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航空滅火裝備,應急管理部研究建立國家應急救援航空體系
3月29日上午10時,應急管理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在森林消防當中航空力量的應用情況這個問題,森林消防局副司令員閆鵬給予回復。
當前,我國應用於森林消防的航空力量主要有四個部分,一是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機支隊,現裝備專業森林滅火直升機18架,分別部署在黑龍江大慶和雲南昆明,是森林消防航空國家隊,由國務院和應急管理部直接調動使用;二是南北方航空護林總站以及47個航空護林站,主要通過租用地方航空公司航空器,執行森林防火滅火任務;三是軍隊的航空力量,在發生重特大災情時,也是一支有力的增援力量;四是以中國民用航空應急救援聯盟為代表的民用航空器群體,近年來,也在積极參与各類搶險救援工作。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在撲救森林草原火災過程中,主要發揮火場偵察指揮、人員物資投送、空中洒水滅火等功能,具有響應速度快、機動能力強、救援範圍廣、救援效果好的特點,可以有效減少災害損失,對於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曆次發生的森林火災特別是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中,航空森林消防力量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我國航空消防飛機數量總體較少、覆蓋範圍還比較有限,我們正在研究建立國家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加強航空資源整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只是在森林火災防治領域,而是在整個應急救援領域,航空應急救援力量都將發揮更加廣泛和重要的作用。
相比而言,我國的航空應急救援目前還處於完善期,與歐美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航空應急救援管理體制缺失。我國還未設置常態化的航空應急救援管理機構並建立相應管理體制,對於重大災害的航空應急教援,從組織機構到管理手段具有很強的臨時性。儘管由多個部門構建了可供利用的教授隊伍,但彼此之間並未形成高效的聯動機制,無法充分發揮資源和隊伍的巨大潛力。
(2)專業化教援隊伍的缺失,過度依賴軍隊,且往往缺乏專業的救援設備和技術,救援人員沒有經過複雜的教援訓練,即使快速到達災區,如果面對難度大的施救任務,也難以開展有效行動。
(3)航空工業實力不足,教援機型不配套,技術裝備數量不足,基礎通導設備不健全;直升機可用於救援的總量僅為200餘架,且大型、 專業救援直升機匱乏,能夠全天候執行飛行救援任務的EC22「超級美洲豹」也僅有4架。搜尋救授的無人機依然處於起步階段,機載專業救援器材(強力探照燈、絞車和吊具、機載生命保障系統)嚴重不足。
(4)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突發公共事件以及災害響應應急預案缺失。造成救援過程中無章可依,協調溝通不足,且人才嚴重短缺特別是駕駛人員。
造成我國航空應救援能力過於單薄的原因來自方面面,既有技術層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更有認識方面的原因,建立綜合一體化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依然任重而道遠。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國家的建設思路和規劃,從我國當今國情出發,今後發展的具體思路如下:
(1)組建類似國家航空應急救援局的常設機構,統一負責全國的航空教援工作,並同時劃設省市級的相關機構,科學配置航空救援的救援點和臨時指揮中心,分層指揮,並充分協調有關軍民雙方的救援航空器和所執行業務。
(2)編製一套成熟的救援基本流程,從報警受理與真偽核實,到險情報告與等級評估,再到救援方案的擬訂、修正和實施,並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處置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控,最後行動終止並進行效果評估和歸檔存儲。
(3)完善航空救援的法律體系,制定綜合災害管理基本法及部分配套法規,完善各類型災害應急預案,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有效指揮和協調救援機構運作,充分整合災害救援物資,提高行政和救援效率。
(4)救援裝備的體系化建設。加大對大中型新型救援直升機預研的投資力度解決機載設備與救援裝備的整合配套與自主保障問題。
(5)構建救援信息平台,加快地面機場和通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低空試點工作,並有效整合空域和航路結構,確保低空飛行的安全性,真正做到全候救援。
(6)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航空救援的專業性力量。同時,在航空醫療救援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無論在救援運作模式和硬體主施方面還是在人員配置、救援響應的速度和範圍等均存在較大差距。
文字來源:摘自張明著《通航應急救援調度及低空救險模型和方法》。
來源:飛行邦
TAG: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