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家民營航空再易主,民航迎來重組潮

首家民營航空再易主,民航迎來重組潮

在被民營貨運物流集團大田集團收購8年後,奧凱航空再次易主。

最新工商註冊資料顯示,奧凱航空的母公司華田投資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已於近日悄然變更。

而除了奧凱航空,還有多家國內航司正在待價而沽。

第三次易主

作為國內第一家飛上天空的民營航空,奧凱已經歷兩次控股權變革。

先是均瑤集團在2006年通過收購北京奧凱交能投資有限公司71.43%的股份,成為奧凱航空的第一大股東,間接持有奧凱航空63%的股份。當時,奧凱航空剛剛首飛一年。

之後,因股東與管理層爆發矛盾一度引發奧凱停航,均瑤集團又將奧凱航空轉讓給了曾從聯邦快遞合資公司獲得4億美元「分手費」的大田集團。

當時,大田集團董事長王樹生稱用總共約5億元的成本收購奧凱是一筆「抄底投資」,並為奧凱制訂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和推進上市的計劃。

不過八年過去了,奧凱航空還沒有引進戰略投資者,也沒有登陸資本市場。

在此之前,王樹生控股的華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田投資」),佔據奧凱航空94%的股份,另外6%的股份為北京同舟眾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這家公司主要是奧凱航空的創始團隊和部分管理層持股。

不過今年3月底,華田投資的股東已經從此前的王樹生和姜紅霞(王樹生的妻子)分別持股80%和20%,變更為廣州秋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秋石」)持股95%。法定代表人也由王樹生變為李鐵(其曾擔任海航集團旗下多個企業高管,包括海南航空總裁)。

誰的奧凱

企查查的工商資料顯示,廣州秋石由深圳市前海秋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前海秋石」)100%持股,後者的實際控制人為沈偉。

在華田投資完成股權變更後,奧凱航空的實際控制人也有王樹生變為沈偉,並且其他股東變為了奧凱的新老管理層持股公司。

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此次奧凱航空的母公司易主,背後的投資者人是幾個LP出資人,這從廣州秋石和深圳前海秋石的股權關係圖也可見一斑。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隨著油價的上漲,優質航線時刻資源越發緊張,以及市場流動性的收緊,降槓桿等政策對華田地產板塊的影響,王樹生就一直在為奧凱進行引資,當時的計劃是出讓70%股權,引進多個股東。

期間,多家企業就投資奧凱進行了接洽,來自河南的中原國際(股東為建業控股,鄭州市財政局和河南省發改委)和成都的幾家企業(包括成都市屬國有投資平台、成都機場等),甚至完成了對奧凱的盡職調查,不過都沒有就投資額和承債等相關細節達成一致。

今年2月春節前夕,成都市政府旗下的交投公司又與奧凱航空簽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希望組建投資平台,吸引更多投資者共同對奧凱進行投資。

當時參與簽約的原四川航空董事長蘭新國,隨後也被聘為為奧凱航空的獨立董事,協助並代表王樹生對奧凱航空的經營管理進行指導。此時,與河南方面的談判基本停止。

而最終拿出真金白銀的卻是廣州秋石,並且投資的主體是奧凱的母公司華田投資。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這與奧凱的債務巨大有關,直接投資奧凱,並不能讓資金同樣緊張的華田投資「解套」。

據了解,目前投資方已經對華田投資進行注資30多億,華田投資的註冊資本已由此前的1.86億增加到37.2億元,增資的大部分資金隨後將注入奧凱航空。

目前,奧凱航空機隊規模超過30架,布局天津、長沙、西安、南寧4個國內大型城市運營基地,以及韓國濟州海外基地,運營國內、國際航線100餘條,年運送旅客超過600萬人次,年營收超過30億元,並且同時擁有121和145牌照。

由於中國民航局基本限制了幹線航空公司牌照的發放,像奧凱這樣不少經營狀況不太好的幹線航空公司,便成了很多想進入民航業的資本方爭搶的殼資源。

更多航司待價而沽

而在奧凱之前,其持股的幸福航空,已經完成了控股權的轉讓,變身國資控股,來自西安的國資聯合體西安航空航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幸福奧凱的控股股東,持股65%。

而回看2004年到2006年那一輪飛上天空的民營航空公司,除了基地位於上海、已經上市的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東星航空、翡翠航空已經註銷,鷹聯航空則早已由國資控股,變身成都航空。

隨後,海航系的烏魯木齊航空和首都航空,也陸續宣布將獲烏魯木齊政府和北京國資企業首旅集團的增資,將變身國資控股。不過據記者了解,由於簽署的都是框架協議,之後還需要進行盡職調查,協商價格和債務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烏航和首航都還沒有獲得「真金白銀」的增資。

之前被廣泛傳言的即將變身「江蘇航空」的金鵬航空其實也是同樣的狀態,目前相關盡職調查才剛剛做完,並沒有像傳言中的3月落定。

事實上除海南航空(600221)以外的海航旗下航空公司(包括祥鵬航空,西部航空,北部灣航空等),都在尋求類似的模式,與相關地方政府洽談之中。

此外,青島航空的大股東南山集團,也有意出售青島航空的控股權,甚至打包出售南山集團旗下的航空板塊資產,目前正在與國內一家航司進行洽談。此前河南方面也做了盡職調查,不過也沒有達成交易,並且青島政府也並不希望青島航空離開青島。

「近年來多家航空公司易主,主要由於民航業是一個資源壁壘和規模壁壘雙高的行業,對於中小航司來說,資源不足、規模有限,運營壓力大、要想賺錢並不容易,而一旦等來進入油價高、匯率貶或是市場需求乏力的下行周期,兼并重組也將是發展的必然。」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指出,最近的併購重組既有航司自身不賺錢的原因,也有股東缺錢的考慮,如果此輪經濟行情持續,可能會有更多的航司主動參與或被動參與此輪併購重組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法國總統外事顧問:今年的G7峰會,馬克龍希望在具體領域有所突破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