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零起點學中醫》第九講 名醫成就之謎——醫案解讀

《零起點學中醫》第九講 名醫成就之謎——醫案解讀

運動太多和太少,同樣的損傷體力;飲食過多與過少,同樣的損傷健康;唯有適度可以產生、增進、保持體力和健康。 ——亞里士多德

綠野仙蹤

陳悅

00:00/04:51

有了脂肪乳,營養不良的患者就可以不需要經過任何「努力」,完全通過外界的「輸血」,來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與此不同,中醫所謂的補氣、補陰藥,所用的藥物本身,並不是人體的「氣」或者「陰」。藥物發揮的補益效果,必須藉助於人體,才可以實現。也就是說,藥物的作用只是激發和促進,氣陰最終得以補充,仍是靠人體「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實現的。聽到越來越多的朋友講:學中醫難。不錯,學中醫有三難:入門難,臨證難,精進更難。

入門偌大的醫學體系,似乎條條大路皆可通羅馬。有主張從教科書入門者,有主張從經典入門者,也有主張從易而通醫者;有主張從臨床摸索入門者,也有主張跟師侍診以入門者。然而從哪條路入門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臨證缺少明師指引,缺少實踐機會,書本上的知識,永遠是乾巴巴的躺在那裡,與自己無緣。如何之舌便為寒,便為熱?怎樣的脈便為虛,便為實?百思而不得其解。

精進門已入,證已臨,療效已見。但治十人,所愈者不過五六,該如何精進醫術?歷代醫學典籍汗牛充棟,經典著作精深難明,究竟該如何修習,提高技藝呢?

不過以上多是針對專業醫生而言。對於愛好者,零起點的初學者,無疾始終希望傳遞給大家一個資訊:中醫入門,甚至臨證,並非如想像中般難於上青天。關鍵在於兩點:學習的動力是否充足,學習的方法是否得當。下面我們來看一位明代醫生:江瓘,看看這位老先生的經歷,是否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江瓘,明代安徽人,出身書香門第,少年起即發奮苦讀,希望通過應試改變命運,有所作為。然而身體不濟,積勞成疾,以致嘔吐鮮血數升。先後求治於十幾位醫生,療效都不理想。於是江瓘轉文而從醫,自取醫書,閉門研讀,悉心體會,最終將醫理融會貫通,不僅自己處方治癒了自己的頑疾,而且為他人治病,也多見奇效,成為皖南一帶聞名遐邇的名醫。從患者到醫者,從儒生到醫生,如此重大的轉變,江瓘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實現的呢?

江瓘在《名醫類案》的序言中,對下麵這句話推崇備至,「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意即:只有通過廣泛的學習,才可以步入醫學之門;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可以掌握診病的要領;只有通過反復的應用,才可以體味藥物的性能。而三者之中,首重學習。在學習的內容方面,江瓘又為我們指引了一條捷徑:醫案研讀。

醫案,是醫生診治疾病的記錄。今天醫院裡醫生的記錄,都有統一的格式。甚至我們在網路上幫朋友解疑釋惑,也需要填寫統一的「問診單」。通過這些資料的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到患者出現的各種臨床表現,醫生的診斷、處方用藥,以及此後的病情進展。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醫案,我們可以看到醫生診治疾病的思路,並從中得到啟迪。

江瓘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廣泛搜集歷代名醫醫案,上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下至當代名醫醫著,無不詳加搜羅,精心遴選,前後歷時20年,終於編成不朽巨著《名醫類案》,也同時成就了自己一代名醫的事業。

江瓘從一位中醫的門外漢,最終成為名垂青史的醫學家,仰仗的主要是這兩點:深受疾苦,不學則無以保命全身;廣羅醫案,實學醫便捷門徑。研習醫案,譬如一位尚德長者,循循善誘,引領我們走進中醫大門;手把手的教給我們診病的方法,藥性的差異;並能開闊眼界,啟發思路,精進醫術。

