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科學史上的今天:4/7

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科學史上的今天:4/7

魯斯卡(右)與其教授Mark Knoll的電子顯微鏡。圖/Ernst Ruska Archiv eV

自從十六世紀末顯微鏡問世以來,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生活周遭潛藏著肉眼看不見的大千世界。虎克看見排列整齊的植物細胞,雷文霍克發現水中充滿微生物;隨著顯微鏡不斷地改善,我們也一直往萬物的內部深入,但這樣的進程終於撞上了一堵牆,一堵無法翻越的牆──可見光的波長限制。

就像你無法用油漆刷子描出螞蟻的輪廓;當物體本身或是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小於可見光波長的二分之一,無論顯微鏡的透鏡與照明可以做到如何完美的程度,看起來也只是模糊一團。白光的平均波長是0.55 微米,因此0.275 微米就是那道牆,就是光學顯微鏡無法突破的極限。想要飛越這道牆,只能另起爐灶,關鍵在於找到更短的波長。

科學的發現或發明往往源自於無心插柳。1928 年,還是大學生的魯斯卡(Ernst Ruska, 1906-1988) 在教授Mark Knoll 的指導下,研究如何利用陰極射線做出示波器。當時已經知道所謂陰極射線就是電子束,而且可以用磁場控制電子的飛行方向。然而要用電子束即時在螢光幕上畫出正確的波形,電磁線圈就得讓電子束精確的聚焦在特定的點上,就如同光束經過凸透鏡而聚焦在一點上;此時電磁線圈也就與凸透鏡一樣具有放大的效果。

經過三年的努力,魯斯卡終於在1931 年的今天做出史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的原型機;但它的放大倍數只有14.4 倍,即使是特別備制的樣本,也只能放大17 倍,遠遜於光學顯微鏡,因此他與指導教授都還刻意避免使用「電子顯微鏡」這個字眼。當魯斯卡在暑假得知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後(德布羅意於1929 年就因為這個理論獲頒諾貝爾物理獎,魯斯卡與教授竟然都未注意!),才知道電子既是粒子,也是一種波,而且波長只有可見光的十萬分之一。這代表電子顯微鏡勢將遠遠超越光學顯微鏡!

受此激勵,魯斯卡終於在1933年做出第一台突破光學顯微鏡極限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電子顯微鏡已可放大達數百萬倍,並有不同原理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成為物理、化學、生物、醫療、……等各種不同領域突飛猛進的重要關鍵。魯斯卡因此於1986年與發明掃描穿隧式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一起獲頒諾貝爾物理獎。值得一提的是,光學顯微鏡並未就此罷休;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是頒給在光學顯微鏡上另闢蹊徑,突破極限的科學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習圈2號 的精彩文章:

發現土衛六:科學史上的今天:3/25
Wi-Fi 和藍牙也能發電!可能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沒電了

TAG:學習圈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