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隨著一部《重耳傳奇》的熱播,晉文公重耳,趙衰,狐偃,這些沉睡在史冊里的名字,重新回到了少男少女們的嘴邊。

晉文公的創業團隊,可以說是春秋五霸時期最強的團隊,有第一流的軍事統帥先軫,不世出的猛將魏犫,內政人才狐偃,人際關係大師趙衰。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經過艱苦的顛沛流離之後,晉文公重耳從一名風度翩翩世家公子哥變成了一個深知民間疾苦,了解官場弊政的油膩中年人。豐富的人生閱歷,一流的團隊使得重耳在流亡十九年後開創了一個屬於晉國的霸權時代,並一直維持到了春秋末年。

如果有頒獎典禮的話,晉文公要感謝的人很多,但是有一個決不能忘記,他就是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憑藉強大的國力吞併了周邊好幾個小國,並且發明了假道伐虢這個成語。然而晚節不保的是,晉獻公搶了自己兒子申生的老婆驪姬,這還不算居然還打算廢掉申生太子位,改立驪姬兒子奚齊作為繼承人。最悲催的是,申生還被曾經名義上的妻子驪姬給陷害死了。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驪姬劇照

驪姬真是個狠女人,呆在國內很危險,晉獻公另一個兒子重耳如是想到,他毅然選擇了出國流亡。

介子推就在這種情況下追隨公子重耳逃到了翟國政治避難,一段傳奇就此開始。

重耳的流亡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先是被自己的父親晉獻公追殺,晉獻公永垂不朽之後,又被自己的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不得不東躲西藏,介子推沒有在重耳最困難的時候離開,始終默默站在重耳的身後,支持他,沒有任何其他的理由,只是因為他是自己的主公,用生命宣誓過忠誠的主公。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志存高遠,也有人會忍受不了清貧。當重耳一行逃到衛國時,有一個叫做頭須的人就崩潰了,他厭倦了東躲西藏的日子,他看不到自己追隨重耳有什麼前途,他過夠了,他雄起了,他拐走了重耳一行人所有的糧食逃之夭夭。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重耳一行遭遇了最嚴重的危機斷糧,這些向來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人不得不低三下四向民夫們乞討,沒想到迎接這些貴人們的是農夫們的嘲笑,他們把土塊當成食物獻給了重耳,弄得重耳哭笑不得。

連續的斷頓,重耳餓的奄奄一息,就在這時默默無聞地介子推出現了,他成了所有人的焦點,每個人的眼睛都聚焦到了他的手上,他的手裡端著一碗肉羹。重耳喜出望外,風捲殘雲一般吃下了這碗肉羹,重耳問起介子推哪裡找到的肉,介子推沉默無言。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重耳從他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勢中找到了答案,為了救自己的主公,這個沉默寡言的漢子竟然從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這碗羹,獻給重耳,重耳的兩個眼眶濕潤了,這碗羹救了他的命,這是他終生難以忘懷的一餐。

在歷經千辛萬苦後,重耳終於等來了機會,晉國再次發生政變,在國人的期盼下,在大臣們的擁戴下,重耳成為了晉國國君。為了表彰十九年來眾人不離不棄,互相扶持,重耳大肆酬功,趙衰,狐偃,魏犫,狐射姑,先軫個個都進入了晉國的中樞,唯獨漏掉了默默無聞的介子推。

介子推的朋友們聽說後,都為他打抱不平。沒有介子推奉上肉湯,重耳別說回來當國君,沒準就已經在衛國餓死了呢,介子推卻毫不介意。他跟隨重耳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一份情誼,這份情誼豈是能用金錢來物化的呢?

介子推只得打點行裝帶著自己的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成為了一名隱士。這件事傳到了晉文公的耳朵里,他回憶起了當年這個默默無聞為團隊奉獻的漢子,他追悔莫及,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他親自去請介子推出山,然而介子推早已看淡了名利,見或不見重耳都無法改變他的志向,他選擇了不見。

諾大的綿山要藏一個人絕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在介子推有意的躲避之下,重耳幾次尋訪都沒有找到他的蹤跡。看著悶悶不樂的重耳,他身邊一個心腹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燒山。試圖通過三個方向燒山,從而把介子推逼出來。然而直到整個綿山陷入一片火海中時,介子推都沒有出來。

但願主公常清明——清明節的由來

當火勢漸熄,晉文公第一時間組織人進山尋找介子推,大家在一棵老柳樹下找到了介子推的遺體,他正背著母親坐在柳樹下。晉文公慟哭不止,他心如刀割,就在這時左右又發現了介子推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重耳淚崩!此時他是多麼痛恨那把要了介子推命的大火,為了紀念介子推,他下令每年的這一天全國禁忌煙火,只能吃寒食。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是寒食節的由來。

然而傳奇並沒有結束,第二年重耳再次來到此處,沉痛悼念死在這裡的介子推。他驀然發現去年已經死去的楊柳今年居然活了,晉文公當下大喜,朝命名這棵柳樹叫做「清明柳」。同時他又通報全國,規定寒食節的後一天為清明節,從此清明從一個節氣變成了一個節日。

在春秋時期晉文化絕對是強勢文化,這種強勢文化有時候隨著使節有時候隨著軍隊到處傳播,寒食節,清明節的風俗就傳遍了中原大地,成為了整個民族的節日。後來到了唐朝,這兩個節日逐漸合併,成了如今的清明節。

這就是寒食節,清明節的由來。我們在享受清明假期的時候是不是吃水不忘掘井人,深情地緬懷介子推這個忠心耿耿而又淡泊名利的小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拍攝的清朝末年的中國:圖六裹小腳的女人有點可怕
漢奸汪精衛死後,五個子女最後怎麼樣了?壽命最短的都活了80歲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