無疾以為,初學中醫的朋友,從醫案入手,從自己的實際問題入手,最容易培養興趣,步入醫門。那麼學習醫案,是希望從醫案中學習到哪些內容呢?該如何去學習呢?學習醫案,需要怎樣的過程呢?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醫案學習過程中常見的三個問題。

一、學醫案,學什麼

(一)中醫診斷辨證的思路

對中醫生來說,面對患者,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明確診斷。中醫的診斷,又包括辨病和辨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般情況下,中醫辨病過程較為簡單。我們打開一本中醫內科學的目錄就可以發現,大部分中醫病名,其實就是一些常見的症狀名,如咳嗽、失眠、胃痛、腹瀉、頭痛,等等。說明中醫的關注點,始終在於如何解決患者出現的各種病痛,而非體內發生的實體病變;旨在治人,而非治病。

辨病之後,中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辨證上。同樣是咳嗽,如何分辨是氣虛引起的,還是痰濕引起的,或者肝鬱引起的?這個辨證的問題,會直接關係到下一步治療思路的確定,以及方藥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到療效。我們在前面第六講中,對中醫辨證方法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下面把辨證要點內容重新複習一下。

虛證要點:氣虛乏力倦懶言,血虛目澀多夢淺;

陰虛舌小細盜汗,陽虛清冷無力寒。

實證要點:熱紅黃數寒清寒,痰濕困重舌便黏;

風動歪斜善走竄,氣滯脹滿瘀紫暗。

病位要點: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

脾病消化食慾減,腹脹腹痛大便難;

肝怒脈弦脅脹滿,腎在腰膝小便艱。

以上三組辨證要點,是無疾結合臨床實踐和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熟記此百字要訣,是初學者掌握中醫辨證方法的捷徑。

然而,要訣死而病症活。要把區區百字要訣靈活運用於臨床,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大量的練習。作為中醫愛好者,不可能有機會親自接觸大量患者,為其診治。醫案的學習,正可以幫助我們改善這種狀況。譬如小學生作數學題,在反復的練習中,熟能生巧,融會貫通。

(二)中醫治療思路

有朋友問起,中醫見到氣虛就補氣,陰虛就補陰;有濕就化濕,有火就清火;肺氣虛就補肺氣,肝氣鬱就疏肝氣。這樣的思路,與西醫用脂肪乳改善營養不良,用抗生素對付病菌不是一樣的道理嗎?針對這個問題,無疾以為有必要加以說明。

中西醫在此有三點重要的區別:

1.脂肪乳本是人體內的營養物質,現在體外由人工加工而成,用於緩解患者營養不良的狀況。也就是說,營養不良的患者本身並不需要經過任何「努力」,完全通過外界的「輸血」,就可以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與此不同,中醫所謂的補氣、補陰藥,所用的藥物本身,並不是人體的「氣」或者「陰」。藥物發揮的補益效果,必須藉助於人體,才可以實現。也就是說,藥物的作用只是激發和促進,氣陰最終得以補充,仍是靠人體「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實現的。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輸血」模式的重要意義。但更多情況下,我們總不能一切都依靠外援來求生存,謀發展。「自力更生」模式,應該是我們始終需要堅持的。國家對貧困地區的輸血,不但沒有使當地居民擺脫貧困的狀況,反而形成了窮有理,依賴救濟的寄生蟲風氣。直到改輸血為造血,充分調動起當地居民的生產積極性,才真正實現了脫貧。人體也是一樣,長期靠注射胰島素過活的患者,體內胰島的功能會日趨衰弱,原因很簡單:廢用,所以萎縮。只有喚起人體自身的力量,人才可以說真正地實現了健康,而不僅僅是活著。

2.西醫用抗生素滅殺細菌(只有特定情況下,細菌才成為病菌),與中藥清火藥清除熱邪,存在本質區別。與上一條相似,抗生素滅殺細菌,其實並不需要人體自身作出任何太多努力。細菌作為生命體,同樣需要呼吸,不斷地從外界獲取養分。科學家通過實驗觀察,明確了細菌在呼吸過程的關鍵環節(即如人之喉嚨)所在,再以藥物切斷此環(即如扼緊喉嚨),細菌即被滅殺。

