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敖包——北方游牧民族的守護神

敖包——北方游牧民族的守護神

編者註: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已經發布的文章有:

2月18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論與北方薩滿神系》。

2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2月20日發表文章《薩滿「多層天穹」觀與「三界」說》。

2月21日發表文章《「三魂說」與薩滿魂化觀念》。

2月22日發表文章《「靈魂飛翔」與薩滿脫魂術》。

2月23日發表文章《觀氣——薩滿原始氣運觀念》。

2月24日發表文章《「火練金神」與薩滿鍊氣功》。

2月25 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判觀念與卜筮、占夢術》。

2月26日發表文章《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2月27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諭的內容與形態》。

2月28日發表文章《薩滿面具的分類與原始功能》。

3月1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薩滿神偶與神像》。

3月2日發表文章《錫伯族薩滿驅邪的心理療法》。

3月3日發表文章《薩滿服飾功能結構與象徵符號》。

3月4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帽造型類別及象徵意義》。

3月5日發表文章《薩滿神鼓、法器種類及應用》。

3月6日發表文章《薩滿選徒、授技與承襲儀式》。

3月7日發表文章《神樹崇拜與滿族的神桿祭祀》。

3月8日發表文章《動物崇拜——原始氏族生存意識的反映》。

3月9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鹿崇拜民俗與藝術》。

3月10日發表文章《古代民族的熊崇拜與圖騰意識》。

3月11日發表文章《「熊節」——奇異的北方薩滿祭俗》。

3月12日發表文章《北方民族的「骷髏神」——不可思議的祖先神崇拜》。

3月13日發表文章《「神狼」形象及其原始文化內涵》。

3月14日發表文章《滿族薩滿祭祀的氏族保護神》。

3月15日發表文章《薩滿祭類祭程的上古遺風》。

3月16日發表文章《原始部落的薩滿雪祭大典》。

3月17日發表文章《薩滿鷹祭與滿族鷹舞》。

3月18日發表文章《清代宮中祭祀與「堂子祭」》。

3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家祭」與滿人祭祖》。

3月20日發表文章《大地崇拜的古俗與地神祭》。

3月21日發表文章《山神與山崇拜的薩滿文化內涵》。

3月22日發表文章《遼代契丹民族對日月的崇拜》。

3月23日發表文章《英雄時代的薩滿文化史詩》。

3月24日發表文章《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3月25日發表文章《《烏布西奔媽媽》的薩滿文化蘊含》。

3月26日發表文章《盜火英雄——中國神話的普羅米修斯》。

3月27日發表文章《光怪陸離的薩滿神話故事》。

3月28日發表文章《「滿族說部」與薩滿口碑傳承》。

3月29日發表文章《哈薩克史詩的薩滿文化意蘊跡》。

3月30日發表文章《《尼山薩滿》——神歌說唱文學》。

3月31日發表文章《「伊瑪堪」中的薩滿祭神儀式》。

4月1日發表文章《維吾爾族原始形態的動物崇拜》。

4月2日發表文章《鄂溫克人的紐拉薩滿與「斡米那楞」節會》。

4月3日發表文章《達斡爾薩滿起源與神靈崇拜》。

4月6日發表文章《科爾沁蒙古草原「燒博」的傳奇》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敖包——北方游牧民族的守護神

蒙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馬背民族,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生活在北方原始山林和漠北大草原,其活動區域東至大興安嶺,西達阿爾泰山,北與貝加爾湖毗連,南與萬里長城相接。古代蒙古人從山谷走向草原,由叢林狩獵民成為草原游牧民,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進程。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伴隨著地域、氣候、植被、生產的特點,逐漸形成了有別於狩獵、農耕文化的獨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成為人類最輝煌的文化類型之一而令人矚目。「敖包祭」,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敖包」一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古老辭彙,原指山脈延伸中突出呈圓形的山頂,多稱「敖包」山。現在凡指為祭祀而用人工堆砌起來的石堆,也稱「敖包」。古代與蒙古族同屬「室韋」系的達斡爾族、鄂溫克族也慣用「敖包」一詞,有的稱作「鄂博」。這些民族對敖包的崇拜觀念很深,就是平時路過敖包也不能隨便走過。到敖包前必須下馬,剪下一縷馬鬃或馬尾系在敖包樹上,或者給敖包留下銀兩錢幣,或者用酒灑祭,或者叩拜,方能離開。清人祁韻士《西陲竹枝詞》中云:「告虔祝庇雪加風,壘石施金廟祀同,塞外天空望不極,行人膜拜過殘叢。」這首詩把草原民族對敖包的崇拜作了極其真實的描述。

