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清史》已進入稿件通讀階段,預計今年出版問世
備受國內史學界關注的國家清史修纂工程近期取得新進展。
據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官網今年3月26日發布消息《清史編委會開展新修<清史>稿件通讀工作》介紹:新修《清史》送審稿已於2018年11月報送上級部門。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於清史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書稿質量,編委會主任戴逸先生於近期親自主持和組織書稿交叉通讀工作。
消息提到,「在工作方式上,一是請不同組別專家互相通讀稿件,如典志組專家通讀傳記組、通紀組稿件;二是同一組內專家互相通讀稿件,如近代史專業的專家通讀古代史內容稿件。在工作要求上,請通讀專家逐字逐句審讀稿件,重點關注文字、標點以及體例規範、注釋統一等內容,並將修改或建議修改之處標註在稿件上。」
消息透露,「通讀工作結束後,通讀專家需提交稿件交叉通讀工作鑒定意見書,同時對稿件質量進行評估。在時間安排上,通讀工作歷時半年至6月底結束。目前,該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正常推進。」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官網發布上述消息前一天,《光明日報》在今年3月25日在04版刊文《戴逸:一生只為修史來》,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主任戴逸的愛國人生。
戴逸教授在文章中也透露了清史編纂過程中的不少細節。文章寫道:清史的資料在當年同樣充滿變數,連原始檔案都差點付之一炬。上百年的檔案由於宮內庫房的倒塌差點兒被直接送往造紙廠,「當年很少有人懂得這些文件的重要性,外國人也沒有興趣,因此在一次次浩劫中倖存了。在運往造紙廠的途中,被一位愛國志士以4000塊大洋的價格買了下來」。
這些資料整整放滿了五層樓的樓房。清朝近300年出版的典籍就四十幾萬種,目前研究出版了4萬餘種,800餘冊。戴逸和修訂清史的工作人員把清史分為「民族、宗教、科技、典籍」等幾個部分,完成了105冊送審文稿共計3000餘萬字,預計今年出版問世。
「這是受欺負的歷史,又是啟蒙的歷史、覺醒的歷史、奮鬥的歷史。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戴逸對《光明日報》記者說。
另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人民日報》今年1月曾刊發《歷史研究》常務副主編周群的文章《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文章寫道:當前,加強歷史研究特別是中國歷史研究,必須高度重視清代歷史,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讓清史研究切實發揮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功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智慧。
據《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刊文介紹,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於1914年開設清史館,歷時十四年,到1927年大致纂成一部合乎傳統正史體例的史稿,但因時局變化,來不及細加核改,便匆匆推出《清史稿》而告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史學界,都很快注意到了民國時期清史纂修的不良狀況,故而出現了重新纂修一部《清史》的聲音。
1958年,周恩來總理委託著名歷史學家、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具體考慮怎樣開展纂修清史的工作。吳晗接受這個任務後,與鄭天挺、戴逸、任繼愈等學者進行了相關的探討,並制定了一個很大的計劃。然而,由於緊接著就遭遇到三年困難時期,所以這個計劃只停留在紙面上,並沒有來得及進行實質性活動。
改革開放之初,學術界就出現了要求纂修清史的呼聲。1979年,一封建議國家纂修清史的人民來信直接寄到了鄧小平同志的手中,鄧小平同志很快在這封人民來信上作了重要批複,並將其轉給中國社會科學院處理。
學術界這種持續不斷的努力,在各種有利條件的配合下,終於使纂修大型清史的希望轉化為了實際行動。進入2002年後,國家也加快了把纂修工作提到具體日程上來的步伐。2002年3月29日,清史纂修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在文化部宣布成立,這標誌著纂修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在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參與此項工作的各方面人員進行了更為完整、細緻的籌劃。
2002年8月,中央批准了文化部提交的關於纂修清史的報告,決定啟動該項工程。11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由文化部牽頭,中宣部、財政部、教育部、人事部等14個機構作為成員單位,共同組成了清史纂修領導小組。12月12日,在纂修領導小組的主持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當年7位清史編纂委員中唯一健在的戴逸教授出任編委會主任一職。至此,這項被譽為「文化建設中的三峽工程」的「清史」工程正式開始,也為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新修清史動議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