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給墓地市場糾偏讓殯葬回歸公益

給墓地市場糾偏讓殯葬回歸公益

文丨劉天放

每年清明節,墓地價格畸高都會成為熱點話題。據報道,多家殯葬上市企業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18年的毛利率竟高達80%以上。

據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墳地產」價格持續走高,甚至出現了墓地價格數倍於房價的現象。墓地價格畸高主要是因為供求關係失衡。一邊是公眾的剛性需求,另一邊卻是墓地供應緊張。即便是一些準備規劃墓地的省市,也因為土地資源吃緊,要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從這個角度看,規劃滯後是造成墓地價格畸高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首次提出國家建立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制度,這是殯葬業回歸公益屬性的一個積極信號。然而,在海葬、草坪葬、樹葬乃至壁葬等生態葬暫時還無法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情況下,人們只好購買高價墓地。轉變觀念尚需時日,這需要耐心,但原本屬於公益事業一部分的殯葬業卻變成了「墳地產」,這本身就不正常。

「低價地、天價墓」,折射的是除公益性用地陵墓外,墓地開發存在監管缺失的尷尬。墓地開發企業拿地環節需要增加透明度,同時民政、國土等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還要給墓地市場糾偏,糾正當前墓地市場發展與公益性墓地短缺之間的失衡現狀,要使墓地市場的競爭與公益性墓地的供給達到平衡狀態,以逐漸向公益性過渡。

農村地區確實存在可利用的土地,但農村可開發用於墓地的土地卻沒有及時填補空缺。由於我國目前實行的是農村公益性墓地與城市經營性墓地兩者並存的管理體系,即使農村可利用土地資源多而城市周邊土地稀缺,仍無法達到城市與農村的土地資源在墓地上的共享。如何解決墓地的市場分割,使其一體化,是遏制墓地價格虛高的當務之急。

我國每年約有1000萬人死亡,這是一個龐大群體,讓死者入土為安,本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不能再讓人們為「死不起」糾結了。對大多數人來說,在世時的居所和身後所葬之地,都是最關心的大事,可視為「大民生」,也是生死底線。相關部門必須承擔起應盡的職責,拿出更大的勇氣和行動,推動基本殯葬服務回歸公益本位。

(來源: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從頭開始進化的基因擴大了蛋白質多樣性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