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DE,SCSI,SATA硬碟介面比較

IDE,SCSI,SATA硬碟介面比較

2008年01月07日 硬碟是PC機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機器的性能。硬碟能達到今天這樣優秀的性能和可靠性,經過了一個以IT產業的眼光來看是漫長的發展歷程。

最早用於PC的硬碟介面是ST-506/412,它是由希捷公司開發的一種硬碟介面。這種介面把磁碟的編解碼器位於PC插槽上的磁碟控制卡上,用一個34芯的控制電纜(Control cable)接頭和一個20芯的數據電纜(Data cable)把硬碟連接起來。在早期PC如IBM PC/XT和PC/AT上,使用的硬碟就是以ST-506/412為介面的硬碟。這種介面由於使用「改進調頻制」(MFM)來進行數據編解碼,所以也常稱為MFM硬碟。它支持的傳輸速度和穩定性都不高,因此到了1987 年左右這種介面就基本上被淘汰了。

目前硬碟介面類型不算多,主要有IDE、SCSI、SATA三種。IDE許多時候以Ultra ATA代替,很多人習慣將Ultra ATA硬碟稱為IDE硬碟,關於IDE介面http://www.51hei.com上有詳細介紹,但需要說明的是IDE的概念要大於ATA——原則上所有硬碟驅動器集成控制器的設計都屬於IDE,SCSI也不例外。當然,以IDE指代ATA已經形成很大的慣性,SATA開始將IDE與ATA區別開來。成熟廉價的是IDE,最新興的是SATA,穩定價高的SCSI。最早出現的是IDE介面,後來出現SCSI介面,主要面向伺服器。如果仔細觀察,你可以發現,最近電腦業界的系統匯流排都是朝串列發展,硬碟的介面匯流排SATA是個代表,包括今後的將要頂替AGP介面的圖形介面標準PCI-Express,都朝著串列方向發展。

1. IDE介面:(提示:xSeries 擁有唯一一款120GB IDE硬碟)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目前最主流的硬碟介面,包括光儲類的主要介面。它經過數年的發展變得很成熟、廉價、穩定。IDE介面使用一根40芯或80芯的扁平電纜連接硬碟與主板,每條線最多連接2個IDE設備(硬碟或者光儲)。早期的是用IDE多功能卡插在主板上,再連接IDE線,這功能卡已經淘汰;目前主板全部提供2個IDE介面,相比IDE多功能卡,它顯得價格便宜和易於安裝。IDE介面又分為UDMA/33,UDMA/66,UDMA/100,UDMA/133。1996年底,昆騰和英特爾公司宣布共同開發了Ultra DMA/33的新型EIDE介面,因其數據傳輸率為33MB/s,故稱UDMA/33,後面的UDMA/66,UDMA/100,UDMA/133命名同上。Ultra DMA把時鐘脈衝的上升和下降沿均用作選通信號,即每半個時鐘周期傳輸一次數據,這就使得最大外部傳輸速率從16.6MB/s倍增至33.3MB/s。另外,Ultra DMA採用匯流排控制方式,在硬碟上有直接內存通道控制器,可大大降低硬碟在讀寫時對CPU的佔用率,可將對CPU的佔用率從92%降至52%,這也是Ultra DMA的一個重要作用。當然,要實現Ultra DMA功能,還需要支持Ultra DMA規格的主板和相應的驅動程序。所有的IDE硬碟介面都使用相同的40針連接器,如下圖所示:

IDE,SCSI,SATA硬碟介面比較

2.SATA介面(提示:xSeries 擁有80GB和160GB兩款SATA硬碟)

