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影響中國歷史的奇女子
一
妹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妺喜(「妺」讀作mò),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之女。夏桀在位時,發動大軍攻打有施氏,有施兵敗求和,獻出他們的牛羊、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後,對她非常寵愛。
妺喜有三個癖好:一是笑看人們在規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裡飲酒;二是笑聽撕裂絹帛的聲音;三是喜歡穿戴男人的官帽。
史籍記載夏桀在建造其規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時,首先下令處死阻止其建造酒池的忠諫臣子關龍逢,然後「邀請」三千名飲酒高手在擊鼓聲中下池暢飲,結果他們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
因妺喜聽到撕扯繒帛的聲音就笑,而夏桀喜歡看見妺喜笑,於是為此下令宮人搬來織造精美的絹子,在她面前一匹一匹的撕開,以博得妺喜的歡心。在農業時代初期,絲綢織造業剛剛興起,破壞這種稀有昂貴的物品,無異於暴殄天物。
據說,妺喜是後世紅顏禍水的第一例證,此後在三代間又陸續出現了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當越王勾踐差范蠡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的時候,伍子胥進言:「臣聞: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二
妲己
妲己(dájǐ),己姓,名妲,正確稱呼為己妲。帝辛(商紂王)的王后。冀州侯蘇護之女,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蘇王村)人,有蘇氏之女有蘇氏部落之女,世稱「蘇妲己」,帝辛的妃子。
蘇妲己乃是難得一見的美女,紂王沉迷於蘇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對她言聽計從,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蘇妲己進宮後,害死賢德的姜王后,唆使紂王造炮烙、蠆盆等酷刑,又造勞民傷財的鹿台、酒池、肉林,搞得君臣離心離德,民怨沸騰,外邦不朝,使得商朝滅亡,最後被周武王所殺。
三
褒姒
褒姒(bāosì),生卒年不詳,姒姓,褒國人,周幽王姬宮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後母。
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國,褒國兵敗,獻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後,對她很是寵愛。前778年,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從此周幽王對褒姒更加寵愛,最後竟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
褒姒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並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狽退走。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聯合鄫國、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致使周幽王遭犬戎所殺,褒姒亦遭劫擄,從此下落不明。
四
驪姬
驪姬(?-前651年),或稱麗姬,名不詳,春秋時期驪戎國君之女,晉獻公妃子,晉君奚齊的生母。
驪姬姿色艷美。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驪姬深得晉獻公的寵愛,獲立夫人,並生下兒子奚齊,而驪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陰險狡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信任,參與朝政,但驪姬仍不滿足,使計離間挑撥晉獻公與兒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殺,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齊為太子,史稱驪姬之亂。
前651年,晉獻公病危,囑託大夫荀息主政,保護驪姬母子,輔助奚齊繼位。晉獻公死後,荀息遵旨立奚齊繼位,驪姬為太后。但在喪禮過程中,里克殺死奚齊,荀息於是改立卓子為君。不久,里克殺害卓子和驪姬。
五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因為她居住在村西邊,故稱其為西施。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在吳越之爭硝煙散盡之後,美女西施的結局,後世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6種:1、愧疚自縊說。2、被范蠡帶走說。3、被范蠡沉湖說。4、被吳人沉江說。5、被勾踐沉江說。6、被越後沉江說。
六
趙姬
寧靜飾演趙姬劇照
趙姬(?―前228年),趙國邯鄲人,秦莊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與秦莊襄王合葬於西安。趙姬原為呂不韋的姬妾,後成為秦莊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為秦王后,她成為王太后,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她為帝太后。她的真實姓氏已失載,「趙姬」一詞始於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故史家也稱她為趙姬。
其實趙姬這個人的一生還算悲慘,以往的史學家給她的評價都過低。對呂不韋來說,她只是一件禮物;對異人來說,她只是一件發泄工具;對嬴政來說,她只是一個體現自己盡了孝道的工具;而對嫪毐來說,她只是一個幫助他獲取權力的工具。
七
虞姬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 (一說姓虞) ,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李依曉飾演虞姬劇照
虞姬忠於愛情,為讓項羽儘早逃生,拔劍自刎,成就了一個感人的霸王別姬。項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
八
呂雉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九
竇漪房
林心如飾演竇太后劇照
孝文竇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雲竇後名猗房。
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恆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十
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和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並稱中國四大才女。
卓文君為四川臨卭鉅賈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卓文君所作《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使得欲納新歡的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了當年的患難相隨,將卓文君接到自己身邊。
十一
衛子夫
孝武思皇后(?-前91年),衛氏,名不詳,字子夫,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謚號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
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謳者。於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宮,建元三年(前138年)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冊立為皇后,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身駐漢宮凡49年。育有三女一男,其中只有衛長公主及衛太子劉據因母姓「衛」可確定由其所出。
衛子夫一生恭謹克己,盡心儘力執掌宮掖數十載,令其夫漢武帝得無擾於省中瑣事,為開創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
十二
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年—約前15年),名嬙,字昭君,漢族,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選入宮,成為宮女。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時為匈奴單于的呼韓邪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奉命嫁與其為妻,號為寧胡閼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
漢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時,南北交兵,邊境不寧。元帝遂令昭君和番以息戰事,《漢書·元帝紀》記載:「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一日,她登程北去。一路上心緒難平,撫琴嘆息。這時,天空的大雁聽到琴聲,看到馬上的王昭君,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美稱。
昭君出塞後,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授給匈奴人。從此,使得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因為昭君不只是一個北上匈奴的人,她帶著中原所有的文化,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她一個人影響著整個匈奴以及中原全人民的生活。
十三
班婕妤
班婕妤像,來自清代顏希源著《百美新詠圖傳》
班婕妤(前48年--2年),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名不詳,漢成帝妃子,善詩賦,有美德。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
班婕妤是一個有德操的賢淑婦女,經不起互相讒構、嫉妒、排擠、陷害的折騰,為免今後的是是非非,她認為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繕就一篇奏章,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於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也不怕趙飛燕姐妹的陷害了,漢成帝允其所請.
