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祭祖的必備典故——誥敕中讚美先祖長輩的用典
明清兩代受封贈的家族,有將誥敕聖旨與祖先牌位一同供奉於祠堂,也有特建「誥命樓」專供聖旨,每逢祭祖,子孫均要向聖旨行跪拜儀禮。順治皇帝還諭准內三院所奏「凡蒙恩封贈官員,似應子孫自備石碑,各將所得誥命刊刻,以垂永久。」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五色誥命
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文武官員以自己所應得的爵位官階,呈請改授與親族尊長稱「封」。若其人去世,則稱為「贈」。能得到朝廷的誥敕無疑是家族的榮耀,傳承有序的族譜都會記載祖上獲得的誥敕。誥敕由中書科繕寫,經內閣誥敕房核對無誤後,加蓋御寶頒發。這些誥敕有一套較為固定的格式,同時廣泛使用典故,尤其以《詩經》、《尚書》典故為多,文辭典雅,形式隆重,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封贈官員的祖先,主要誇獎其祖先品行高潔,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孩子建功立業,同樣要表彰父親祖父和母親祖母,希望臣子能夠做忠臣孝子。如:
故錫類者,必推其所自也。
意為褒獎人才時,恩澤必定要加於其父。錫類:語出《詩?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毛傳:「類,善也。」鄭玄箋:「孝子之行非有竭極之時,長以與女之族類,謂廣之以教導天下也。」謂以善施及家族。
注意左上角 錫類之仁
資父事君,臣子篤匪躬之誼;作忠以孝,國家引錫類之恩。
意為在贍養父親、侍奉君主時,應當忠心耿耿,奮不顧身,責無旁貸。如此方能為國盡忠、為父盡孝,國家自然會加以表彰。資父事君,典出《孝經?士》:「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匪躬即忠心耿耿,不顧自身。《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孝經
抱璞自珍,克毓珪璋之秀。儲才足用,聿彰杞梓之良。
讚譽其父輩清白自持,品德高貴,教子有方,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才。抱璞:戰國名士顏斶面對齊宣王的封官時,說國「玉原產于山中,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斶辭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為爵祿所惑。珪璋是玉制的禮器。古代用於朝聘、祭祀,比喻高尚的人品。杞梓,皆良材。比喻優秀人材。
品重珪璋,相信這個典故大家都能明白啦
教子著義方之訓,傳家裕堂構之遺。
誇獎其父用正道來教育子女,把祖先的事業傳承有序。義方,典出《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堂構,語出《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後以「堂構」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如同在父親確立的基礎上搭建房屋。語出同典的詞還有「肯堂」。
三字經里也有一句 竇燕山 有義方
詩禮嚴於庭訓。
意為教子有方,詩書傳家。庭訓,典出《論語?季氏》:「孔子在庭,其子伯魚趨而過之,孔子教以學《詩》、《禮》。」後世由此稱父親的教誨為庭訓。《詩》、《禮》,指《詩經》和《三禮》(《禮記》、《周禮》、《儀禮》)。
所以這部《庭訓格言》就是記錄皇帝教導皇子的言論
析薪厥子,荷之譬彼。
意為父親的言傳身教,使得美好的品德代代相傳。典出《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施(人名)將懼不能任其先人之祿。」故「以荷析薪」原謂父親劈柴,兒子背柴,後以比喻繼承父業。
東魏《崔混墓誌》,注意右起第三列下面的「俱荷析薪,並構基堂」。並構基堂是上面提到過的「堂構」典故
跡專考槃之清澗,業傳式谷之令人。
意為像《考槃》中避居清澗的隱士那樣淡泊名利,朝廷必然表彰這樣品德高尚之人。《考槃》為《詩經?衛風》的一首,描寫一位在山澗結廬獨居的隱士,自得其樂的意趣。全詩首句為「考槃在澗。」考槃為盤桓之意,指避世隱居。式谷謂賜以福祿。《詩經?小雅?小明》:「神之聽之,式谷以女」(神靈聽到這些事迹,就會賜福於你)。令人指品德美好的人。《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這部《考槃餘事》記載的是明代文玩,取的是這個典故中隱居野外,怡然自得之意
衍弓裘之令緒。
誇獎該公把善業代代相傳。《禮記·學記》有「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之句,因為冶鐵和縫製皮裘同樣是將碎的原料聚合拼接到一起,制弓和編柳箕同樣都要將木條彎轉變形,原理相似,指其父將事業傳承給兒子。同樣的典故還有「箕裘」、「弓冶」。
