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我向上的驅動,那有,生活越發美好的軌跡
沒有自我向上的驅動,那有生活越發美好的軌跡?
1.普通人出了校門就不學習了,成功者活到老學到老
我們都十分的清楚,活著,就是待在金字塔里,窮人,普通人和富人,成功者守在金字塔的兩端,一個闊氣,一個窮困。
他們的差別,從表面上看,是金錢財富的區別,往深里看,是知識技能和學習力的差別。
之所以成功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人,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的知識都廣泛涉獵,他們邊工作邊學習,發現短板或者感興趣的知識,就去研究,去破解,去應用。
而普通人則腦袋懶惰,他們喜歡吃老本,吃大學學到的那點知識,覺得走出校門取得學歷證明就萬事大吉,阿彌陀佛了,現在得加多句:以為看個朋友圈,看個公眾號,這輩子就不用和書籍打交道了,也是每時每刻都進步著,這種想法也許能讓你保住第一份工作,讓你賺一筆小錢,生活小幸福一陣子,但是它永遠不會讓你變得富有。雖然不乏成功人士中途輟學或是放棄正常大學教育的故事,但是很明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學習,更多的原因在於,本身他們就已經擁有一身不俗的能力,他們只是選擇了學習的新途徑,比如走向社會,走向紅塵世界裡直接深度歷練,向成功人士學習,聽取他們的經驗,向書本學習,向前人的經驗吸收,等等。所以,即使沒有牛掰的學歷,但他們有過硬的學習力,與世界高度的認知力。
每天學習一點點,成長就像複利一樣
有人曾經問巴菲特,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他指了指身邊的一沓書
說:「像這樣的書,每天讀600頁。這樣知識才能發揮一點點作用,一點點積累,就像是30天的魚塘荷花理論一般第29天就迅速飽滿一樣。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醒來睡前都行,在當下社會的說法就是少刷幾條朋友圈,少看幾個抖音視頻而已,但是我保證沒有很多人真的會去做,他們更熱衷於刷評論,看抖音。
巴菲特把閱讀的習慣發展到了極致——在開始他投資事業生涯的時候,他每天閱讀600-1000頁內容,而且一直堅持把每天80%的時間都留
給閱讀。
其實巴菲特並不是唯一有這樣閱讀習慣的成功人士:
微軟的比爾·蓋茨每天閱讀超過3個小時
世界最年輕卓越的企業家,扎克伯格在2015年堅持每兩周讀完一本書
創閣李健堅持了9年每晚睡前都看書的習慣,雷打不動,電子書更是每周看幾本,最高時一周看電子書世界高達近30小時
不是說看書就一定可以擁有金錢財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光子說:因為喜歡旅遊,時常深入到邊遠山區。
他發現,即便是在貧窮的地方,也還是有少數富裕的家庭,而那些富裕家庭的家長。
對於外面的世界都有自己的見地,他們求知慾很強,很強,喜歡讀書看報紙,看新聞。
而那些不富裕的家庭,整天做的就是看電視劇,嘮嗑,吹牛皮,家徒四壁,目不識丁。
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任何知識對於人性品格的塑造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就如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生活都藏在你讀過的書,與走過的路里。
也將間接影響你的財商,你對人事物的判斷力。
富人都在讀什麼?世上書籍千千萬,我又該讀什麼書?
成功人士對所讀的內容挑剔,他們只會選擇那些讓他們受教的書,能提升他們各方面能力的書,而非讓他們開心的娛樂化書籍。
他們會去看那些歷史性的成功人物自傳,他們會去看那些現代社會描述的書,他們會去關注近十年發展的書
而那些貧困,普通人每日做的就是看那些肥皂劇、打遊戲卻又在渴望發財的人,是永遠難以尋找到致富之路的。
即便有致富之道,有個賺錢的項目給到手,也是拿捏不住,厚德方可載物,舉個例子:給你100萬,你要怎樣才能複利?
除了存銀行,買股票,買房產店鋪,你還能想出幾個可盈利的點呢?
當然,堅持閱讀只是學習的無數手段之一,如果你想通過學習改變命運,你可以採取的途徑有很多
比如:
參加正式或非正式的課題性培訓;
參加那些網路上出來的問答(精緻有用的)
參加公共討論,並主動發言,思考每個人所說的話
參加讀書分享會,參加沙龍討論
主動和比你優秀富有的人聊天,並主動記錄,回到家後思考談論的一切,記得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一遍
階段性自我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並向做得好的人請教,記錄,不恥下問,才能更快提升自我
網上學習,各類電子書網如噹噹此類,開通個租閱也不用幾個錢,參與一些知名大師的論壇會,多與網路上的知名人士參考
與此同時,你要遠離那些消極、負面的人事物,一旦你吸收了那些有毒的思想,它會腐蝕你的心靈和人生,讓你在無立足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