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二胎家庭的悲哀:老大讓著老二,也怨著老二……

二胎家庭的悲哀:老大讓著老二,也怨著老二……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二旭媽媽

成長樹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後台輸入「授權」

又一個男孩離家出走了。

只不過,這次離家出走的男孩,不是因為父母的管教,而是因為父母「不管」。

前兩天,重慶九龍坡的一名11歲男孩,放學後在小區挨家挨戶敲門求收留。

被帶到派出所後,幾經詢問,男孩才吐露:自從有了弟弟後,爸爸媽媽就不像原來那樣關心自己了,輔導作業,態度也比從前差遠了。男孩想離家出走,可又怕一個人在外面不安全,這才敲響了陌生人家的門……

想離家出走,又怕不安全,只能下決定去做別人家孩子。真是我愛生活,生活卻負我,明明有家,那卻不是我的家啊。

能做出這樣的決定,男孩心裡一定裝了滿滿的委屈和失望。原來,孩子眼中世界的模樣,不止鳥語和花香,還有偏心和悲涼。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有了弟弟後,爸媽對自己關心越來越少了。

「他還小,你要讓著他點。」

「做哥哥(姐姐),要有哥哥(姐姐)的樣子。」

「真不懂事,一點都不知道謙讓弟弟(妹妹)」

……

爸爸說:「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 《少年說》

我們習以為常地認為:老大讓著老二天經地義,老大就該擔起哥哥姐姐的責任,老大就該保護老二。

可殊不知,這樣武斷的認知和處理親子關係的做法,會給老大造成怎樣的心理暗傷。

01

弟弟妹妹的到來,對大孩子是一種壓力

早期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認為:對於先出生的孩子來說,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種壓力,是兒童期一種重大的創傷經歷,他們會體驗到強烈的嫉妒。

在一次演講中,演員胡可講起她小兒子剛出生時的情況:

當時,她生完二寶後,虛弱的躺在病床上。她的老公沙溢帶著大寶安吉來看她。

爸爸對安吉說:「去,進去看看媽媽和弟弟吧。」

但是安吉畏縮著說:「我害怕。」

爸爸說:「你要是害怕你就走吧。」

安吉「哇」地就哭了,一邊哭,一邊喊:「我不走我不走……」

最後,不得已,爸爸把安吉拽走了。可就在回去的路上,安吉忽然身上出了蕁麻疹,並且吐了一車。

胡可說:「雖然懷孕時,安吉總是隔著肚皮跟小弟弟交流,但是小弟弟出生時,大人沒有關注他的感受,這讓他很傷心,甚至有被剝離的感覺。」

儘管,很多孩子非常希望有個玩伴,但是對於弟弟妹妹的降生,他們還是會有很多疑問:

「爸爸媽媽還愛我嗎?我被認可和看見了嗎?另外一個孩子,會不會奪走我的愛?」

這些疑問,會對孩子造成壓力,有時甚至表現為身體的不適或行為的倒退。在以後的生活中,孩子還會不斷用父母的言行去驗證這些疑問。

胡可說,二寶剛出生時,安吉常常會碰到弟弟,她總會苦口婆心地對安吉說:「你是老大,你應該讓著弟弟,保護弟弟。」

可是安吉並不買賬,甚至有一次狠狠掐了弟弟一把。當時,胡可說:「別再打弟弟了,等弟弟長大了,你就打不過他了」。

那一刻,安吉很受傷,他躲到自己的餐椅後邊,恨恨地對弟弟說:「我現在這麼慘,都是被你害的!」

弟弟妹妹的出生,對孩子已經造成了壓力,而父母偏袒老二的做法,更加劇了孩子失去愛和不被看見的感受。

而長久的愛失衡,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02

不被看見的孩子,一生都在證明自己

中國有句諺語說:「手心手背都是肉」。

每個父母,都真心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認為的「小就應該得到更多關照」,這樣的養育視角,其實是有缺口的。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講述了一個長久被父母忽略的孩子的故事。

松子是家裡的老大,她的父親疼愛體弱多病的妹妹,而她,一直被父親忽略。

為了博得父親關注,有一次,松子扮成小丑的模樣,父親竟然笑了。松子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頻繁扮丑,成了病態。