中醫則不同。這裡暫不講中醫治熱之法遠不止清熱一途,解表、攻下、利小便,甚至益氣、養陰,都可以用於治療熱病,單是講清熱之理。中醫不像西醫那樣,把注意力集中在細菌本身,而是更多的關注細菌的生活環境。轟轟烈烈的非典,最終與其說是被人類擊敗的,倒不如說是被天時擊敗的。2003年初盛行於廣東,春季即蔓延到全國大部分省市,到春夏之交疫情得到控制,盛夏則基本消失。思考其原委,適合此類病原體生長的環境,包括溫度、濕度等,當以春季為最佳。環境一旦改變,病原體的生長遇到障礙,對人體也就不再具有當初那般強大的毒力,疫情即隨之而解。中藥清熱藥的作用就在於此。當體溫升高時,體內環境(溫度、酸鹼度等)對於致病細菌的生長非常有利。此時以清熱藥改變人體內環境,細菌失去了有利的環境支持,即在正邪交爭的過程中逐漸處於劣勢,最終必然被正氣驅趕出人體,從而得以痊癒。

此外,這裡同樣存在一個殺邪與逐邪的問題。對抗迫使敵軍改良裝備,成為更難對付的敵人;寬容則帶來和諧發展,成就天下太平的盛世。在第四講正邪之爭中已有詳細闡釋,這裡不再贅述。

3.除了扶正、祛邪兩方面的思路上有差異外,中西醫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治療靶點的選擇。西醫基於點對點的線性思維邏輯,追求針對單一靶點的精準攻擊。中醫則立足整體的和諧,在動態的消長變化中尋求個體的安詳。西醫治病,譬如修理一張瘸腿的桌子,普通的思路是找到一塊木塊,把瘸的一條腿墊高;但桌子一旦移動,還是會重新變得瘸腿。更好一些的思路是量好尺寸,將木塊釘在桌腿上,桌子就可以恢復正常的功能了。人們將目光鎖定在桌子短的一條腿上,針對這條腿去修理,就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但是把這條成功的經驗轉移到人體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原因就是,桌子是死物,人卻是有生命,有靈性的生物。死物相對靜止不變,生物則時刻處於整體的運動變化中。

真正的生物現象,譬如牧羊。茫茫的草原上,有羊群,有狼群,還有牧羊人。牧羊人希望得到更多的羊,而狼吃羊;牧羊人於是展開了大規模的滅狼行動,以為狼的減少,必然帶來羊群的繁榮。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狼群被消滅後,羊群雖然一段時間內得到保護,但羊吃草,現在草原的面積卻在不斷地減少。原來狼雖然會吃羊,但更多情況下,狼其實是以野兔為食的。野兔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亂打洞,正所謂狡兔三窟。而這種行為對草原的破壞性是很大的。現在狼群被消滅,野兔失去天敵制約,大肆繁殖,導致了大面積的草場破壞。羊群的發展也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中醫深刻認識到生命現象中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深知人體變化,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針對某一臟腑的病症,其實未必是達到療效的最佳方案。迂迴勝過直入,婉轉可以通幽。所以才有中醫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治療法則;才有佐金制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水火既濟等諸多豐富的治療思路。

理解與體驗,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的方法。上述中醫的各種治療思路,扶正、祛邪、確立治療靶點,如果始終停留在理解的層面,那麼所謂的中醫治療思路,就永遠都只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知識。在接觸真實病例之前,要搭建一條從理解到體驗的橋樑,最好用的工具莫過於醫案解讀。

(三)中醫處方用藥思路

如果說中醫辨證的過程,需要的是偵探般犀利的目光,法官樣冷靜的頭腦;那麼處方用藥的過程,需要的則是幽境裡靈性的心思,書法中淋漓的揮灑。

歷代醫家、各門各派,都有自己所慣用、善用的方藥。如張子和之善用舟車、大黃,李東垣之善用補中、黃芪;今火神之善用四逆、附子。同用一方一藥,理解有異,療效亦可迥然不同。解讀醫案方藥,貴不在牢記某方某藥可治某病,而在從案中體會醫者思路與用藥妙處。

