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啦~教育小新帶你讀藏在清明裡的古詩詞
對於清明節,今天的我們,既熟悉又陌生。
清明節假期里,我們祭祖掃墓,聚會出遊,樂是樂,但是想想好像少了點儀式感。其實,這些儀式感早已被古人寫進了詩詞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談到清明,你是不是首先想到這首詩?然後......還能想到其他的嗎?
為了帶領大家在詩詞中品讀清明,了解傳統節日。教育小新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帶來最新一期的贈書活動:
文末留言您最喜歡的一首清明詩詞,並寫下感想;或者文末留言寫下你最懷念的人,和你們的故事。
為保護您的個人隱私,也為了我們更快速地聯繫獲獎用戶並寄出圖書,請您另起一條留言,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教育小新會從留言用戶中隨機選擇20位,贈書《藏在節日里的古詩詞》一書。
清明時節讀起來是不是正正好~
來吧,今天教育小新就帶您在詩詞中探尋清明的前世今生,品讀清明。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竟不是杜牧所作?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四月,整整40歲的大詩人杜牧,來到「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的黃州(今湖北黃岡),出任黃州刺史。正是在黃州度過清時節的時候,杜牧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這天,春雨連綿,細雨飄灑。走在路上的行人也無精打采,好像失魂落魄一樣。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問路邊的小牧童,哪裡有酒家可以借酒澆愁?牧童揚起鞭來,遙遙指向遠處的杏花村。
這首詩的作者杜牧,是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中的那個「小杜」。有趣的是,「小杜」與「老杜」杜甫還頗有淵源,他們同是西晉當陽侯、鎮南大將軍、荊州刺史杜預的後人。不同的是,杜甫源出杜預的兒子杜耽,杜牧則源出杜預的兒子杜尹。
「小杜」的詩,並不比「老杜」差。時到今日,我們在度過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節時,在裊裊青煙中為逝去親人掃墓時,仍然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小杜」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見其詩的普及程度。
只是,很遺憾之一,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
杜牧身後,其詩文的最早結集,是由其外甥裴延翰完成的,「得詩賦、傳錄、論辯、碑誌、序記、書啟、表制,離為二十編,合為四百五十首,題曰《樊川文集》」。這個《樊川文集》二十卷,曾經著錄於《新唐書·藝文志》。但是,《樊川文集》之中,沒有這首《清明》。
到了北宋時期,出現了搜集《樊川文集》以外的遺詩而編成的《樊川別集》《樊川續別集》《樊川外集》。這些北宋文人編輯的杜牧文集中,由於編輯者甄別不嚴,混入了大量李白、王建等人的詩。但是,《樊川別集》《樊川續別集》《樊川外集》之中,也沒有這首《清明》。
這首《清明》在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南宋。在南宋謝枋得的《重訂千家詩》中,《清明》不僅赫然在列,而且署名杜牧。
謝枋得如此著錄的依據是什麼?除了他本人,沒有人知道。
很遺憾之二,至今我們也無法確認,這首《清明》中的「杏花村」在哪裡。
有人說「杏花村」在山西汾陽。此說最大的問題是,杜牧一生,從未踏足山西。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杜牧自己的著作及晚唐、五代及宋朝的文獻之中得出結論。
還有人指出,杜牧寫有一首《并州道中》,并州就是太原。既然杜牧到過太原,也很有可能到過距離太原只有一百公里的汾陽。可是,一來畢竟隔了一百公里,杜牧到過汾陽只是假設;二來據杜牧研究權威繆鉞先生考證,《并州道中》這首詩極有可能也並非杜牧所寫。有人說「杏花村」在安徽貴池,因為杜牧曾經擔任過池州刺史。此說最大的問題是,其依據均為明清時期的地方志。目前,引用最早的依據,是明朝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的《池州府志》,距離杜牧已有七百年;引用最多的依據,是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江南通志》,距離杜牧更是接近千年。未見於正史,只見於杜牧身後幾百上千年之久的地方志,恐難取信。
有人說「杏花村」在湖北黃岡,因為杜牧曾經擔任過黃州刺史。湖北黃岡有「杏花村」的依據之一: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復齋漫錄》:「無逸嘗於黃州關山杏花村館驛題《江城子》詞。」這其中的「無逸」,是指北宋著名文學家謝無逸。這條記錄表明,謝無逸曾經到過黃州一個名叫「杏花村」的驛站,並且寫了一首《江城子》。
湖北黃岡有「杏花村」的依據之二:北宋年間,黃岡屬縣麻城縣歧亭鎮確有「杏花村」,而且是蘇東坡好友陳慥陳季常的隱居地。蘇軾在《歧亭五首》的序中說:「元豐三年正月,
余始謫黃州,至歧亭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凡余在黃四年,三往見季常,而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
蘇東坡在黃州的這個好朋友陳慥,如果大家不熟,那麼他的老婆柳月娥,女性讀者們肯定很熟。對,柳月娥發出的吼聲,一直就有一個讓如今廣大女性艷羨的專有名稱——「河東獅吼」。
