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未知死,焉知生」也一樣重要,了解死亡,我們才會知道生的可貴,才能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天,讓生命展現出價值。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提起清明節,我們自然會感到悲傷,想起逝去的親人朋友,無比悲傷和孤獨。但清明節的存在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兒,總是在不斷提醒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如何好好生,以及如何坦然面對死。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01

拒絕死亡,卻無法讓死亡消失

生活中,很多人對死亡的態度是拒絕的,無法接納死亡。只有到了不得不思考死亡時,感受到的只剩恐懼與不安了。當然,這與我們的文化背景有關,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倡談論死亡,哪怕腦海中閃過一絲與死亡有關的念頭,我們都覺得不吉利。比如,去醫院看病人,如果對方說了句與死有關的話,我們馬上會說,「可別胡思亂想」。要是誰在家裡說了句帶「死」的話,我們也馬上就會讓他,「呸呸呸」。可死亡不會因我們忌諱就不存在。

忌諱死亡,但死亡依舊會發生,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對死亡的態度,它將決定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02

對待死亡的態度,將決定我們如何來對待生命

法國文化歷史學家菲利普·艾瑞斯通過大量研究,總結出人類對死亡的五種認知形態,第一種觀點認為,死亡是順其自然的。擁有這種觀點的人,在臨終時,往往會比較平靜,而在身邊陪伴的親人也同樣會平靜地等待著生命終結。

第二種觀點認為,死亡是讓人不安的。死者在臨終前會十分恐懼,他們覺得自己將會受到審判,也許是享福,也許是懲罰,結果並不可知。

第三種觀點認為,死亡是熟悉而又陌生的。這類人對死亡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們覺得死亡是一種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又將其拒之千里之外。

第四種觀點認為,死亡是生者不能逾越的另一個世界的界限,也就是說,死亡是一道分界線,讓生者和死者陰陽隔開。

最後一種觀點則認為,死亡是諱莫如深的。在這類人眼中,死亡是骯髒的,連哀悼行為都會被認為是不健康甚至是病態的。

美國當代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曾說:「死亡雖是終點,但人生的意義卻不會因此湮滅;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對待死亡不同的認知形態決定了我們對死亡的態度。其實,既然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死亡,恐懼也改變不了死亡終會降臨的事實,那麼,為什麼不調整對死亡的認知,坦然面對死亡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並不代表著失去,而是提醒活著的人如何更好地生活,畢竟生命不僅需要長度,更需要寬度和內涵。

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曾說過,「我把大腦看成是一台電腦,當它的部件出現故障時,它就會停止工作。對於壞掉的電腦來說,沒有天堂和來世,這些只是那些害怕死亡的人的童話故事。」在他看來,死亡並非那麼恐怖,也沒有承載那麼多的悲傷和痛苦。

如果我們真的想徹底改變對死亡的認知,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死亡教育。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03

死亡教育:認識死亡,才能體會生命

無論學校還是各種培訓機構,教我們熱愛自然、生活的課程很多,而關於死亡的課程卻少之又少。不僅如此,當孩子對死亡產生疑問和恐懼時,我們也不願意告訴孩子死亡的真相,總是以為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習慣性地美化死亡。比如,「他睡著了」,「他去天堂過著幸福的生活」,「他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我們以為這樣的回答,死亡對孩子就不再具有殺傷力,恰恰相反,這麼做反而讓孩子對死亡產生誤解,形成狹隘的死亡認知。

曾有報道,烏魯木齊的5歲女孩,模仿動畫片中撐傘跳樓情景,從11樓跳下,摔成重傷,命懸一線。連雲港9歲男童模仿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里「烤全羊」的情節,將同村兩名小夥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不少。

死亡對孩子來說的確是個打擊,但既然死亡註定會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孩子就有必要面對。我們不應教孩子逃避死亡,而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死亡,這樣他們才會對生命有所敬畏。總好過孩子對死亡懷有深深的恐懼和疑惑。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17歲時曾接受過死亡教育,死亡教育讓他明白了生命的意義。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從那時起,過了33年,我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了喬布斯的「向死而生」,把生命中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度過,才有了蘋果對全世界手機行業的顛覆。

死亡教育本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如何面對死亡就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也認為,死亡是開啟生命之門的鑰匙,借著接受我們個體存在的有限性,我們才能獲得力量與勇氣,激發實現自我的一切潛能。死亡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讓活著的人能好好地活著。

而這也正是我們了解死亡的意義。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不然,「未知死,焉知生」,了解死亡,我們才會知道生的可貴,從而才能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天,讓生命展現出價值。而喬布斯也說過,「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死亡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只有學會面對它、了解它、接受它、處理它,死亡給我們帶來的恐懼才會逐漸減少,我們也會因此意識到生命的有限,學會努力與珍惜,不枉我們來這人世走一回。

END

未知死,焉知生:你好 人生!

文 / 網路

圖片/源自網路

排版 / ZR

校對/余運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病,是不好好吃飯
AI無孔不入,替代動物實驗?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