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時節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清明既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同時,清明也是24節氣之一。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農曆書中曰:「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俗諺曰:「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習俗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清明飲食

清明時節,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品嘗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中華各地,清明美食眾多。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

清明時節的傳統食品、小吃名目眾多,雖然美味,不可貪心,多吃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哦。


清明養生

1、 飲食宜溫 忌食發物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在我國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但其實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行為都應該予以避免。清明飲食宜溫,可多進食時令蔬菜、水果,如薺菜、菠菜等,對身體有好處。

清明時節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複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高血壓、冠心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發物」。

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

其中,竹筍含有難溶性草酸鈣,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筍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素,對於胃腸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此外,肝火旺別吃公雞肉。「動風昇陽性發物」指易引動肝風,易升氣昇陽的發物,這些發物多為熱性陽性食品,如豬頭肉、公雞肉、鵝肉等,高血壓、肝陽上亢、頭風痛及癲癇病人不宜食。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2、心情舒暢 動中有靜

清明節前後,人們的情緒波動較大,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由於過於懷念親人,寢食不安,極易造成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儘快減 輕和消除異常情緒反應,保持情緒穩定。可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運動,轉移思維。還應避免負重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致血壓升高等。

3、換衣不宜過早

俗話說「二月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上出門上班時穿一件風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這樣就會有效預防感冒。所謂「春捂」也是這個意思,直到清明過後,四月中旬才可換春裝。當然,「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一般來講,應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生髮,抵禦外邪侵襲,才有助於身體健康。

清明節氣 | 乍暖還寒,該是防病強身時節!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

春天的時候,人的氣血從裡面往外走,整個自然界也是處在萬物生髮的時候。《黃帝內經》講,在清明前後,一定要記住,要「夜卧早起,廣步於庭。」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後,你就應該睡覺了;早起,就是早上早點起來。這是因為春天體內的氣血往外走,我們晚上早一點睡,有利於氣血恢復。「廣步於庭」就是要經常到外面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萬物生髮的氣息,很自然地和自然界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養生提示丨二十四節氣之春分養生篇
跟著「鬧鐘」來養生,每天幾分鐘讓你健康又長壽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