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燒香禮拜之外,長晝無俚,弄箏調筆之餘,間以塗塗寫寫,以抒發心中的感慨,從而為文壇留下了許多詩篇。
漢成帝在綏和二年三月,崩於未央宮。漢成帝崩逝後,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於是王太后讓班婕妤擔任守護陵園的職務,從此班婕妤每天陪著石人石馬,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後班婕妤就病逝了,時年約四十餘歲。死後,葬於漢成帝陵中。
十四
趙飛燕
佟麗婭飾演趙飛燕劇照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趙氏,號飛燕,出生於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貧窮,後在陽阿公主處學舞,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
鴻嘉三年(前18年)封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為皇后。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太子劉欣即位為帝,即漢哀帝,尊為皇太后。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崩逝,被貶為孝成皇后。一個多月後被貶為庶人,下詔令其看守陵園,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
在中國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十五
鄧綏
鄧太后戒飭宗族
鄧綏(81年-121年),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東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和帝的皇后。鄧綏系出名門,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劉秀進獻了「圖天下策」的東漢開國重臣、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
鄧綏15歲入宮,22歲被冊封為皇后。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年僅27歲的漢和帝突然駕崩,面對著「主幼國危」的局面,25歲的鄧綏臨朝稱制。鄧綏執政期間,對內幫助東漢王朝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對外則堅決派兵鎮壓了西羌之亂,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但另一方面,鄧綏亦有專權之嫌,其廢長立幼,臨朝稱制達十六年而不願還政於劉氏,朝中多有非議。
東漢永寧二年(公元121年),鄧綏駕崩,謚號「和熹」,與漢和帝合葬於慎陵。
十六
貂蟬
劉亦菲飾演貂蟬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閉月」。意為連月亮見了她都比不過和遮擋在雲後面。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的美女,曾登場於小說《三國演義》。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十七
蔡琰
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迹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十八
蕭皇后
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歷史上統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982年(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遼景宗病逝於大同城西的焦山行宮。此時,年僅十二歲的兒子耶律隆緒繼承皇位,是為遼聖宗,次年改元統和。「母以子貴」,983年(統和元年)蕭綽則被封為"承天皇太后",並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總攝國家大事,從而更好的輔佐遼聖宗的統治。
1009年(統和二十七年),蕭綽歸政於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次年,葬乾陵。
因為其鐵腕的政治手段及爭議的殘殺政敵事件,歷史上對蕭綽的評價一直兩極化。
十九
長孫皇后
文德皇后長孫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觀音婢 ,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長孫氏13歲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 。之後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後冊封為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後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即恆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李麗質、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李明達、新城公主。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氏於36歲在立正殿崩逝,謚號文德皇后,十一月葬於唐昭陵。 咸亨五年(674年),加謚號為文德聖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尊號為文德順聖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
嘗著有《女則》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僅存《春遊曲》一首。
二十
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
武則天(624年-705年):武氏,通稱武則天或武后,在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武曌」。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掌握君權而因此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在67歲時登上帝位,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唐太宗時納入宮中為五品才人;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再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二十一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
上官婉兒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二十二
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其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有著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又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二十三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二十四
李詩詩
《水滸傳》何晴 飾演 李師師
李師師(1102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汴京(今河南省開封)人。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傳說愛慕燕青,由此可見,其事迹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像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
高俅、王黼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擄,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二十五
馬皇后
徐帆飾演馬皇后劇照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詳,是歸德府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里,馬氏和他患難與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為皇后。朱元璋對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后勸止。
對於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有所節制。
馬氏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冊後以後,仍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繡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后。
二十六
柳如是
萬茜飾演柳如是劇照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艷」。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改名為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
此外,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二十七
陳圓圓
陳圓圓(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艷」之一。
陳圓圓作為梨園女妓,難以擺脫以色事人的命運。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自幼冰雪聰明,艷驚鄉里。時逢江南年穀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善演弋陽腔戲劇。
初登歌台,圓圓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陳圓圓「容辭閑雅,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每一登場演出,明艷出眾,獨冠當時,「觀者為之魂斷」。
陳圓圓,秦淮八艷之一。明末清初南曲名妓。陳圓圓初入南曲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如皋公子冒辟疆訪之,許以來年婚姻。豈料中途國舅田弘遇欲給皇帝尋求美女,聞得圓圓芳名掠奪而去。
其時戰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進宮後被退回田府,田弘遇收陳圓圓為歌妓,後將她贈予吳三桂為妾,盡其拉攏之意。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據說陳圓圓跟吳三桂到了雲南,後出家為尼,又一說自縊而死。
二十八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受封為永福宮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二十九
慈禧
慈禧皇太后朝服像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誠邀您加入羅志淵讀書頻道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很欣慰
TAG:羅志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