SATA的英文全稱是:Serial-ATA(串列),IDE系列屬於Parallel-ATA(並行),SATA是最近頒布的新標準,具有更快的外部介面傳輸速度,數據校驗措施更為完善,初步的傳輸速率已經達到了150MB/s,比IDE最高的UDMA/133還高不少。由於改用線路相互之間干擾較小的串列線路進行信號傳輸,因此相比原來的並行匯流排,SATA的工作頻率得意大大提升。雖然匯流排位寬較小,但SATA 1.0標準仍可達到150MB/s,未來的SATA 2.0/3.0更可提升到300以至600MB/s。並且S-ATA具有更簡潔方便的布局連線方式,在有限的機箱內,更有利於散熱,並且簡潔的連接方式,使內部電磁干擾降低很多。相信最後存在的是SATA介面,SCSI及IDE介面硬碟今後都會採用SATA介面標準。我們知道SATA介面與IDE硬碟介面不兼容,供電介面方式也不相同,下圖是與並行ATA的傳輸線比較:

IDE,SCSI,SATA硬碟介面比較

左邊是串列數據傳輸線,右邊是並行數據傳輸線

電源的輸入介面也與原來的4pin電源不同,需要經過轉換。

縱觀三種硬碟介面,PATA逐步被SATA取代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剩下的只是個時間問題。而SCSI因為其自身的優勢,恐怕地位一時間難以動搖。同時SCSI的倡導廠商也開始著手制定串列SCSI標準,或許到時候串列SCSI全面取代SCSI介面才是真正的大勢所趨Serial ATA相較並行ATA可謂優點多多,將成為並行ATA的廉價替代方案。並且從並行ATA過渡到Serial ATA也是大勢所趨,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相關廠商也在大力推廣SATA介面,例如Intel的ICH6系列南橋晶元相較於ICH5系列南橋晶元,所支持的SATA介面從2個增加到了4個,而並行ATA介面則從2個減少到了1個;nVidia的nForce4系列晶元組已經支持SATA II即Serial ATA 2.0,而且三星已經採用Marvell 88i6525 SOC晶元開發新一代的SATA II介面硬碟,並將在2005年初推出。

  • 附表:

硬碟介面特性及其發展簡表

介面名稱

傳輸速率

連接方式

ATA-1

40針電纜連接

單位元組 DMA 0

2.1 MByte/s

PIO - 0

3.3 MByte/s

單位元組 DMA 1,多位元組 DMA 0

4.2 MByte/s

PIO - 1

5.2 MByte/s

PIO - 2,單位元組 DMA 2

8.3 MByte/s

ATA-2

40針電纜連接

PIO -3

11.1 MByte/s

多位元組 DMA 1

13.3 MByte/s

PIO -4,多位元組 DMA 2

16.6 MByte/s

ATA-3

40針電纜連接

多位元組 DMA3,Ultra DMA 33

33.3 MByte/s

ATA-4

40針80芯電纜連接

Ultra DMA 66

66.7 MByte/s

ATA-5

40針80芯電纜連接

Ultra DMA 100

100 MByte/s

ATA-6

40針80芯電纜連接

Ultra DMA 133

133 MByte/s

Serial ATA 1.0

4針電纜連接

Serial ATA 1.0

150 MByte/s

  • 3.SCSI介面(提示:xSeries 擁有業界所有規格的SCSI硬碟)
  • SCSI英文全稱: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原來的IDE介面的硬碟轉速太慢,傳輸速率太低,因此高速的SCSI硬碟出現。其實SCSI並不是專為硬碟設計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匯流排型介面。由於獨立於系統匯流排工作,所以它的最大優勢在於其系統佔用率極低,不過轉速快,傳輸率高的SCSI介面硬碟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價格高、安裝不便、還需要設置及其安裝驅動程序,因此這種介面的硬碟大多用於伺服器等高端應用場合。它是使用一根50芯的扁平

電纜,轉速在萬轉以上,不過隨著IDE技術的發展,如今IDE介面的硬碟在容量和速度上已與SCSI介面硬碟相差無幾,不久將來,它可能不會存在了。所有SCSI介面都使用下面3種連接器中的1種,如下圖所示:

IDE,SCSI,SATA硬碟介面比較

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存儲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信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程連接、連接設備數量大等。光纖通道是為在像伺服器這樣的多硬碟系統環境而設計,能滿足高端工作站、伺服器、海量存儲子網路、外設間通過集線器、交換機和點對點連接進行雙向、串列數據通訊等系統對高數據傳輸率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