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遊戲版號的9個月,敲醒了中國遊戲產業,國產遊戲迎來春天
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國的遊戲版號足足9個月沒有發放,直到12月底才開放了一批遊戲版號,而對於進口遊戲版號的發放,直到2019年4月份才解凍。其實想一想,最近是不是突然多了很多國產精品遊戲,例如《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些精品遊戲的大量出現,其實都是得益於這9個月的遊戲產業改革。
事實上,限制遊戲版號對於整個遊戲行業的發展以及我國遊戲市場的規範化管理有著積極意義,是我國遊戲市場發展的要求和趨勢。眾所周知,任何產業缺少了監管都是不利於行業發展的,因為這會導致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現象發生。比如電影行業來說,如果國家沒有監管和限制的話,那麼我國國產的電影將會被好萊塢大片衝擊的支離破碎,同時缺少限制於監管會導致游電影內容低俗叢生。舉一反三,對於遊戲行業這個限制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想通過一組數據來告訴你我國目前的遊戲產業究竟是多麼的龐大和重要。不說其他年份,去年因為遊戲版號的限制,很多人對於我國遊戲產業都是不樂觀的,然而在《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的統計之中,我國的遊戲市場依然實現了增長,全年銷售收入多達2000多億元,佔據全球遊戲市場接近四分之一。
而中國遊戲走到今天,也並不是一撮而就的,事實上在1998年的時候,中國的遊戲行業才剛剛起步,只有8000多萬銷售收入,而中國自身開發的遊戲只佔了其中百分之十,相比於那個時候,如今的遊戲市場從銷售額度上看,足足增長了接近3000倍。而遊戲的玩家在當時緊緊只有百萬左右,而現在不完全統計,我國的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6億以上。
市場的繁榮固然是好事,但是卻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遊戲原創度的底下,雖然國產遊戲也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遊戲,但是那只是在龐大體量之下出現的少數"高個"。
與此同時,由於市場的龐大,國產遊戲很多時候放鬆了對於自身的要求,做出來的遊戲很多是低質的,可玩性低,沒有文化傳承的。使得自身能在龐大的國內市場喝口湯,但是卻很少有遊戲實現了走出去進行文化輸出。
得益於有關部門的合理監管,目前國內遊戲市場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品質低劣的遊戲產品已經慢慢失去了生存空間,而高品質遊戲大作則將成為市場的寵兒,同時中國遊戲市場也開始朝向有序化、健康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