到了清朝,名臣于成龍在陳慥的墓側修建宋賢祠,在《建宋賢祠引》中寫道:「由來人以地傳者十一二,地以人傳者十八九……迨東坡一過杏花村,坐蕭然環堵中,依依有故人情。」
比較起來,黃岡「杏花村」的依據相對靠譜一些。
我個人的結論是:如果這首《清明》詩確系杜牧所作,其中的「杏花村」,最大可能是泛指「杏花深處的村莊」;如系實指,最大的可能就是指湖北黃岡的「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三節融合成清明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祭祖、掃墓、上墳的日子。
「清明」一詞作為節氣,最早見諸我國古籍,是在《逸周書》中。《逸周書·周月解》載:「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逸周書·時訓解》又載:「清明之日,萍始生。」
《淮南子》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國語》解釋說:「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簡言之,「清明」二字,就是「清潔而明凈」,也就是「天清地明」。
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我們知道,「節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節日」則是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或紀念意義的日子。兩者雖只一字之差,但區別還是很大的。
史料表明,在唐朝之前,「清明」一直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而存在著,起著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就是在杜牧寫下《清明》的唐朝,「清明」才與上巳節、寒食節三者融合,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清明節日。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三者融合,首先是節日時間的融合。我們知道,三個節日的時間相近。但是,清明節氣每年的日期是固定的;上巳節則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不好記;寒食節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日,也不好記。要成為全國大眾都喜聞樂見的大型節日,日子必須固定而且唯一,這樣才好記,這樣才好每年過一下。於是,清明節用自己每年日期的固定性,統一了上巳節和寒食節的節日時間。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三者融合,其次是節日風俗的融合。從今天我們清明節的節日風俗來看,清明節基本上融合了上巳節、寒食節這兩個節日的風俗。上巳節的節日風俗,是「臨水祓禊」「踏青春遊」「飲酒宴樂」,而寒食節的節日風俗,則是「禁火冷食」「春遊宴樂」「掃墓祭祖」。
當然,「禁火冷食」「臨水祓禊」這兩個風俗,我們今天已不大講究。但是,清明節吸收了上巳節和寒食節的主要風俗,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節日風俗。這樣三個節日的融合,可以簡單列個公式來說明:清明節日=上巳節日(踏青宴飲)+寒食節日(掃墓祭祖)+清明節氣(固定日期)。
所以,到了杜牧所在的唐朝,清明節氣不再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時序標記,不再是一個指導農事活動的經驗坐標,而是正式成為一個節日。《唐會要》記載,在唐朝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二月十五日,朝廷頒布敕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這是官方明文規定,寒食與清明必須融合了。在唐詩中,也可以找到大量上巳、寒食、清明三者互相融合的證據。
上巳與寒食,兩兩融合。沈佺期有《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孟浩然有「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上巳與清明,兩兩融合。獨孤良弼有《上巳接清明游宴》:「上巳歡初罷,清明賞又追。」
寒食與清明,兩兩融合。元稹這首《使東川·清明日》有「常年寒食好風輕……今日清明漢江上」;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最後來一個上巳、寒食、清明三者融合的例子。王維有《寒食城東即事》:「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五代時期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清明節時唐朝長安人出遊的場景:「長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唐人陳鴻祖寫的《賈昌傳》也記載:「清明節,士開宴集於曲江亭。既撤饌,則移樂泛舟,又有燈閣打球之會。」
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錄,北宋都城開封是這樣過清明節的:「清明節,尋常京師以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
唐宋以降,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就完全合一了。或者換句話說,清明節吃掉了上巳節、寒食節,後面兩個節日完全從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消失了。今天我們中的很多人,已不知上巳節、寒食節為何物了,就只過清明節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被清明「吃掉」的寒食節
