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平安、浦發、中信、光大:信用卡業務大PK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 夏心愉
國內信用卡業務做得最有特色、能力建設較強的銀行多集中在股份行梯隊;而股份制銀行中,又以招行、平安、浦發、中信、光大的信用卡業務最為有聲有色,對零售業務的帶動作用也更為明顯。
今天「愉見財經」的推送,就以這信用卡「五小龍」為例。既以年報數據給他們一年的發展排排座次、優中選優,也以這些卡業務領先的銀行為風向標,看一看金融科技滲透零售的大勢所趨。
2018,哪家更「拼」?
我們針對2018動態選取的第一組指標是:流通卡量增長、貸款規模增速。
眾所周知,2017年各家銀行的信用卡發卡都在放量。那一年,銀行業整體的情況是幾乎家家都在做零售轉型、輕型化轉型,而零售業務本身又在調結構,個人房貸增速受控,資產結構需要往效益更高的消費信貸類產品調整。以上種種,都使信用卡業務成為最佳抓手。
但在發生於2017年底至2018年初的網貸、現金貸亂象及整治,以及宏觀面上居民部門槓桿率在過去幾年間有較快上升的大環境下,個人信用風險開始向金融機構蔓延。信用卡業務作為零售的先頭部隊,很可能「春江水冷它先知」,有些不良冒頭的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速很可能得緩一緩了。
因此,2018年的看點之一,是這些銀行們的前行速度,是繼續全速前行,還是有所放緩?(當然這僅作為戰略觀察、不作為價值判斷,意識到風險滯後性的主動調整,亦有可取之處。)
我們用選取的第一組指標,同時探測各行信用卡業務的「成長持續性」和「地盤擴張性」。
(備註:在發卡環節「愉見財經」傾向於選取更說明業務質量的「流通卡量增長」作為觀察指標,同時兼顧「新增發卡量」指標,但因中信及光大年報未披露「流通卡量」數據,招行、浦發未披露「發卡量」數據,因此下表仍有口徑上出入,敬請知曉。)
從上表可見,從持續發卡佔領市場的「地盤擴張」來看,招行、平安、中信的成長性位列前三甲。
從總流通卡量來看,招行仍然傲居股份行梯隊榜首;平安信用卡近年來增速迅猛,在2018年里連續突破4000萬、5000萬兩個大關。(中信和光大銀行未在財報中公布流通卡量,因此僅能見口徑遠大於流通卡量的累計發卡指標,分別為6706萬張和6053萬張。)
信用卡的另一種「地盤擴張」在於貸款規模的增長,拉動消費分期等核心業務,是各行發展的著力點。
在這一指標上,從勢頭來看,平安信用卡在去年一馬當先,以55.9%的貸款增速帶動貸款餘額躥升至股份行梯隊第二位;在餘額指標上,招行略高一籌,平安和中信摘得亞軍、季軍。
對這一部分討論的「地盤擴張」,「愉見財經」再做兩點補充。
第一點要補充的是,從獲客能力而言,招行、平安更具渠道特色的手機APP,以及平安有賴於集團綜合化經營下的綜拓團隊,是這兩家銀行跑贏同業的「秘籍」。
招行「掌上生活」App在去年累計貢獻信用卡名單量384.44萬,通過「掌上生活」App渠道成功辦理的消費金融交易佔總消費金融交易的比例為49.47%。
平安「口袋銀行」APP升級嵌入多種金融科技和服務,月活數量已經超過2500萬,信用卡用戶數突破3400萬,信用卡商城全年交易量同比增幅達231.2%。
此外,科技賦能金融,還讓平安信用卡從過去2周審核,到現在「8秒結案、48小時實體卡寄達客戶」,平安的智能客服還可7×24小時在線,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地解決客戶的需求和疑問。