下面我們就以一則醫案為例,來體會一下如何通過醫案解讀,來學習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思路。李某,男,54歲,幹部,口瘡反復發作1年。2002年5月6日初診,觀其以前所用之方劑多以清熱瀉火及滋陰降火為主。現患者表現為面色暗黃,唇內及頰部有數個綠豆大小潰爛面,色白黃,周圍微紅不腫,自述進食時疼痛,伴口幹不欲飲,全身困重乏力,時便溏,睡眠差,舌質淡紅,苔白厚,脈細弱。追問病史,患者近1年來,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無疾按:以上為山西張瑞麗醫生的一則醫案。口腔潰瘍,是臨床很常見,也很讓人討厭的一個病症。最常見原因是胃中實火循經上擾,最常見的治療思路是以黃連類苦寒藥清瀉之。這種口瘡一般治療起來效果比較理想,攻邪後症狀即可明顯緩解,以至痊癒。但若口瘡經久不愈,反復發作,再以此尋常方法治療,往往就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了。謹按無疾臨證所見,反復發作者,多與肝、脾、腎三髒有關。長期肝鬱氣滯,火從內生,即可循胃經上行,發為口瘡;脾氣不足,推動無力,停滯之痰濕飲食鬱積化火,亦可上行為病;若陽虛體質者,腎陽不足,火少無力溫暖脾土,亦可見到典型的上熱下寒表現,出現口瘡。那麼此例患者當屬於哪一類呢?還是繼續來看張醫生的分析:脈症合參,考慮患者為思慮過度,傷及於脾,而致脾胃虛弱,口腔黏膜失養。無疾按: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病情:

1.首先看主症「唇內及頰部有數個綠豆大小潰爛面,色白黃,周圍微紅不腫,自述進食時疼痛」。

分析:潰瘍創面顏色較淡而不紅,腫痛表現都不明顯。提示病性多屬虛而非實熱。

2.再看兼症「口幹不欲飲」。

分析:口幹是上部缺水的表現。缺水的原因有二:一是水量不足,或因實火力猛,水被消耗;或陰虛火從內生,水更不足。這兩種情況下,口幹皆欲飲,是飲水以自救。

二是水量雖然充足,但無法運抵口舌,導致口舌局部缺水。多因陽氣不足,無力化水生氣;如果對前面所講少火生氣之比喻仍有印象,應該很好理解。這種情況下,雖然上方缺水而見口乾渴,但水量實際並不少,且飲水後,氣化水的負擔進一步增加,氣虛不化的問題越發嚴重,所以此時雖然口幹,但並不欲飲水。

此外,素體陰血不足者,多伴氣虛;其理第三講有講,此不贅言。這種情況下,雖然水量總體上確實不足,但因同時兼有氣虛,飲水後,同樣存在氣虛不能化水的問題。所以此類患者雖口乾渴,但亦不喜飲水;即便喝水,量也比較小,且飲水多喜溫熱而不喜寒涼。

3.繼續看全身表現「全身困重乏力,時便溏,睡眠差」。

分析:結合辨證要點「氣虛無力倦懶言,血虛目澀多夢淺」、「痰濕肥重舌便黏」、「心病心悸痛失眠;脾病消化食慾減,腹脹腹痛大便難。」可知當前患者所見問題,是氣血兩虛,以氣虛為主;兼見濕邪;病位在脾、心。

最後看舌脈「舌質淡紅,苔白厚,脈細弱」。與前面分析所得結果如出一轍。

辨證既明,從何處入手來治療呢?繼續看張醫生的治療方案:

治宜健脾益胃為主。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5g,薏苡仁15g,山藥15g,砂仁6g,白扁豆12g,陳皮10g,虎杖12g,葛根10g,藿香6g,知母10g,酸棗仁15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劑。

