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上一篇談到,南京方面派李景隆前去戡亂,朱棣敏銳的分析出李景隆必敗。

針對李景隆的情況,朱棣特別做了準備,並沒有與李景隆做正面爭鬥,而是佯裝率軍救援被遼東方面軍隊攻擊的永平(今河北省盧龍縣),只留下少量部隊駐守北平,並撤走了防守宛平和盧溝橋的守軍。朱棣特別關照世子朱高熾,如果李景隆攻擊北平,不可與之死斗,只要堅守城門即可。眾將都勸阻朱棣,認為留下來防守的部隊太少。朱棣卻笑道:「留下太多部隊,戰則不足,守又有餘。我前往永平,本意在於誘敵,何必多留士兵在此呢?」果然朱棣大軍開至永平,遼東軍不敢對抗,連忙退走,朱棣順勢攻取大寧。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成祖朱棣

大寧都指揮使司在北平的東北方向,這裡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寧王朱權的封地。大寧都司早先為大寧衛,就是明軍在北方進行軍事行動的重要基地。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朱元璋平定遼東,繼而收降納哈出,為了鞏固對這一地區的軍事管理而擴建成為大寧都指揮使司,統轄附近諸衛,成為明朝東北西部的重要軍事機構和防區。

大寧都司建立後第二年改稱北平行都司,所管轄的衛所中,有不少士兵是蒙古降人,個體戰鬥力較一般漢地士兵為強。《明史》中記載:「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認為永樂元年(1403)朱棣在保定重置大寧都司,是為了酬勞兀良哈三衛的騎兵幫助他靖難。這種說法認為這些蒙古降人對於自己作為被征服者的生活並不滿意,他們不能夠繼續原來的放牧生活,卻只能從事屯田等半強制的勞動。現在有機會跟隨燕王一起給明朝政府搗搗亂,一旦能夠成功,倒是個擺脫眼下無聊生活的途徑,故此這些蒙古降人後來以較漢人更大的熱情投入了朱棣的靖難部隊。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上面這種流傳很廣的說法在《明實錄》、《明會典》等官修史書中則無記載,明人就曾提出過質疑。日本學者和田清先生在1929年撰寫的《兀良哈三衛之研究》中也對此進行過嚴格考證。他指出:靖難之初,「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中國學者賈敬顏先生也得出過類似的結論。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朱權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鄉璜源村緱嶺腳下

話說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大寧,既取得了這一地區的軍事支配權,同時也解除了自己的後顧之憂,避免遼東軍不斷襲擊自己的後方。最為重要的是,大寧地區在寧王朱權的經營之下,擁有大量的戰略物資,比如軍糧、軍械等等。

根據史料記載,就在朱元璋去世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大寧的軍糧儲備量達到了62萬石之多,朱棣取得了大寧的物資,可謂收穫頗豐。建文帝並非沒有注意到大寧的重要性,此前齊泰就已經提出,希望建文帝將遼王朱植、寧王朱權兩人遷入內地,遼王朱植順從了建文帝的意思,主動交出兵權財權,前往新的封地荊州。朱權卻不買建文帝的賬,根本沒搭理建文帝的使臣。於是建文帝一怒之下,命臣子削減了寧王府的親衛數量。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建文帝朱允炆

燕王朱棣得此消息之後大喜,認為建文帝此舉算是給自己吞併大寧除去了一大障礙,早就秘密派人聯絡朱權。朱權也知道建文帝削藩,今後難免會動到自己頭上,如果前面不是朱棣頂著,誰知道今後會怎麼樣,便跟朱棣串通一氣。故此雖然大寧方面的駐軍被派出攻擊燕王的後方,但是燕王大軍一至,在朱權的穿針引線之下,幾乎是望風而降,使得朱棣的大寧攻略戰顯得不費吹灰之力。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安定了大後方,可他卻哭了

內蒙古寧城縣遼塔

是以朱棣一到大寧,根本不讓部隊入城,只是自己單人獨騎前往寧王處,與寧王朱權執手慟哭。朱權對於朱棣的到來也早有準備。次日,朱權率領王府上下人等,將闔府上下的財物收拾妥當,跟隨朱棣大軍返回北平,大寧的錢糧為之一空。朱棣更是通過大寧的渠道,招誘太(泰)寧、朵顏、福余,也就是後來有名的兀良哈三衛的蒙古人,將部下的蒙古兵將分為五軍,解決了自己兵員不足的難題。

下一篇談解除了後顧之憂的朱棣是怎樣收拾李景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藍玉的泰極否來:打了勝仗後不知收斂,終於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