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管理:孩子為什麼要惹你生氣?學會解讀孩子的行為目的
很多時候,孩子說的話、做的事,讓我們莫名其妙,甚至覺得不可理喻。不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就不能有效引導孩子的行為,只能用強制的方式讓孩子按我們說的去做。
用強制的方式,即便孩子服從了,也難免讓我們覺得心裡疙疙瘩瘩「氣兒不順」。更多的時候,孩子會反抗、哭鬧,這種「不聽話」「對著干」的行為讓我們更加惱火。就這樣,一個個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往往能發展成為一場場「雞飛狗跳,嗚嗷喊叫」的戰爭。
理解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大部分情況下就不會生氣了,而且可以順勢引導孩子的行為。
你能否快速了解自己孩子的目的?
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哂然一笑:我和孩子朝夕相處,我還能不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孩子不說我都知道他在想什麼!
可實際上,很多家長在這方面特別容易高估自己。到底你是否能快速理解孩子的意圖,可以做個小測驗:
一個小女孩,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媽媽帶她去一個幼兒園看看。
幼兒園老師陪同她們參觀的時候,小女孩看到教室的牆上掛著很多畫,她指著一幅畫說:「這誰畫的?真難看!」
媽媽覺得孩子這樣說話不太禮貌,趕緊接過話茬說:「你又不認識這裡的人,怎麼能這麼說話呢?」
參觀活動區的時候,小女孩看到一輛玩具車壞了,她又說:「這誰搞壞的?怎麼不批評他?」
媽媽覺得孩子今天說話真是莫名其妙地刻薄和挑剔,讓自己沒面子,於是語氣嚴厲起來:「你管他是誰弄壞的幹什麼?和你有關係嗎?」
想想這段對話中,小女孩為什麼要問那兩句話?媽媽的回應正確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女孩問這兩句話的意圖,看看老師的回答就知道了。
為什麼這張畫這麼難看?
——孩子們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為什麼不批評他?
——這裡的玩具都是用來玩的,玩的時候有可能弄壞了,是正常的,沒有關係。
孩子在問這些話的時候,她背後的目的是想知道,如果我在這裡,畫得不好看,會不會有人說我?如果我在這裡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會不會被批評?
老師知道孩子的行為目的,所以她回應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就喜歡上這個幼兒園了。
通過這個測試,我們可以知道,孩子任何讓你莫名其妙的行為後面,都有一個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行為目的。
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行為目的說
兒童發展心理學中指出孩子有三個基本的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
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提出的「行為目的說」指出:
當孩子在嘗試用積極的方法,尋求滿足心理需要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會轉向不當行為,以期獲得立即滿足。12歲以下孩子的不當行為,追尋的目的包括四個:吸引注意、爭奪權力、尋求報復、避免失敗。
這四個行為目的,是逐步升級的關係。
一、吸引注意
關聯感,也叫歸屬感,是12歲以下的孩子,首要的心理需要,他們需要經常得到父母的關注。當他感覺缺少關注時,會採取一些不當行為,來吸引注意。
有一次去一個朋友家,和朋友聊聊天。她家上一年級的孩子,時不時地跑過來。
一會兒說:「媽媽,我的玩具車壞了。」
剛打發走沒兩分鐘,又跑過來:「媽媽,這個故事書裡邊有幾個字我不認識,你幫我讀一下吧。」
過幾分鐘,又過來說:「媽媽,我胳膊有點疼,你幫我揉揉。」
朋友煩了:「讓我們說會兒話,別總跑過來煩我。」
孩子被訓斥後躲到房間,沒一會兒又出來了:「媽媽,我覺得太無聊了,好煩啊!」
當孩子表現好,在房間安靜地玩的時候,沒有得到媽媽的積極關注,他感覺自己被忽視了。
通過表現好獲得積極關注,卻沒有達成。於是,孩子就開始用各種騷擾行為,來「吸引注意」。
孩子是否在吸引注意,其實比較容易判斷。當孩子不斷地重複某個行為,讓你感覺很煩,提醒他以後,他又換一種方式接著來煩你,就要考慮孩子的行為目的是「吸引注意」了。
對於在吸引注意的孩子,批評、指責都沒什麼用。意識到孩子的目的,給予積極關注才可以讓孩子停止不當行為。
二、爭奪權力
當孩子的行為,沒有達到「吸引注意」的行為目的時,就會升級到「爭取權力」。這時家長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時孩子的自主感需求開始凸顯。
一個媽媽接孩子放學,天氣很冷。孩子出來的時候沒穿外套,拿在手上。
媽媽看到就說:「你把外套穿上,太冷了」。孩子說:「我不冷」。
媽媽又說:「你看大家都穿著外套!」孩子說:別人穿不穿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又不冷「。
媽媽急了:「讓你穿你就穿!」孩子也生氣了,扯著衣服袖子,在地上拖拉著往回走。
媽媽氣得拍了他一巴掌,孩子扔下衣服,自顧自地走了。
…
這種情況,孩子的行為目的就是爭取權力。孩子可能真的感覺不冷,當然不想穿。可是媽媽非要他穿,孩子感到被控制,自主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開始做一些爭奪權力的行為。
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就要考慮孩子的行為目的,是「爭奪權力」。
三、尋求報復
當吸引注意、爭奪權力都失敗的時候,孩子會覺得沮喪,覺得正面抗爭是無效的。這是孩子就會採取「自我傷害」的方式,來尋求報復,讓父母傷心難過。
有的孩子故意讓自己挨餓受凍,或者破壞東西,都是報復的方式。
採用報復的方式,孩子心中還是有所期待的。
四、避免失敗
當吸引注意、爭奪權力、尋求報復都沒有達到目的的時候,孩子就對自己徹底失望,覺得已經完全不可救藥。他不做任何可能有幫助的事,也希望讓父母也覺得自己不可救藥,不報任何希望。沒有希望,也就沒有失望,避免了被失敗的痛苦所折磨。
那些離家出走,或者沉溺在遊戲裡邊,完全不做任何努力的孩子,就是對家庭關係、對自己,已經不報任何希望,到了「習得性無助」的階段,開始自暴自棄了。
從吸引注意、爭取權利、尋求報復,到避免失敗,孩子的感覺是越來越沮喪、越來越無助的,到最後是完全沒有動力,自暴自棄、極度壓抑的狀態。
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才能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不再為孩子的「莫名其妙」而生氣,學會從根源上關注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減少孩子的不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