶留了下來。好詭異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承藝茗茶 的精彩文章:

那些少數民族特別有特色的茶飲,不嘗嘗可惜了

TAG:承藝茗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