在遼闊的大草原上,敖包形式,是在群居地周圍的東向選擇高處一個認為合適的地方,用大小不等的石塊堆積而成的圓錐形原始祭壇建築形式,後在堆成的敖包頂上插上枝葉繁茂的柳木,並且在柳木枝上綴飾紅、黃、藍三色布條。總體來說,「敖包祭」的文化內涵構成了祭天地山川、森林樹木、河流與火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先民信仰天神為其主宰的對大自然特別是對生存環境的崇拜意識心理,是他們在原始獰獵和畜牧時代早期發展過程中,社會心理意識的一種非科學的反映,很自然地也就構成了其基本生產生活方式由山林狩獵轉為草原游牧的北方民族一種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形式。今天,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的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居住地周圍,仍然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敖包。在「天蒼蒼,地茫茫」的大草原上,它客觀上也起到了指路標識、氏族標誌的作用,能夠使出行和迷路的人順利到達目的地。當然,這並非建敖包的本義。

蒙古氏族部落的敖包,高低不同,樣式繁多,但通常為1個。大的部落聚集地或寺廟附近,也有數個的,如5個、7個,最多的有13個。建立在額爾敦托羅海山上襲林郭勒貝子廟的敖包,就是著名的「十三敖包」。

祭祀性敖包是多層建築,裝飾很特殊,各層都置放一定的附屬品和裝飾品,即各種獸或鳥的雕塑或圖像、寫著祈禱文的石塊和樹葉等。敖包的頂上要插枝為叢,立桿為柱,上面懸掛白、藍、綠、黃、紅五色旗幡,白色象徵吉祥,藍色象徵長生天,綠色象徵生命,黃色象徵大地,紅色象徵血液。有的敖包桿上立一隻叫做「噶魯秋」的木雕鳥像,那是因為蒙古族許多氏族屬於鳥圖騰,故立鷹桿,象徵族靈神。有的敖包上烘托日月,因為日月是早期蒙古人的徽標,象徵光明。有的木杆上插著掛有運氣天馬的圖像。在古代,這些天馬圖是作為與祖先靈魂同行者的象徵而出現的。在天馬圖下面,幾道下垂的繩弦上系以各種三角形的小綵綢或綢布條,顯得勃勃而有生氣。有些地方的敖包長練繩上掛有小鈴鐺,在風中把叮鈴叮鈴的和韻聲響傳向草原四方。而按照更古老的習俗,在敖包上還立有弓、矢、槍、劍等,代表著蒙古人的尚武精神。

蒙古先民認為,敖包是神靈的棲所,是神靈的表徵,這種祭祀自遙遠的古代綿延至今。眾所周知,早在八世紀前,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流域原始山林的蒙古先民,經歷過漫長的漁獵時期。在這一酷寒地區,為謀求生存和發展,原始先民與自然界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與搏鬥,他們往往因漁獵無獲而忍受飢餒之苦,乃至苟延殘喘地掙扎在死亡邊緣。對自然界無上偉力的敬畏與崇拜,以及與狩獵這種經濟活動緊密相關的種種祈盼,形成了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史稱:「韃靼民族,崇拜日月山河五行之屬,出帳向南,對月跪拜,奠酒於地,以崇拜山河天體之行……」,神靈就是這樣產生的。在人類社會的低級階段,原始宗教是人類的一種理想,也是一種創造。