無疾按:患者脾氣心血皆有不足,從成方考慮,無疾最喜用人參健脾丸,以其心脾氣血並補,而尤重健脾益氣,恰中病機。觀張醫生方,是以參苓白術為主方,益脾氣而除濕,是針對核心病機為治。佐以葛根、藿香,制以虎杖,伍知母、酸棗仁清熱而除煩。方子不大,用力較專,效果如何呢?上方服3劑後,口腔潰瘍明顯減弱,效不更方,繼以上方加減服15劑,諸症痊癒,隨訪1年未見復發。無疾按:一年之疾,得3劑藥而大減,15劑痊癒,療效相當不錯。

謹從本案論,若自己或親人久患口瘡,反復發作,見到此案,此方此效,必然欣喜非常,對中醫的學習熱情也自昂然。於是原方抄錄,對照服用,或效或不效,須明瞭其理,才知關鍵處首在辨證,次謀治法,再圖方藥。思路清晰,依次展開,想繼而步入中醫之門,何難之有?門徑已現,繼續努力,對反復口腔潰瘍醫案勤加收集整理,牢記辨證要訣加以分析,即可知口瘡之病,診察要點何在,治療靶點如何找尋,常用方藥如何運用。臨證之問題亦可藉此而有所得。

二、學醫案,怎麼學

(一)興趣第一的原則

建議從自己或家人朋友的實際問題出發,尋找相關醫案。

與切身利益聯繫越緊密,就越容易激發起興趣。很多朋友喜愛中醫,就是從自己或家人的病患出發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親人帶來健康。無疾非常支援這種目的性很強的學習,原因有三:深受所苦,求學必誠;用心專一,易見成效;學以致用,不妄作勞。學習,一怕不誠,二怕不專,三怕不用。有濃厚的興趣作後盾,這三怕全無,學習自然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廣開途徑,搜羅醫案

資訊時代,資源無處不在。書店裡、網路上,想尋來幾本醫案著作,實在易如反掌。如果單位有開放cnki資料庫資源,更有時時更新的豐富臨床醫案可以下載。根據自己興趣所在,將所得醫案分門別類,或單獨摘錄,加以整理,日積月累,必有所得。對於摘錄方式,無疾還有一點小的提示:「複製粘貼」模式與「手寫整理」模式相比,區別看似在表像,實則在本質。無須多言,嘗試便知。

(三)正確看待失誤案

一般來說,醫生總是希望將自己最得意的案例拿出來,與人分享。而一些不成功的案例,往往被隱匿不宣。實際上,通過對成功案例的學習,自然可以從中領略醫生的精湛技藝,學到寶貴經驗;通過對失敗案例的分析總結,吸取其教訓,常常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穫。下面就是無疾自治的一則失誤案例,呈與朋友們分享教訓。一日外感風寒,發熱,寒熱往來(所謂寒熱往來,即怕冷與怕熱交替出現,冷至則蓋三床棉被仍覺寒冷不解,熱至則掀去所有衣被仍感煩熱難耐)。胸脅微滿,不欲飲食。脈弦數,舌紅苔白。典型小柴胡湯證已見,即開處方如下:

柴胡24g,黃芩12g,黨參10g,生甘草10g,法半夏10g,生薑6片,大棗6枚。

藥後發熱之勢略減,但很快又起。後經一番周折,思路越發混亂,越治越敗,最終家人強烈要求停用中藥,改用抗生素,1周後熱退。但隨後出現膿血便,裡急後重,痛苦不堪。此時西藥毒性已見,故堅決拒服西藥,以葛根芩連湯三副清利,痊癒。但經此一番打擊後,無疾體質大不如前。所不解者,明明是小柴胡證,怎可能用之無效?後有機會與山東金穀子老師面談,講到此事,金老師有三點相告:用經方,必須注意原方(即原方藥物)、原量(即原方劑量,至少是原方藥物比例)、原法(即原方服用方法)。經此指點,後遇疾患,凡與經方證治相符者,必以原方為規矩,療效確有提高。