平安另一令同業艷羨的獲客「秘籍」還在於其背靠平安集團的綜拓渠道,比如藉助集團130萬保險代理人的綜合業務開發能力。在年報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透露,綜拓渠道不僅獲客能力強,推薦客戶的資產質量還優於其它渠道,信用卡綜拓渠道不良率為1.10%,較整體不良率低0.22個百分點。
第二點要補充的是,信用卡業務在多家銀行的定位,已經變成了「橋樑」:獲客並轉化,綜合開發客戶使用集團內其它金融產品。
在這一點上,平安信用卡最具代表性,在平安集團內部亦因此將信用卡業務定位為「尖兵」。其構建了多維金融服務生態,基於集團的綜合金融優勢為用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定製化的綜合服務,化身為如前文所述的「橋樑」——比如,壽險客戶通過平安信用卡變成銀行客戶,而信用卡客戶也可被平安「圈粉」後變成保險、證券、信託等平台客戶。
在具體操作上,平安銀行信用卡及消費金融事業部總裁曾寬揚說:「比如我們對產險、壽險客戶量身定製了一些分期產品,比較高額的保單就可以用分期來買,同樣的,對證券、信託、陸金所等,我們也會根據各個平安子公司的客戶和業務特性來定製信用卡產品,並為這些客戶打造一站式便捷服務平台。」
而平安集團搭建的綜合機制也有利於客戶轉化。比如,由原口袋APP、橙子銀行APP及平安信用卡APP集合而成的「新口袋銀行APP」等的構建,能夠使持卡人擁有一張信用卡就等同於登陸了集貸款、證券、理財、支付等業務功能於一身的綜合金融平台,連接起客戶的生活、消費、金融場景;再比如,平安內部實現數據打通(在客戶充分授權前提下),共享零售及信用卡客戶徵信數據,實現全產品體系嵌入式營銷。
在平安銀行財報中提及,未來隨著戰略轉型的不斷深化,零售端逐步實現以LUM(資產業務)拉動AUM、以信用卡帶動借記卡。
中信銀行財報中亦有相近表述,稱信用卡帶動借記卡客戶新增550萬戶。
2018,哪家更「易」?
信用卡還有一大關鍵指標:交易金額。這一指標事實上反映了,卡產品和服務是否足以贏得消費者青睞。
在這一關鍵指標的頒獎台上,招行和平安又一次領先行業。
而座次的第三第四位排序也頗有意思,光大信用卡的總發卡量比中信少了近700萬張,但在交易額上卻反超了中信,看來如光大在財報中所說的「突出圍繞『大旅遊』、『大健康』方向擴展產品線,推出覆蓋廣泛客群和消費場景的信用卡產品」,還是取得了相當成效。
此外,浦發信用卡去年的交易額雖然在股份制最優群體里略遜一籌,但相較「五小龍」之外的其他同業仍處於高位,並且值得注意的是該行近年來以信用卡帶動零售業務的勢頭之猛,其交易額的同比增幅高達51.42%。
對這一部分的討論,我們也做兩點補充:卡產品設計,與金融科技運用。
其中第一點無需多解釋,豐富產品體系以滿足客戶越來越個性化、定製化、差異化的需求,是信用卡紅海競爭格局中的必由戰略。比如去年,平安信用卡就先後攜手曼聯足球俱樂部、騰訊視頻、汽車之家和同花順推出結合雙方權益的聯名卡產品,同時全新打造卡權分離平台,以彌合持卡人需求。
第二點,我們在對多家銀行的採訪中均發現,金融科技賦能卡產品,讓消費者對用卡體驗更佳,也是提升交易額的法寶。
比如,平安信用卡持續發力智能科技,推動智能客服、智能機器人、一鍵服務等智能科技矩陣建設,藉助科技的力量為用戶帶來「快、易、好」的極致體驗;招行信用卡則完成微信、QQ、「掌上生活」App三大智能渠道的AI深度學習,探索「終端 雲服務」的互聯網服務新模式,並建立客戶體驗實驗室「VLab」,挖掘客戶真實需求,為產品創新提供靈感。
2018,哪家更「穩」?