蒙古人的祭祀性敖包共有八種,即阿勒坦敖包(黃金敖包)、艾瑪格敖包(部落或盟敖包)、和碩敖包(氏族或旗縣敖包)、努圖克敖包(蘇木、鄉或宗族敖包)、阿寅勒敖包(村屯或家族敖包)、蘇木敖包(寺廟敖包)、額莫斯·因敖包(婦女敖包)、乎和德·因·敖包(兒童敖包)、毛力敖包(馬敖包)。以上八種既不統屬,也不統類,只是從祭祀這一角度歸納而已。在古代社會,黃金敖包,由汗或王公主祭;部落敖包,由部落長主祭,全部落人參加;氏族敖包,由氏族薩滿主祭,氏族酋長往往兼氏族薩滿。婦女敖包,目前僅發現兩座,均在科爾沁部社爾伯特旗境內,它是母系氏族社會文化的遺迹,相比之下婦女敖包要比其他類敖包的歷史更久遠一些。在巴彥塔拉後崗的婦女敖包中,出土了一尊半身裸體女人青銅像,這尊青銅像與婦女敖包的具體聯繫至今還沒有結論。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界的神靈。《敖包贊》有這樣一段祭詞:「向你,完全實現我們祝願的神,向所有的守護神,從騰格里天神到龍神,我們表示崇拜以祭禮而讚頌……」。而後又包括祖先神靈。蒙古族薩滿教認為人有三種靈魂:一是永存的靈魂。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會滅,它還跟族人在一起,為其後代子孫謀福。為了不讓祖先靈魂受到委屈,就需要經常祭祀。二是心底或暫時的靈魂。意思是說這種靈魂不會完全離開人體,經常游弋在人的周圍。三是轉世的靈魂。意思是說人死後,靈魂完全離開人體,改變容貌,依附到別的人體上轉世再生。他們稱第一個為主魂,第二個為遊魂,第三個為死魂。蒙古先民認為人死後靈魂在敖包可以升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靈魂就安息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期的甘德爾敖包上而後升天。

古代敖包祭典,分為火祭、玉祭、酒祭、血祭四種。每次祭典,敖包都要重新進行裝飾。祭祀時敖包前擺放九塊平石作祭台,並用艾蒿、芸香、柏枝、跆香等煨桑,薩滿身穿法衣,手持神鼓,跳神致祭。具體來說每種祭祀都有各自的特點。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點燃一堆篝火,參加祭祀的人們以順時針方向圍繞火堆轉,口中叨念自己所屬部落、氏族、姓名,並經自己帶來的祭品投入火堆焚燒,表示虔誠。同時不斷向篝火添薪助燃,火旺人祥。清代時,阿魯科爾沁旗旗火祭最為盛行,火祭時間最長的達一天一夜,景況空前。

玉祭。就是以玉祭祀敖包。用來祭禮敖包的玉有各種造型,如「吉祥玉」、「方玉」、「環玉」、「雙福玉」、「雙喜玉」、「體月玉」等。祭祀時,所有參祭人站在敖包前,薩滿點燃煨桑,擊鼓跳神致詞,主祭人將祭玉用雙手舉過頭,畢恭畢敬地擺在祭壇上,全體叩拜。然後主祭人帶領大家轉敖包,轉包時,每次路過祭台,每個人都要用手摸一下祭玉或拿在手中觸一下腦門或用鼻子嗅一下,放還原處。玉祭在宮廷或各級官府較為盛行。民間玉祭敖包的較少。清代時,新疆的土爾扈特蒙古玉祭為多。