三、循序漸進

雖然同名為醫案,但其實難度深淺相去很遠。如何根據自己的水準,選擇相應的醫案進行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臨證指南醫案》是案中之妙者,多述而不論,學習難度較大;《蒲輔周醫案》為案中之巧者,輕靈飄逸,令人神往;《醫學衷中參西錄》為案中之易學者,文辭通俗,論理詳透,便於理解(以上三書薦自北京護國寺中醫院針灸科恩師董建)。現代名醫經驗書籍尤其品類繁多,對初學者而言,都是相當有益的寶庫,無疾這裡不作特殊推薦,憑讀者興趣擇之即可。

醫案既然有別,那麼醫案學習就與其他各門課程的學習一樣,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針對中醫愛好者和初學者朋友的實際情況,無疾將醫案學習大體分作以下三個階段,可作為選擇醫案書籍的參考。

(一)初級識證階段

對於零起步學習中醫的愛好者朋友,識證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最死板,也最簡單的一個階段。訣竅就在前面講過的「辨證要點」歌訣中。此階段的任務,一是熟記並理解辨證歌訣,二是通過反復練習,在具體醫案中辨識出各種症狀的證候屬性。相關練習,我們在前面辨證一章中已經作過一些。識證之後,即可對照中藥方劑講稿中的相應部分,制定出大體的治療方案了。本階段適讀醫案:病症較單純,證候較典型者。

(二)中級辨證階段

然而,很多情況下,單是依靠辨識症狀的寒熱虛實,還是難以應對紛繁的病症的。因為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僅出現單一證型的典型表現,是很難見到的。臨床見到更多的,常常是幾種證型的交織。如氣虛與痰濕並見,陰虛與風痰並見等。要在紛繁的證候中把握主次,分清本末,就需要在識證的基礎上,加強辨證的功夫了。本階段適讀醫案:病症稍複雜,涉及兩個以上臟腑,虛實並見者。

(三)高級論治階段

面對複雜病案,診斷辨證是基本功。而如何確定治療方案,找好切入點,則需要更深一層的修習。本階段適讀醫案:病程纏綿難愈,病情複雜多變者。

總體而言:識證階段病情典型、單純,往往可以直接對應某些方藥來治療。辨證階段病情較複雜,側重點在於分析病症,理清正邪關係,輕重緩急。而論治階段的關鍵點則在於尋找治療突破點,制定治療方案,部署階段性治療任務。

對於愛好者朋友,無疾謹此勸諫: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的學習方法,看似笨拙,其實是最快捷的方法。為自己的醫案學習制定一個總體的計畫,並切實的執行,短則1個月,長則3個月,一定可以迎來一個令自己欣喜的收穫了。

下面與大家分享一例很有趣的醫案。醫生診病,會遇到一種情況,辨證也夠精準,用藥也合法度,但各種方法輪番使用,就是不見效。萬般無奈之際,突然而來的奇思妙想,或可起頑疾於頃刻之間。趙某,女,47歲,職員,患習慣性便秘4年,近1年來口服、外用導瀉西藥皆已罔效,唯以灌腸為法,服中藥潤腸或攻下均難如意。其人形體豐腴,納欠而渴飲,脈滑,舌苔薄膩色黃,已5日大便未行,肛墜而虛坐努責,詳詢病史,悉其平素久坐少動,多感冒而常憂思。無疾按:以上為江蘇張勝醫生的一則醫案。此例便秘經久不愈,如從常規辨證考慮,病情其實並不複雜。痰濕之邪鬱積化熱,或兼見氣虛。法當化濕清熱,理氣通調。但病非一日,各種通利方法屢試屢敗,原因何在?治療的突破點,該如何選取呢?我們繼續看張醫生的分析:筆者思忖:此陽明實證無疑,通腑法既不效,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施變法一治?遂擬出宣肅肺氣法,上溯肺臟,以開其壺蓋。處方:炙紫菀12g,桔梗15g,炙升麻12g,杏仁泥12g,前胡10g,瓜蔞皮12g,瓜蔞仁15g,2帖。藥後,病瘥。無疾按:提壺揭蓋之法,亦屬臨床常用治法。但以無疾臨證所見,提壺揭蓋常用於大小便不通,兼見肺氣鬱閉而咳喘並見者。此例自始至終並未出現肺臟病證,臨證能想到此法,確實為靈光一現而成。好的中醫需要少一些科學家的呆板,多一點藝術家的靈氣,於此或可見一斑。

