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之戰:3500鐵騎大破10萬,李世民一戰封神
數千年的歷史中,發生了許多經典戰役,甚至有些可以稱得上「國運之戰」,能贏得這場戰役的主將往往被後世譽為「戰神」。比如白起的長平之戰,項羽的彭城之戰,周瑜的赤壁之戰,謝安的淝水之戰。這些名將中,李世民的身份比較特殊,以皇帝之身被譽為「戰神」,在歷史上少之又少,他的代表作是虎牢關之戰。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四方群雄並起,經過一番兼并之後,天下有三個比較大的勢力。分別是李淵在長安的唐國,王世充在河南建立的鄭國,以及竇建德在河北建立的夏國,三大政權實力相當,形成鼎足之勢。可是,歷史的進程是不容阻止,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領8萬唐軍進攻王世充,大戰序幕就此拉開。
從兵力和戰略物質而言,唐國和鄭國的差別並不大,況且又是本土作戰,王世充很有信心,李世民的將領也都作好了持久戰。然而沒想到的是,戰事剛剛拉開,王世充接連告負。原因在於李世民的軍隊來自興武的關隴集團,不論是裝備還是單兵能力都很強。而王世充的士兵大多是緊急招募的南方新兵,雖然有裝備,但是戰鬥力不能與唐軍相提並論。
因此,王世充一直避免大規模野戰,明智地選擇了退守洛陽,打算憑藉堅固的城牆抵禦唐軍。這種戰術雖然能夠保存實力,卻放棄了戰爭的主動權,更令王世充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分兵多路,攻打洛陽以外的城池,而這些守將卻紛紛投降,經過一系列的外圍作戰,洛陽儼然成為一座孤城。
王世充也意識到局面的危機,如果繼續龜縮在洛陽城,結果就是活活餓死,不戰自敗。不得已,王世充只能選擇一次大規模會戰,希望能改變被動的局面。他親率2萬大軍在谷水河邊列陣,打算依託地形來抵消李世民的騎兵優勢,可是結果依然大敗,折損7000多人。從此以後,王世充再無力突圍,只能繼續固守城池。
三個月後,雖然唐軍數十次攻城失敗,但是洛陽城內的糧食早已吃盡,連樹皮草根都快吃完了,老百姓只能吃土裹腹,死者無數,連官員都餓死不少,城中原有3萬戶人家,在圍城時已銳減到3000戶。此時唯一支撐王世充抵抗的底氣是竇建德,早在戰爭初期,王世充便修書向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聽從中書侍郎劉彬的勸說,親自率10萬大軍支援王世充,向虎牢關進軍。
面對來勢洶洶的竇建德,李世民召集眾將商議,大部分人都請求避開竇建德的兵鋒,但李世民認為竇建德的大軍不足為懼,與其退卻,不如一戰消滅,早日統一天下。於是他力排眾議,洛陽城下的唐軍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圍困洛陽,一部分3500精銳,由李世民親自率領支援虎牢關。或許是被李世民打怕了,王世充看著唐軍分兵,也不敢出城交戰。
虎牢關,位於洛陽東邊,是洛陽門戶和重要關隘,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李世民進駐虎牢關後,憑藉3500精兵擋住了竇建德10萬大軍一個多月。一是因為虎牢關易守難攻,二是3500精銳中有1000多玄甲兵,這是李世民精心打造的特種部隊,由秦叔寶、尉遲敬德等人統帥,幾乎戰無不克。
在虎牢關下耽誤太久,竇建德擔心洛陽守不住,便主動迎戰。可是,起初還誘引竇建德開戰的李世民,這時候又不急於迎戰,而是固守不出,以此消耗敵軍士氣。到了中午,敵軍士氣極度低落,將士飢餓疲憊之時,李世民突然率領3500精銳直撲竇建德大營。10萬大軍被衝散,首尾不能相顧,亂作一團,瞬間就土崩瓦解。
經此一戰,竇建德成為李世民俘虜,王世充聽到消息後棄城而逃,洛陽城破。這一戰滅兩王,統一了整個北方,成為唐朝統一天下的關鍵一戰。而李世民依靠3500精銳大破竇建德10萬大軍,一戰而封神。
參考文獻:《舊唐書》
※三家分晉後,為什麼韓國最弱?原因可歸納為十二字
※金匱之盟是不是一場騙局?五大破綻至今無法解釋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