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鶴雙形的擒拿18法!每一招都是國術秘技
武術這一文化載體集中體現中華文化的所有文化因子,折射出中華文化的特徵和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徵和認同的重要符號。
武術傳統傳承重視其內涵和價值觀的內在教化,崇尚"內外兼修,重在內"的人格內化,而武術現代傳承受西方體育的影響,注重健身理念,相對弱化武術的內在教化功能。
虎鶴雙形拳看起來是一種技擊術,其實它也是一種蘊含國人近千年文化的智慧和哲學!
虎鶴雙形拳法的擒拿共有十八法,其名分別為:擒、拿、鎖、扣、卸、點、頂、擰、挾、切、捏、踩、撐、撞、纏、跌、壓、斷。
1.擒法
身向前撲以抓劃,是名擒。如「餓虎擒羊」一勢,其雙虎爪一扒一划,即屬此法
2.拿法
五指一揸而合,是名拿。在擒手中再將五指一揸,即是拿法。一般擒法多與拿法合用,通稱擒拿法。
3.鎖法
鎖者,關扣。即以虎爪將人之骨關節拿住,再以重力一壓扣住,緊拿不放,此名鎖法。
4.扣法
於應用鎖法時再配合鉤拉,即名扣法。鎖法通常與扣法連用,所謂鎖扣連環。
5.卸法
卸者,卸骨。即脫臼卸骨之術。
6.點法
即以一指點打或以鶴嘴啄去,此名點法。
7.頂法
此法分膝頂與手頂。膝頂乃猛然提膝頂去,如「獨腳餓鶴」一勢;手頂則以鶴頂手頂去,再加一擰。
8.擰法
拿住一扭名擰。拿住人手臂後,順勢一扭,使其傷筋錯骨,即此擰法之實際運用。
9.挾法
臂抱而收為挾。如以臂彎將人脖頸抱住而收緊,即此挾法之用。
10.切法
以掌刀一挫,如刀切菜,是名切法。對敵時,拳家常用此法向前一切,然後五指隨之如劍直插人身。此法既可切腹,也可插腋。
11.捏法
即用指捏人筋穴。此法常與拿法合用,唯拿為五指揸緊,捏則為半緊。拳家常用之虎爪勢,多屬捏法。
12.壓法
即以一臂壓人。此法常與虎爪連用。
13.斷法
在或壓或挾或擰之中,以猛力令人骨折,名曰斷法。此法乃致殘之術,用之宜慎。
14.跌法
即將人纏住一推,令其跌地之法。如南拳中之蝶掌勢,下以腳絆人,上以掌推人,便屬此法。
15.纏法
即以腳對腳,以掌對掌,手腳相纏而入,是名纏法。
16.撞法
即身勢向前,以肩膀撞人之法。通常運虎爪時,要連擒帶撞,令敵失重。此乃虎形諸法之秘。
17.踩法
用腳踩人,便是踩法。此法多見於虎勢,所謂連擒帶打。
18.撐法
以腳撐人之腹、腰、臀等部位,名為撐法。此法通常在擒拿中運用;此時手拿敵臂一放,順勢用腳一撐,可令其重傷倒地。
武術是以攻防技擊為主要技術內容、以套路和搏鬥兩大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中國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當時獸多人少,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原始人為了生存,出於本能必須與自然界、禽獸進行搏鬥,在生產、狩獵中練就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和使用工具的技能。
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或木製的工具作為武器,並且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鬥捕殺技能。
崇德尚武,發揚民族精神,是今天我們所提倡武德的基本原則。只有積極地樹立正確的武德思想和行為規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苦樂觀和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
1. 龍形
【技法】 左腳在前,腰身猛然左轉,以右肩撞擊敵方。
【要領】 配合蹬腿、傾身發力,在貼身近戰、手足無法施展的情況下,制敵於瞬間。前腳最好將敵腿絆住,敵必倒,動作要迅速短促,出敵意料之外。
2. 虎形
【技法】 右腳往左前踩半步,隨即身體右轉,左腳向前上步絆住敵方右腿,配合臀峰擺動,雙拳向前下方擊敵胯縫。
【要領】 上步要快,攻擊宜迅猛,要有摧枯拉朽之勢。
3. 鶴形
【技法】 左腳上前,右腳後蹬,雙手於胸前撥開敵手時,用頭頂部猛撞敵前胸。
【要領】 此法往往由虛步直接發功,頂撞時,頸肌梗直。
4. 猴形
【技法】 雙手成爪抓按住敵方雙臂,右膝猛起頂擊敵襠部。
【要領】 動作靈活,靠腹肌的快速收縮發力。
5. 蛇形
【技法】 上左步進身,右肘由下往前上方挑擊敵方胸口,左手護於右肘內側。
【要領】 進身突然,步法的配合特別重要,應精確掌握出擊的距離與時機。
※傳統武術,南派八段錦
※實用武技一招靈,力達雙掌,意氣相伴,勁力爆脆,威力讓人膽寒!
TAG:武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