酒祭。也叫「灑祭禮」,就是把奶酒、白酒或其它類酒,灑在敖包上以祈求吉祥。《蒙古秘史》中曾多次提到酒祭禮。這種祭禮不殺牲,所以特別適宜佛教教規,被喇嘛們所繼承。祭禮開始,由喇嘛誦「敖包祭」經,配以立鼓、大鈸、喇嘛號、羊角號、鎖吶、銅鈴、叮沙、達姆乳、海螺齊鳴。參祭者向祭台擺放奶食品、紅糖、白糖、酒等祭品,並向敖包敬獻哈達,然後用各種酒灑祭。祭畢,舉行隆重的那達慕大會。清雍正十年(1732)扎賚特旗特古斯王爺晉陞多羅貝勒時,曾舉行一次盛大的和碩敖包祭會,全旗上千人參加祭典,僅灑祭的酒就用了2000斤。

血祭。這也是蒙古搏巫術文化的一項重要祭祀禮儀,即一般祭敖包時都要奉獻犧牲。古代蒙古人認為牛馬羊駝都是長生天賜給本民族賴以生存的東西,因此要殺牲祭典以報天恩。血祭分為九祭、二九祭、三九祭直至九九祭。九是吉祥數字,又是自然數中最大的數字,所以九九祭是最高的祭禮。九祭要宰殺9頭牲畜作祭品,二九祭要宰殺18頭牲畜,以此類推。宰殺的供品或按畜種、或按歲口、或按毛色不等。歷史上,祭祀婦女敖包也同樣實行殺牲祭。參祭者必須是女性,宰牲後要用牲畜乳房作祭品,女薩滿領祭,參祭者頭朝著敖包,按圓形仰卧於敖包周圍,片刻後全體坐起,一陣狂笑,然後在女薩滿率領下圍繞敖包跳古老的祭祀舞。用這種方式來顯示女性的權威,表現女性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

敖包是蒙古人信仰的古老的祭壇,也是草原游牧民族心靈的聖殿,敖包即以神祗所憑,所以蒙古人「敬之甚虔,故遇有疾病,求福等事,唯敖包是求。」《敖包贊》里有這樣的祈禱:

對那些奉獻祭祀的人和為之而進行祭祀的人,

無論是家中大街小巷還是其它什麼地方,

減輕疾病,鎮壓鬼怪和與人做難的惡魔,

賜以聲明之力,財富歡樂……驅除魔鬼和縈擾的敵人,

消除流行的疾病和瘟疫,每日、每月和每年的災難,

阻止豺狼進攻畜群,防止強盜和強賊出現,

預防冰雹降落、發生旱災、風災和饑荒。

……

(內蒙古巴林左旗昭廟附近的敖包)

敖包不僅是古代牧人的保護神,還是氏族的標識、旗徽的變形、祖籍的表徵。它的產生基於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由於長期從事狩獵——游牧生活,不斷處於輾轉遷移之中,先民們選擇了敖包這種最簡單最方便的建築形式,用來表明其複雜而古樸的信仰:「石頭砌的敖包恰恰成了往後的建築目標,他們提供了在構圖方面探索的更大的可能性,而且還代表大漠草原基本的建築材料,這些材料很久以前就牢牢地同魔法的幻物及敖包的崇拜儀式結合起來……」

祭敖包,還有祭祀祖宗留下的這片天地、這片山水的意義,同時也包括祈福、祈壽、祈子或祈求農業或者牧業豐收等。祭祀人在原始氏族社會都是由薩滿擔任,後來為喇嘛接替。大喇嘛率領小喇嘛繞包頌經,但祈求的神祗仍多為薩滿教的自然神系諸神,近代則演變為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擔任。許多地區還是以氏族為單位供奉敖包。

敖包祭典,一般多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三日左右舉行。從古到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及人類文明的進步,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今天的敖包,已由單一的地方保護神發展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偶像崇拜的的綜合性象徵物,由單純的祭祀和祈禱發展稱為物資交流、文藝聯歡、體育比賽等綜合性集會。不論在形式上、內容上都賦予「敖包」以新的含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世世代代遺留下來的敖包,成為浩瀚沙漠和廣闊草原最美好的點綴,它是一個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地方風物。敖包,今後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進步,還將以更加新穎的表現形式、與時俱進的民俗文化內涵,為弘揚蒙古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光添彩。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清宮食器與飲食文化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