最後無疾再與大家一起解讀一則文言醫案。所謂文言,其實與白話無異。只是借機讓大家擺脫古文的晦澀難懂的印象,與疏遠文言數十年的朋友,一起重溫一下先人曾經的文字。奉天大東關,學校教員鄭子綽之女,年五歲。秋日為風寒所束,心中發熱。醫者不知用辛涼解表,而純投以苦寒之藥,連服十餘劑,致脾胃受傷,大便滑瀉,月餘不止,而上焦之熱益熾。醫者皆辭不治,始求餘為診視。其形狀羸瘦已甚,脈象細微浮數,表裡俱熱,時時噁心,不能飲食,晝夜猶瀉十餘次。治以此粥(無疾按:即山藥粥),俾隨便飲之,日四五次,一次不過數羹匙,旬日全愈。無疾按:此例即近世大醫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一則醫案。最終治療過程看似簡單異常,其中卻有幾點頗值得深思。

1.中醫治療思路,貴在逐邪而非殺邪。逐邪之法,貴順勢而為之。《素問》有雲:「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邪氣在上,就通過嘔吐的方法來逐邪;在下,就通過瀉下的方法來逐邪;在表,就通過發汗的方法來逐邪。治病不識表裡虛實,見熱便以苦寒直折,未嘗有不誤治者。

2.小兒體質嬌嫩,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藥物為治,尤其以苦寒虎狼之藥,至多不過3劑,必詳審病情,以圖後續。中氣大虛,滑脫不禁,是苦寒之弊已見;醫者不思己過,仍是見熱即用苦寒,連投十餘劑,實孟浪所為,慎之。

治病要留人(此語亦恩師董建所贈)。每個醫生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無可厚非。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沒有把握的病例,嘗試是必須的,無此何能提高技藝。但生命豈能兒戲,見有不測之象,失誤頻出,必止步留人。如此拖延,以致病情危篤,戒之。

3.保胃氣,存津液。中醫治病,從來是將醫藥之位置於輔助,輔助人體正氣以祛邪除病。滑瀉不禁月餘,晝夜十餘次,成人患此,氣陰亦當所剩無幾,何況五歲幼兒。其時縱令邪氣尚存,亦斷不可存心逐邪,必須一心扶正。胃氣若絕,津液若亡,孰能起死回生。故以涼澀補之山藥熬粥,保存氣陰,維繫正氣。

憶《蒲輔周醫案》中有一則,同樣病情危篤,近乎彌留,方請蒲老為治。蒲老未處任何方藥,但問是否有所思之物。患者雲曾飲某某茶,芳馨異常,思之。得頻飲此茶後,病情竟日漸好轉。此亦保胃氣之用,與本案頗有神似。

4.相信生命的智慧與力量。病情即便危重如此,只要調理得法,短短十天獲得痊癒之效,所憑仗者,醫生、山藥,還是患者自身呢?有些情況下,與其相信人的智慧與能力,倒不如相信生命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更妥帖些。中醫講:「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醫,是指中等水準的醫生。感覺上雖有些偏頗,但其中卻有深意。

無疾在此將張老先生此案詳加註解,旨不在強調辨證之法,也不在尋思治療突破點,而在提示為醫之道。為醫者,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敢不兢兢戰戰以診療,敢不虛懷若谷以精進?當然,對於愛好者朋友,學習只為充實,臨證危重的情況幾乎也不存在,無須苛求自己。無疾在此謹作提示而已。

(本文摘自《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樂讀 的精彩文章:

體檢發現尿酸增高後怎麼辦?哪些食物該「背鍋」?如何調理?

TAG:自在樂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