可,即使是扮丑,松子也無法讓父親多關注自己。

不被父母看見的孩子,是可憐的。她知道自己在家庭里得不到,要不到,會拼盡全力去外面要。

成年後的松子,一直在證明自己。為了那莫須有的存在感,松子不斷地跟不同的男人在一起,她覺得,即使被拋棄、被傷害,被毀滅,也總好過一個人。她害怕孤獨,最不喜歡一個人呆在屋子裡,也從不敢給自己的人生留縫隙,不敢用空白時間來沉澱和思考。

最終,松子還是孤身一人,最終在悲涼中意外死亡。太想過好一生,卻最終被人生證明,松子的一生是可憐的,也是可悲的。

而這一切的淵源,都來自於童年父母的忽視。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人生下來不被看見、不被回應,就無法證明他的存在,他作為人活著簡直是個錯誤……為了跟不存在感抗爭,他會一直無意識地拒絕承認孤獨並不斷幻想,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些,就能贏得關係。」

多子女家庭里,那個喊著不公平、會哭泣的老大,其實是在向父母發出求救信號:「爸爸媽媽,我需要你們的看見,我,需要愛。」

而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父母無條件地寵,無條件地愛,無論男女,不分大小,因為,他們都是孩子。

03

孩子爭的不是公平,而是愛

美國著名兒科教授布雷澤爾頓曾說:「二孩關係中,競爭、衝突與溫情並存。某種程度上,二孩關係並不是父母能掌控的,但是,父母是有選擇的。」

我家二寶出生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姐姐大些了,不用我給予更多精力了。

無意中,大寶就被二寶的出生「催熟」了,我不再拿她當一個小孩子看,而是拿她當一個姐姐看。

大寶有小情緒,我會淡而化之;大寶和二寶對我同時需要,我總會先顧二寶;二寶破壞大寶的玩具,我也總搪塞:「他是弟弟呢,算了吧。」

那段時間,我明顯感覺大寶情緒浮躁,總喜歡故意針對二寶搞小破壞。

有一次,我聽大寶恨恨地說:」媽媽喜歡你,我就故意討厭你!」

那一刻,我幡然醒悟:家庭里造成孩子之間傷害的,並不是手足相爭,而是父母的偏袒。

意識到這一點後,我會注意多照顧一下大寶的情緒。沒想到,我這樣做,最先帶來的是大寶的變化,她反倒成了一個真正的姐姐:

她袒護二寶、照顧二寶、謙讓二寶。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養育標準各不相同,父母無法對每個孩子都有著同一的、絕對公平的要求,而孩子對父母,也真的沒那麼苛刻。

孩子要的公平,不是客觀的平等和一致,而是他們被父母看見、被父母尊重,他們能感受到,自己依然被父母愛著。

04

當孩子擁有滿滿的愛,他才會給

總有父母會擔心,如果不介入兄弟姐妹之間,大孩子就不會學會謙讓,小孩子也不會學會尊重。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多餘的。

關係學家周梵認為,一個人匱乏愛,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給,一種是給不出。

那個對弟弟妹妹「懷有敵意」的大寶,不是不願給予愛,而是他匱乏愛,沒有愛。

想讓手足之間互謙互讓,最好的辦法,是給每個孩子滿滿的愛。當一個孩子擁有足夠的愛,他才會給。而此時,家裡,才會愛意流動,親情濃濃。

有人說,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給他一個親人。

童年有玩伴,盛年有友誼,老年又有一脈相承的親情,擁有一個兄弟姐妹,真是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

可每個父母,也都需警惕,關係處理不當,親情也會傷人。

做父母的,請相信,相信你的兩個孩子,會處理好彼此的關係,而你,只需要,去關心、去愛你的每一個孩子,去輕鬆享受,兒女繞膝的快樂。別讓自己的「錯愛」,成為孩子之間關係的絆腳石。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大家好,我是小樹媽媽,愛閱讀、愛分享、更愛家裡的兩個娃。

創辦成長樹這個平台3年了,收穫了200多萬媽媽的關注,現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寶爸寶媽,每天為大家提供原創育兒好文、精選好物、有聲繪本,累計發布了300多篇原創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的娃,那咱們就算相見恨晚,現在關注,小樹媽媽還有見面禮送給你。

特 別 推 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害怕孩子成為近視眼?這個隱形殺手可能你就忽略了丨返團
吳謹言新劇《標化人生》即將開播,看到這部劇的配角網友不淡定了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