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早年英法曾想合併,為何最後不了了之?連新名字都想好了

早年英法曾想合併,為何最後不了了之?連新名字都想好了

自1944年8月21日起,以美,英,蘇,中為代表的的各國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一場長達四十餘天的會議,這次會議意義十分重大,它開創了後世聯合國憲章的基礎,在此之後,於國際社會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組織聯合國誕生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五個,分別是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和英國。

提到常任理事國大家都不陌生,這五個大國每一個在全球政治中都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因為他們有著超出一般國家的體量與優勢。事實上,自二戰結束以後,世界上本該只有四個常任理事國,以上的五個國家中,有兩個曾想過合併,他們就是英法。

英法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底蘊十分雄厚,雖然在以往的歷史中英法兩國互有恩怨,但總的來說,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早在古代,這兩個國家的統治者就一直為相互統一而做努力,像早年英國的愛德華三世,此人擁有英國國王與法國國王雙重身份。而到了近代,我們更是可以在歷史書中發現某某以英法聯軍為首的事件,英法聯軍對華戰爭,英法聯軍阻德,等等。話說回來,既然兩國都很有實力,而且又都是二戰結束後的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為何會突然想合併呢?

1956年9月10日,法國總理摩勒參訪英國,在這一次英法首腦會面中,摩勒首次提出合併兩國的想法,法國人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盎格魯法蘭西共和國」。然而,對於摩勒的這番熱情,英國人委婉的拒絕了。同年9月28日,英國首相羅伯特·安東尼·艾登在訪問法國時再一次收到這個建議,他同樣回絕了。

倘若盎格魯法蘭西共和國真的誕生,它絕對會成為地球上又一超級大國,領土過百萬平方公里,人口過億,科研水平全世界領先,又有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底蘊,可想而知這樣的一個國家會是何種體量。翻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發現,法國國土要比英國大得多,為何主動想要合併,讓英國女王來做法國名義上的領主呢?

事實上,法國自二戰後政治形式就一團糟,在外,海外殖民地紛紛鬧獨立,在內,國家經濟蕭條,爛攤子一大堆。如果能夠得到英國的幫助,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所以那時法國動起了歪心思,對於法國人的如意算盤英國人早就心知肚明,怕不是合併後又有雜七雜八的奪權問題,所以自羅伯特訪問法國回來後,此事就再也沒有被提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