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的臨帖3問:從哪來?現在哪?要去哪?
屈指算來,與書法的際遇已近30年,真正感受和探究書法也就近幾年的工夫。目前在我的書法實踐中越來越覺得 「有效」臨帖是指導書法創作的一把金鑰匙。
「有效」就是做什麼事情要有價值,要通過臨帖解決創作問題,不是消磨時光。而是要做到有效的尋古、食古、化古、脫古。
記得在中國書協培訓中心第一期培訓時,啟功先生說了句道破書法旨奧的話「你從哪來,現在在哪,要向哪去」,充分說明作為書者要清楚自己的思路,汲取是理性的,是有目的的。
一、首先學會審美。
審美是大的話題,是貫穿學書始末的。最初準確的審美可以幫我們擇帖,臨帖過程中的審美可以幫我們取捨,創作中的審美可以幫我們確定書寫風格或是明確美的取向。
審美的標準是隨著一個人的眼界,閱歷,其他姊妹藝術的汲取,或是對萬事萬物的感悟的深淺不斷地變化著。
審美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它有著太多的玄奧,所以尤為重要,一定要學會科學客觀的審美,抵制狹隘的個人偏好。
二、清理思想,明確臨帖目的。
在選帖上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帖好你就臨什麼,這是嚴重沒有個人主見的選帖。白蕉先生在書法十講中說過,選帖是自己的事兒,就像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擇帖前先清楚自己要什麼。
深層次的選帖就要考慮是入門還是深入,是豐富筆法還是解決結構,是錘鍊點線還是探得古人氣息。只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較理性的擇帖。
比如我臨《十七帖》,我就是想解決方筆在小草中的運用,另外還想體會從章草向今草過度期的生拙味道。
臨寫《二王手札》解決二王筆法主要是起收筆的技法,學習《大觀帖》得其閣帖氣息,臨寫《書譜》,得其靈動多變的結構造型和「節筆」的運用,選臨《三筆三記》就是想解決「提」的奧妙,使轉有度,徒手走線的技法。
只有這樣有目的的擇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臨帖方法
1、精準臨摹(尋古)。學習任何法帖都是如此,精臨的目的是練習準確把握古人筆法的能力。無論是筆法、字法、章法等都要認真刻畫,在具備書寫性的前提下越精準越好。正所謂:臨其骨,骨在、見其貌,貌在、得其筆,筆在,潤其神,神在,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古人創作元素,才能探古。
2、生髮臨摹(食古)。精準臨摹是進入古人,時間久了會麻木重複,泥而不易,生髮是在原帖上主觀取捨,比如說臨寫《書譜》的某個片段,可以設定幾個生髮的取向:
、把原帖當中所有方筆改為圓筆,圓筆反之。
、把所選擇的片段都變成線或是都變成點去書寫。
、誇大空間布白,突出發力點。這樣主觀再造《書譜》,但全篇氣息還要保持書譜的精神。
3、嫁接臨摹(化古)。這種方式是從臨到創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生髮的最高境界,是在基本帖里取捨嫁接或是置換生髮。
古人即有集字成篇的經典,比如《懷仁集聖教序》,可他是在一個人的法帖中集字,我們所講的是將古人所有經典法帖的的字形、用筆、或線或點,隨機置換。
比如我的小草:用大王手札筆法做起收筆,用書譜的的體式和結構,用懷素、小野和藤原的線路做中段,通篇氣息是大觀帖。
以此定位,有生到熟的置換,在嚴格的把控下,經過一定量得積累,然後用自己的才情和閱歷調和成自己的語言,這樣就形成了有多位古人面貌又不失自己的作品。
4、創作性臨摹(脫古)。因為書法的線都是個人情感的軌跡,創作不同於臨帖其實最大區別是注入自己思想,傾注個人情感。
比如《蘭亭》、《祭侄文稿》、《古詩四帖》等所以經典創作都是如此,所以要學會用線表現情感,或喜或悲,或興奮或憂鬱,都要在技法嫻熟的線上去表現。
這是近年來我對臨帖的幾點感悟,寥寥數語總怕傷及諸方家耳目,如這些文字能給初學者一些提示,也是在下的一大幸事。
作者:王炳建,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藝術系書法專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熱烈祝賀《臨海掌上論壇》低調上線!目前試運行階段,版主火熱招募中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