寒食節,是指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一般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兩日。所以,寒食節又稱為「百五節」「一百五」「禁煙節」「冷節」「熟食節」。
據陸翎《鄴中記》記載:「鄴俗,冬一百五日為介之推斷火冷食三日。」宗懍《荊楚歲時記》也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矣」。
寒食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正如陸翎《鄴中記》的記載,民間認為,寒食節起源於對介子推的紀念。最早把介子推與寒食節聯繫在一起的是東漢桓譚。他在《新論》中談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
介子推是晉國公子重耳出逃時的功臣。等到公子重耳變身為晉文公時,介子推不願受賞,進入綿山隱居。晉文公在前往尋訪之際,因急於見面,遂下令三面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山來。不料,介子推淡泊名利,寧死不屈,抱樹而死。晉文公在大錯鑄成之後,愧疚之餘,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民間傳說,寒食節即由此而產生。
寒濕習俗一
「禁火冷食」
事實上,寒食節的起源,比介子推還要早——起源於我國先秦時期的「改火」習俗。所謂「改火」,就是因為古人相信:如果不滅掉長時間使用的舊火、重新生新火,仍然用舊火來烹煮食物,可能會引發瘟疫等惡疾。因此,「《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
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間,圍繞喪禮應服幾年的問題展開爭論。宰我在說到「鑽燧改火」時,是把這件事當作日常生活習俗來舉例的,可見「改火」早在孔子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因為寒食節「改火冷食」 易傷腸胃,歷史上的皇帝還曾出於愛民的考慮,對民間的寒食節採取過禁止措施。
傳承到隋唐時期,也是這樣。唐朝李涪在《刊誤》中記錄最詳細:《論語》曰:「鑽燧改火。」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自秦漢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鑽燧。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後。既曰就新,即去其舊。今人持新火者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
從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先民們,在每一年的四季,都要按照「春榆、夏棗、秋柞、冬槐」的原則,選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到了唐代詩人韓翃所處的時代,「改火」就沒有搞得那麼複雜了,規定一年只在寒食清明之時「改火」一次即可。在改舊火為新火時,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並用冷食代替日常飲食充饑,由此產生了寒食節冷食的習俗。
寒食禁火這種特殊的風俗造就了獨特的飲食習慣。古代的寒食食品主要包括寒食粥、寒食餅、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供品有面燕、蛇盤、棗餅、細稞,飲料則有春酒、新茶、泉水等。《荊楚歲時記》:「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人馮贄《雲仙雜記》:「洛陽人家寒食節裝萬花輿,煮楊花粥。」宋朝《金門歲節錄》:「洛陽人家,寒食節食桃花粥。」古代寒食粥種類繁多,較常食用的有楊花粥、梅花粥、杏酪、冬凌、桃花粥、干粥、大麥粥等。
所以,「禁火冷食」,是寒食節的第一個節日風俗。
寒濕習俗二
「春遊宴樂」
「春遊宴樂」,是寒食節的第二個節日風俗。寒食節處於春暖花開的大好季節。從古至今,人們都在這個節日前後,奔向野外,投入自然的懷抱,使得寒食節春遊、踏青成為習俗。
據《論語》載,孔子問及弟子曾晳的志向,曾晳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晳的回答說明,暮春時節春遊、踏青,是從上古就開始存在的習俗。
唐朝寒食節春遊更是興盛。唐詩中留下了很多記載春遊的詩句,如元稹在《使東川·清明日》中說「常年寒食好風輕,觸處相隨取次行」,記錄了他在寒食節和好友白居易等人一起到長安曲江池春遊的情景。其中一個「常」字,更透露出了當時人們在寒食節春遊已是常態。
張籍留下的《寒食內宴二首》一詩顯示,唐朝寒食節時,朝廷或官員也會在這一天舉行宴會。而且,這天的節日宴會是吃冷食,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冷餐會」,宴會上還有玩雜技、打馬球等娛樂活動:「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這樣的宴會往往深夜方才結束,打破了當時的宵禁規定「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
大約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寒食節的節日風俗,開始從肅穆性的儀式,轉向娛樂性的活動,主要有蹴鞠、盪鞦韆、鏤雞子、鬥雞等。這些寒食節娛樂活動,在唐詩中也有記錄。白居易《和春深》:「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
