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USB 3.2和USB 4來襲!USB新標準一覽

USB 3.2和USB 4來襲!USB新標準一覽

USB介面是大家最常見、最熟悉的傳輸介面了,無論是充電還是傳遞數據,USB介面在目前的PC和移動設備中都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在長期的發展中,USB通過不斷地提高速度和充電能力,帶來了一代又一代標準的更新。現在,USB介面的速度標準已經發展到USB 3.2和USB 4,那麼,這兩代新的標準又帶來了哪些更新呢?今天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這些內容。

USB堪稱全球發展最成功的數據介面。從早期的USB 1.0時代、數據傳輸1.5Mbps的介面開始,USB經歷了多個世代。出現了USB 1.0、USB 2.0、USB 3.0等多個規格,介面外形和設計方案也出現了USB Type-A、USB Type-B以及現在比較最常見的USB Type-C等。現在,USB-IF組織又公布了全新的USB 3.2標準和未來的USB 4,在速度和規格上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IF現在將所有的USB名稱都納入USB 3.2旗下

USB 3.2,讓人迷惑還是更為清晰?

USB 3.2是USB-IF組織新發布的標準,其正式推出的時間是2017年的9月份。從技術角度來看,USB 3.2是對USB 3.1的改進和補充,核心變化就是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到20Gbps,介面則沿用了USB 3.1時代起就確定的Type-C方案,不再支持Type-A和Type-B兩種介面。

之所以USB 3.2隻留下了Type-C介面,而放棄了另外兩種介面,究其原因還是隨著技術和產品的不斷發展,使得Type-A和Type-B這兩種介面已經無法取得市場的青睞。具體來說,這兩種介面由於設計時間較早,即使後期進行改進也無法在尺寸和根本的物理特性上進一步提升,其不足包括相對較大的體積、存在插拔方向、可靠性不足、兼容性不強、供電能力較差等。

相應的,Type-C介面在物理結構上做出了改善,大幅度改變了這樣的情況。Type-C介面採用了可靠、無方向性的插拔,所有的信號引腳都設計在了介面中央的「舌頭」上,正反各12個,絕大部分對稱排布。在每組各12個信號介面中,包含了接地、USB 2.0數據信號、USB 高速信號、供電信號、邊帶(非USB傳統信號)信號等多個數據介面。

USB目前流行的三種介面

在耐用度方面,Type-C介面的受力部件主要是外部金屬殼,強度更高且更不容易損壞,中央的數據通道被弧形外殼保護,很難受到破壞。設計要求顯示,USB Type-C能夠維持10000次以上的插拔不會損壞,按照一天插拔3次來計算的話,USB Type-C插介面至少能使用10年時間。

Type-C介面觸點更多,包含了之前USB介面的所有針腳。

在經過USB 3.0和USB 3.1時代的過渡之後,USB Type-C逐漸出現在市場中並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因此在USB 3.2上,USB-IF決定徹底放棄設計老舊且功能較差的USB Type-A和USB Type-B介面,全力主推全新的USB Type-C,更充分地利用USB Type-C的各個特性,實現傳輸速度的進一步提升。

Type-C很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USB介面形式

在USB 3.2規範中,USB Type-C的高速特性被充分利用。USB Type-C擁有2個高速數據傳輸通道,分別被命名為(TX1 /TX1-,RX1 /RX1-)和(TX2 /TX2-,RX2 /RX2-),之前USB 3.1隻利用了其中一個通道傳輸數據,另一個通道以備用的方式存在。

在USB 3.2中,兩個通道可以在合適的情況下都被啟用,並實現每個通道10Gbps的最高傳輸速度,這樣總和就是20Gbps,採用128b/132b編碼,實際數據速度可以達到約2500MB/s,相比現在的USB 3.1直接翻倍。值得一提的是,USB 3.2的通道切換是完全無縫的,無需用戶進行特殊操作。

不過,20Gbps只是USB 3.2傳輸中的一個規格而已,這一次USB 3.2發布後被眾人詬病的原因就是USB IF希望通過USB 3.2標準,將之前USB 3.0和USB 3.1全部納入,只是以不同的版本區分。根據USB IF的信息,USB 3.2標準包括如下的內容:

從USB IF給出的USB 3.2標準情況來看,其中USB 3.2 Gen 1x1實際上是之前的USB 3.0,USB 3.2 Gen 2則是USB 3.1改頭換面而來,只有最後的USB 3.2 Gen 2x2才是全新的高速規格,命名也充分突出了雙高速通道的優勢。因此在選購相關產品時,如果用戶對速度有要求,一定要注意USB 3.2的模式名稱,畢竟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相差約4倍。

