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的3首不出名詩詞,構思精妙文採好,趕緊背下來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清明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古往今來有眾多描寫清明節的詩詞。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描寫清明節的3首不出名詩詞,構思精妙文採好,趕緊背下來。
第1首,《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高翥。高翥的名字不如蘇東坡、歐陽修等人響亮,但是他這首描寫清明節喝酒的古詩卻讓人拍案叫絕。
前兩句是說一到清明節,各處都在掃墓。而第3和第4句通過比喻的手法,寫人們祭拜時候的情景。紙灰變成了蝴蝶四處飄散,但是生者的悲痛卻不是這麼輕易就會消散,人們都紅著眼睛留著眼淚懷念去世的人。
而第5和第6句則是一大轉折,也是詩人高明之處。詩人寫清明節不是一味寫人們的悲傷,而是指出祭拜完成後,人們照樣還要過自己的小日子。人們祭拜完成後,只留墳墓在落日餘暉中,於是狐狸們把墳墓當成了自己的家。這種情景很好理解,畢竟墳墓無人長期管理。舉個類似的例子,比如我們新一年去掃墓的時候,發現去年打掃過的墳墓又已經雜草叢生了。
畢竟人生在世上,總有很多別的事情忙碌,所以也不可能天天給過世的人掃墓啊。而「夜歸兒女笑燈前」,更是揭示了這一點,孩子們雖然不太懂祭拜的意義,但是只要過得開心,其實墓中人的願望就已經得到滿足了。
關於這兩句,其實和傳統文化中特有的「生死觀」一脈相承。人們祭拜或者求神拜佛,其實未必是真相信有鬼神,而是因為想要祈求這些逝去的人保佑活著的人。正如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這首詩的最後兩句說:「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縱然我們給逝去的人祭奠好酒,其實黃泉的人是不會知道,更不會喝酒的。所以,只要活著的人過得開心快樂,就已經是對死者最大的緬懷了。
可以說,這首詩雖然不如杜牧的那一首《清明》出名,卻是點出了中國人特有的清明節文化,構思精妙文采也好,很值得背下來。
第2首,《清明夜》: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最出名的詩歌當屬《長恨歌》和《琵琶行》,而這首《清明夜》則主要描寫詩人心中的幽怨。
前兩句是寫景,更是襯托出詩人心中的哀傷。具體解釋可以參看《牡丹亭》中所說:「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景色越好,月色越溫柔,就更讓人憂傷。這正是詩人含蓄之筆,也可以見出詩人構思之妙。
而結尾兩句則是描寫惜春之情,因為景色如此美好,所以詩人要反覆繞著走廊行走,要聽著遠處的熱鬧笙歌偷偷看著花。這樣的心情也可以參照蘇東坡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唯一的區別在於,蘇東坡的心情是愉悅著,所以難色美景。而白居易詩中所表達的情緒卻是哀愁的,無人憐惜,便只能夠孤芳自賞,美景獨攬而已。
第3首,《春感》:老厭紛紛懶入城,長亭小市近清明。隴頭下漏初芸草,陌上吹蕭正賣餳。多病更知生是贅,九原哪恨死無名?但餘一事猶關念,萬里唐安闕寄聲。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遊。陸遊是宋代著名愛國詩人,是流傳下來詩歌最多的一個作者。他的詩因為寫得多,所以也有不少質量不高或者題材雷同的作品,但總體而言,他的詩歌文采飛揚,構思精妙,特別是詩中的頷聯和頸聯部分,經常被拎出來被古代文人作為居室的對聯。
這一首《春感》是陸遊在清明節時候有感而發。第3和第4句,寫了春天特有的景象,代表著新一年的春天已經接近尾聲。而第5和第6句,陸遊更是緊扣「清明」這兩個字,想到自己疾病纏身,也許也快要入土為安了。但是陸遊說:「我反正身上病痛很多,活著反而是累贅,死了倒是一了百了。而且就算我這一輩子沒有建功立業,死後成為無名之鬼,我也不在乎。」
詩歌的感情醞釀到了這個地步,一切鋪墊都準備完畢之後,陸遊才透出自己真的心意:「但餘一事猶關念,萬里唐安闕寄聲。」這兩句話意思是說:「我對死沒有畏懼,但是卻有一件事讓我難以瞑目。那就是沒有收復河山,沒有再看到國家完全的局面啊。」
可以說,經過層層鋪墊,陸遊那種愛國之情便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敬佩不已。這一首可以和陸遊的《示兒》相互參照:「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以說,陸遊真是時刻不忘恢復中原的壯志啊,《示兒》大家都會背,而這一首《春感》不僅構思妙,而且文採好,大家趕緊背下來吧。
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收藏和分享小編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