上文提及在發生於2017年底至2018年初的網貸、現金貸亂象整治,以及宏觀面上居民部門槓桿率在過去幾年間有較快上升的大環境下,個人信用風險開始向金融機構蔓延,信用卡有沒有「春江水冷它先知」呢?
這一部分就來PK信用卡資產質量,以不良率指標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
從資產質量表現來看,招行和平安又一次成為了「優等生」;光大銀行未單獨公布此指標,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不良率表現暫時墊底。
不過不必過於擔心,中信銀行方面表示「有信心通過持續強化精細化管理,將業務風險控制在合理水平」。該行稱,報告期內受現金貸等行業亂象影響,國內信用卡貸款不良率有所提升,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對於信用卡風險的擔憂情緒,但對比國際經驗看,當前中國居民槓桿率、信用卡應償餘額佔比、人均持卡量等前瞻指標仍處於較安全水平,信用卡業務仍有廣闊發展空間,從該行自身實際看,經過持續多年的系統建設和資源投入,其信用卡全流程業務體系和風控體系均已相對成熟。
另一頭,就資產質量較為穩定的招行和平安而言,這兩家銀行在財報中均提及了智能風險管理的作用。
平安方面深度運用AI技術,在涉及客戶的各個節點上部署了約40套大數據風險模型以全方位地監控和評估風險,並啟動了「AI 風控」項目,經過1年建設期,建成零售客戶統一授信智能管控體系及自動化審批流,應用於信用卡、個貸、汽融等產品線;同時該行將借記卡和信用卡反欺詐統一管理,構建大零售企業級反欺詐防線,支持每日千萬級別的金融交易量,改變了傳統反欺詐作業平台需要依靠人力的增加來提升整體的作業平台產能的現狀,已經具備為各類信用類信貸產品的審核提供服務的能力。
縱觀平安信用卡在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通道中。從2014年迄今,平安銀行的信用卡發卡量從1643萬張飆升至5152萬張,交易金額從6151億元攀升至2.7萬億元。持續的高速增長態勢下,信用卡不良風險則是從2.77%的數據水平被壓降到1.34%(其中2017年不良曾被壓降到1.18%)。雖然2018年以來,由於現金貸整頓、P2P爆雷等因素影響,共債風險蔓延,2018財年不良率有0.14個百分點的反彈,但對比卡行業2017年到2018年的不良反彈力度,0.14個百分點的微幅反彈依然顯著優於行業。
2018,哪家更「賺」?
發展業務總要兼顧效益。隨著各家銀行零售轉型的深入,零售業務收入在全行中的佔比不斷提升,其中來自信用卡的收入貢獻,功不可沒。
在收入貢獻方面,招行和浦發信用卡領跑,這一排序並不出乎
意外,座次基本與上文的貸款餘額吻合。(平安信用卡雖未在年報中公布收入數據,但我們據其位列第二的信用卡貸款餘額可以推測,其收入也是名列前茅的。)
這一排序里,值得關注的是名列前茅的浦發銀行。該行雖然發卡量在「五小龍」里並不算高,貸款餘額也僅位於中游,但在年報發布會上,副行長潘衛東表示,信用卡業務在過去一年裡的手續費等中間業務收入表現優異。2018年浦發全行錄得手續費及傭金收入462.05億元,其中銀行卡手續費貢獻度高達50.6%,為233.90億元。
據悉,在浦發全行圍繞「一流數字生態銀行」戰略目標推動零售轉型的多極化發展中,財富管理和負債為「第一極」,信用卡被定調為「第二極」的戰略高度,發力零售信貸為「第三極」,培育私行為「第四極」。
※站在十字路口的城商行
※零壹金融科技投融資周報:14家金融科技公司共計獲得約58.9億元融資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