在相關產品研發方面,目前AMD和英特爾都沒有在主板晶元組上提供原生支持,並且近期內也不太可能有原生支持USB 3.2尤其是USB 3.2 Gen 2x2的晶元組出現,因此要完成USB 3.2的高速傳輸規格,還需要第三方主控晶元或者PCIe擴展卡上市。在主控晶元方面,祥碩已經展示了相關的晶元產品,傳輸速率已經能夠達到20Gbps的高度,不過祥碩也表示相關產品將在2019年才能推出,實際登上主板應該在2020年左右了。

USB 4——全面兼容雷電3

在USB 3.2正式協議公布之後,USB組織又在很短的時間內預告了有關USB 4規格的內容。和之前USB 3.2等標準基於USB自家協議不同的是,USB 4在基礎協議上不再採用USB規範,轉而採用英特爾徹底公開的雷電3規範,這也是USB數十年發展中最大的一次改變。

英特爾的雷電3規範發佈於2015年。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來看,雷電3相當先進甚至激進,其支持最高40Gbps的速度以及100W的供電能力,還支持HMDI 2.0(4K@60Hz)或者DisplayPort 1.2(5K@60Hz)的視頻輸出,這樣一來顯示器也可以使用雷電3介面規格。

在外觀介面上面,雷電3和USB Type-C採用完全兼容的物理設計,可以互相插拔,但是雷電3的介面上會帶一個雷電的小Logo,藉此以顯示和實際支持USB 3.1規範、數據傳輸速度較低的USB Type-C介面的區別。

毫不誇張地說,雷電3的傳輸帶寬和相關規格是非常強大的,甚至遠勝於同期的USB規範,即使是目前所公布的最新USB 3.2規範也無法達到雷電3介面的標準。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雷電3介面就天下無敵了呢?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從2015年公布規範開始,雷電3和相關介面的推廣就不是很順利,主要原因就一個字——貴。

未來USB Type-C介面的新規範在納入雷電3的技術後將兼容幾乎目前所有應用場景

由於雷電3和相關傳輸技術屬於英特爾的專利,因此廠商使用這個介面必須向英特爾繳納相應的專利使用費。另一點非常重要的內容是,雷電3為了達到如此高的速度必須使用專用的晶元,英特爾為此也推出了數款晶元對外銷售,因此價格自然不會便宜。

另外,使用雷電3介面的設備還需要經過英特爾的認證,自然又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和一筆額外的費用支出。這樣一來,雷電3介面的使用門檻就無形之中被抬高了很多,相比幾乎免費開放的USB標準來說,雷電3介面就有點曲高和寡了。

一個典型例證就是,從2015年到現在,也只有463款設備獲得了英特爾的認證,可見其發展速度並不令人滿意。甚至有部分廠商在第一代產品中支持了雷電3介面,反而又在第二代產品中以普及率、授權費用等問題「倒退」回USB標準,令人唏噓。

為了進一步加速雷電3介面的普及,特別是在如今流行的大量移動設備中提供對雷電3介面的支持,英特爾在2017年5月作出決定,從2018年起免除雷電3介面的授權費用,但是規範協議在當時並未徹底開放,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受到英特爾的約束。

雷電3的增長速度極為緩慢

直到2019年3月,「想通了」的英特爾又才更進一步,向USB推廣組織開放了雷電3介面的所有規範,今後各大廠商就可以基於該規範,免費設計和生產支持雷電3的相關設備。接下來USB IF又宣布將雷電3的相關標準納入即將發布的USB 4規範中,雷電3和USB繼介面一統後,終於又要在規範上完成統一了。

根據目前的消息,新的USB 4介面將納入雷電3的標準,其傳輸速度將提升至最高40Gbps,相比剛發布的USB 3.2 Gen 2x2翻了一番,其餘雷電3介面的相關特性全部繼承,比如供電能力最高100W、支持視頻傳輸等。更重要的是,USB 4的整個專利和授權和目前的USB設備方式相同,廠商可以自行研發相關匹配的設備,包括傳輸晶元等,也不需要經過額外的認證,這大大方便了USB 4的拓展和普及。介面規格方面,USB 4目前只有Type-C一種,不再支持任何其他的介面方案,諸如Type-A和Type-B都已經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USB組織將正式把雷電3規範納入USB 4之中

最後再來看看相關標準的發布時間。USB 4標準目前正在制定中,據估計可能會在2020年左右正式對外發布。具體到相關的產品方面,英特爾的10nm處理器已經開始考慮納入雷電3的原生支持了,因此對USB 4原生支持也應該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這依舊需要等到2019年底或者2020年初。

總的來看,USB 3.2的正式發布和USB 4相關消息的披露,大大推進了這一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的高速介面的發展,使得數據的轉移和複製更為方便。可以預見的是,在USB 3.2乃至USB 4成為主流介面的時候,「一介面走天下」的時代很可能到來,顯示器也只需要一根線就能完成電能和信號傳輸,這將大大方便人們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比GTX 1660 Ti貴一千塊,RTX 2060就只多了光線追蹤和DLSS嗎?
三星Galaxy S10系列正式發布;NVIDIA GTX 1650顯卡確認…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