《紅樓夢》里也有一句「箕裘頹墮皆從敬」,意思就是這家族事業的衰敗都是從賈敬開始的
有谷貽孫,發幽光而丕彰潛德。
指先祖留給孫輩的美德,應該大加褒獎。有谷貽孫典出《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鄭玄箋:「天使女所福祿之人,謂羣臣也。其舉事盡得其宜,受天之多祿。」後以「貽谷」指父祖的遺蔭。
有些人家會把誥命刻在碑上代代相傳。注意右起第八列的「有穀貽孫」(有谷貽孫)
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彌勵。
表彰其為子孫計深遠。燕翼典出《詩?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毛傳:「燕,安;翼,敬也。」孔穎達疏:「思得澤及後人,故遺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以安敬事之子孫。」陳奐傳疏:「詒,遺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謀遺其孫子也。」後以「燕翼」謂善為子孫後代謀劃。
江西有一座清代古建築 燕翼圍,名字就來自這個典故。這座古建築曾上過紀錄片《航拍中國》
繩其祖武,奏茂績於彤廷。
表彰該大臣繼承祖宗事業,功績直達朝廷,也是父祖傳承下來的良好家風所致。繩其祖武,典出《詩?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朱熹集傳:「繩,繼;武,跡。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來世能繼其跡。」後因稱繼承祖先業跡為「繩武」。漢代宮廷,因以朱漆塗飾,故稱「彤廷」。後泛指朝廷。
繩武就是更加常見的典故,無論人名還是建築都很多
薄籝金而示誨,世澤常延;錫鞶帶以加榮,天庥弗替。
誇獎其父把經典當作傳家之寶來教育子孫,澤披後人。國家為他加封,賜予其無與倫比的恩典。籝金即一籯之金。古人常用籯存放貴重金銀財寶,故亦用以喻指財富。《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鞶帶即皮製的大帶,為古代官員的服飾。
傳家以經,取的就是「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的典故
熊丸課讀,誕開珪璧之英。
表彰女性先祖教子有方,品性溫潤如玉,如古代賢母之風。熊丸是以熊膽製成的藥丸,味奇苦。唐代柳仲郢幼嗜學,其母曾和熊膽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典出《新唐書?柳仲郢傳》。後用為賢母教子的典故。珪璧為古代祭祀朝聘等所用的玉器,比喻高尚的人品。
唐《柳老師墓誌》,柳仲郢撰。柳仲郢是柳公權之兄柳公綽的兒子,也是著名書法家
播徽音於彤管,壼範彌光;膺異數於紫泥,天體永劭。
誇獎女性先祖才華美名遠揚,是女德的典範,國家表彰美德,令其百世流芳。彤管是桿身漆朱的筆。古代女史記事用。《詩?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後代指指女子文墨之事。壼範即婦女的儀範、典式。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後即以紫泥指詔書。
「徽音右門」是故宮字最多的匾額,取的也是這個典故
壼範宜家,夙協承筐之媺。
讚譽女性先祖恪守婦道,使得家庭和睦,與丈夫同心同德。《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朱熹集傳:「宜者,和順之意。室者,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後因以「宜家」稱家庭和睦。承筐典出《女承筐》,為《周易》「歸妹」卦的上六爻的爻辭,描繪了青年男女協力殺羊的勞動場面,此處用以比喻夫妻和睦,同心同德。「媺」即「美」的異體字,多用於誥敕。
kǔn,比茶壺的壺多一橫
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
表明優秀的官員必定有良好的家風傳承,理應一併褒獎其長輩。有自指有其來處。鞠育為母親撫養、養育之意。語本《詩·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語出通典的還有「顧復」。
鞠育指的是母親的養育,這個典故就用錯了
傳雅詠於鳴鳩,均平著范。慰私情於烏鳥,寵渥丕承。
表彰其家庭母慈子孝,成就了一段鳴鳩之情的佳話。國家褒賞孝行,以應允令子的烏鴉反哺之情。鳴鳩:即斑鳩。《詩?小雅?小宛》有「宛彼鳴鳩,翰飛戾天」之句。全詩貫穿了對父母的懷念之情,後以鳴鳩代指孝子念親。古稱烏鳥反哺,因以喻孝子報答恩情。
鳴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