唐朝寒食節,鬥雞成風。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秦王時,府中鬥雞,手下文人杜淹湊趣,寫了一篇《詠寒食鬥雞應秦王教》:「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知心勇,先鳴覺氣雄。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漬芳叢。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大大地得了個彩頭。
同樣是為鬥雞寫文作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大大地觸了霉頭。乾封年間,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時為沛王府修撰的王勃,也是為了湊趣,戲作《檄英王雞》一文,幫沛王討伐英王的鬥雞,不料被唐高宗李治認為是挑撥自己兒子之間的感情,唐高宗一怒之下,把王勃逐出了京城。
寒濕習俗三
「掃墓祭祖」
「掃墓祭祖」,是寒食節的第三個節日風俗。
從唐朝起,興起於民間的寒食節掃墓祭祖、祭奠先人,已成習俗,並且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首先帶頭,於清明寒食時「上食如獻陵」。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四月二十四日的敕旨,更是把這一習俗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
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埽禮,於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余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官方不僅承認,還專門放了假,讓大家有時間去掃墓祭祖。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貞元六年(公元790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節,前後各給三日。」假期給得越來越長了。
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寫道:「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離別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這首詩揭示了唐人在寒食節,在墓前祭掃、撒紙錢、哭泣落淚的場景,為我們留下了唐人寒食節「掃墓祭祖」習俗的絕好記錄。
可是,時至今日,「春遊宴樂」也好,「掃墓祭祖」也好,這些習俗依然存在;「禁火冷食」和寒食節卻消失了。寒食節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人類學、文化學、歷史學各有解釋。
僅從歷史上看,寒食節曾經有過因政府禁令而短期消失的記錄。曹操就曾專門下令,禁止老百姓過寒食節。要知道,在寒食節到來的早春時節,在我國北方,氣候還是比較寒冷的。在寒冷的氣候中,如果整天只吃冰冷的食物,極易引起消化不良、身體不適,在古代衛生、健康條件都不太好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引發生命危險。曹操作為一國的統治者,必須關心自己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因為區區一個節日就導致老百姓頻頻病倒甚至減員的國家,顯然是不能長治久安的,也是不符合曹操的利益的。
當然,曹操的禁令被此後晉朝的統治者取消了。寒食節在曹操之後,仍在傳承。所以,歷史上的政府禁令,並非寒食節消失的真正原因。
我的解釋則很簡單,寒食節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節日時間不好記。寒食節的時間,為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距離冬至長達三個月以上,而且還不是第一百日的整數,這可是一個相當考驗記憶力的日子。在老百姓的實際生活中,記不住或者記錯了,應該也是可以原諒的常態。
再加上,與寒食節間隔只有一兩天的時間,就是清明節。長此以往,老百姓自然更容易記住由二十四節氣而來的、有著自己固定日子的清明節,並將自己所熟悉的寒食節的節日風俗,併入了清明節的節日風俗之中。一言以蔽之,寒食節被清明節「吃」了。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清明詩詞知多少
除了杜牧的《清明》,還有哪些描寫清明時節的詩詞?教育小新先來拋磚引玉。
清明夜
白居易 唐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黃庭堅 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郊行即事
程顥 宋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 採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 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本文授權摘自《藏在節日了的古詩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章雪峰 著,2019年3月出版,摘錄有刪減
別忘了留言回復我們呦~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藏在節日里的古詩詞》
本期編輯:楊文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