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這些天,我一直為一件事感到後悔。

事情的起因是自己家的小朋友與外甥女兩人一起買了兩杯不同口味的果汁。等到晚餐上桌時,兩位孩子興緻勃勃的要求我把果汁拿過來。我家孩子隨口說道,綠色的那一瓶是我的,媽媽,不要拿錯了。

孩子的這句話讓我有些惱怒。小小年紀,就開始有這種想法了。什麼你的我的,不都是一瓶飲料嗎!

有些生氣的我,想著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從小就養成小霸王的壞脾氣。於是,先把外甥女要的飲料拿給她。之後的我,故意的幫著別人端盤子、拿筷子。總之,堅決不拿那一瓶綠瓶果汁。孩子估計也察覺到我的不開心,可憐巴巴的看著外甥女喝著自己的飲料。

等到我想著給孩子拿的時候,外甥女已經喝了能有小半瓶了。自家的小朋友懨懨的看著我,一臉怨氣但又不敢講明。到了第二天,孩子也依舊是無精打采,而我並沒有安慰孩子的打算。

我一直以為這是孩子的壞毛病,堅決不能慣著。但第二天,姐姐找到了我,和我說,兩位小朋友早就已經決定好了彼此想要的口味。因此,孩子才對瓶子顏色那麼執著。而我,就是因為這一份執著而誤會了孩子,自以為是地懲罰了孩子。

事件的「後遺症」遠沒有結束,即使在我為了補償她而買了很多零食之後,孩子對我依舊是很冷淡甚至是有些畏懼。這時的我才知道,這件事對於孩子的傷害比我想像的還要重。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不要讓「經驗」,毀掉你的親子關係

我也曾細想過我懷疑孩子的理由。無非是按照自己前半生的經驗來規定我的孩子必須做什麼。

兒時,自己也與其他的孩子爭搶過玩具、零食。但結果總是太差,零食、玩具總是在別人手裡,而且別的孩子也經常把「這是我的」這句話放在嘴邊。因此,在我的潛意識裡,非常討厭說這句話的人和事。

這才不假思索,輕易地給孩子定下了罪名,也忽視了孩子的理由與看法。

想起之前一直在朋友圈裡流傳的事例,一位媽媽把一個大蘋果與小蘋果交給了孩子,讓孩子做選擇,結果孩子選擇了大蘋果。於是,媽媽便覺得孩子很自私。但事實上,孩子想把甜蘋果留給媽媽。這件事何嘗不是父母用自己的經驗替孩子做好了決定。

自己豈不是犯了和那個媽媽一樣的錯,用大小來衡量孩子的本性、用是否懂得分享還衡量孩子的態度。自己在潛意識裡就給孩子做好了選擇。結果失望後,就開始準備用自己的看法來教育孩子。

殊不知,孩子的想法有時候完全和我們不一樣。如果我們一昧拿自己的經驗與看法來要求孩子,結果只能是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對於一段本應該很親密的親子關係來說,這是一種慢性毒藥。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不要讓「我為你好」毀掉家庭教育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總是不知道感恩,想要的東西幾乎都可以毫不費力的拿到。因此,我一直堅信對於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要輕易的給予才好。

正因為如此,在文章開頭那一件事後,我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態度是否嚴苛。明明孩子那麼期待的得到,但我卻刻意的忽視孩子的要求。這種在當時無比合理的做法,現在卻讓我如此後悔。

記得一位犯罪心理學教授曾經分享過一則育兒經驗。當父母越發注意一件事的時候,孩子已經註定要比別的孩子在這一件事上,出現更多的問題。

有些事越是控制,越是容易失控。

我們越是不想讓孩子養成小霸王脾氣,越是強硬的拒絕孩子的需求。在無形中把這一份強硬教給了孩子。孩子未來是否也會用強硬的態度來要求別人?

我們有時害怕孩子未來會違法亂紀,因此,總是強硬地要求孩子不要做一些事。但偏偏孩子就是喜歡和父母對著干,日漸叛逆。

我們害怕孩子寫作業拖延,因此,總是督促孩子趕快完成任務。但偏偏孩子就是喜歡拖延,寧願什麼事都不幹也不願寫作業。

很多事情,就是在我們越來越多的注意下變得越來越嚴重,親子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不論是「經驗」還是「我為你好」,都是「我在為你想在作怪」

很多父母,都在無時無刻替孩子的未來擔憂。

我至今對一位同事的育兒經歷記憶尤深。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因為馬虎而犯錯的情況。按照常規的辦法,總是認真的陪著孩子改正錯誤。但我的同事偏偏就是無法安靜的給孩子輔導功課。為什麼?

同事是搞會計專業的,可謂是最講究認真的一個行業。同事對於孩子因為馬虎犯得錯,幾乎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父子二人,經常因為一份作業而引發爭鬥。

同事上班就在抱怨說,這樣馬虎,將來怎麼能有出息,怎麼成家。我現在不改正他的這個毛病,將來孩子豈不是要喝西北風。我這是為他好啊!孩子真是不懂事。

看到這裡的你,一定覺得父親的理由非常充分。父親這是為他好啊,的確是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孩子的苦心。但我們不覺得在這樣的想法下,我們的情緒很容易失控嗎?

就和文章開頭的我一樣,因為擔心孩子未來養成壞脾氣、壞習慣,強制性的忽略孩子的看法,用暴力的態度強硬糾正孩子的行為。惹得孩子不開心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很不開心。

正是這樣的想法,造成了我們不能與孩子好好說話的困境。

如何毀掉與孩子的親密感,「一直努力的替他想」就夠了

同事每次看到孩子馬虎時,脾氣都會瞬間火爆。而孩子也是在這個情境下,與父親對著干。雙方誰都不服誰。

我們覺得我們是在為孩子考慮,但偏偏我們把這一份焦慮傳遞給了孩子。孩子也在無形之中變得和我們一個樣子,開始懂得焦慮,開始懂得叛逆。不巧,針對者都是父母,我們的親子關係也就變得越來越緊張。

講愛,才是家庭關係中是主題。因為我們愛孩子,所以要知道孩子這樣做的理由。而不是刻意的為孩子找一個理由,再自以為是的教育一下孩子。我們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小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與情感,過度的干預只會增加不愉快。這才是維繫一段親子關係,最重要的一份秘籍。作為父母的你們,學會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