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七章 伍子胥之死

第七章 伍子胥之死

勾踐回國以後,在范蠡、文種的幫助一邊發展生產,為未來戰爭儲備糧食,一邊鼓勵老百姓生孩子,準備擴充軍隊。

當然這一切都是悄悄進行的,越國做得更加有聲有色的事是討好吳國。勾踐派范蠡把西施、鄭旦等一批頂級美女送給吳王,用來消磨夫差的鬥志。文種又負責把大批建材送給吳國,讓吳國大搞基建,越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吳國的經濟拖垮。越國還以國家財力扶持伯噽等阿諛奉承的吳國政治力量,讓他們繼續孤立伍子胥。

夫差根本沒有覺察到越國的這些小動作,他一心一意地要往北方發展,爭取當上各個諸侯國的霸主,建立超過他老爸闔閭的功勛。吳國走的是一條軍國主義路線,當時的吳國剛從野蠻狀態中立國不久,民風強悍,很能打仗。吳人持短劍,用盾牌,擅長近身肉搏,而且不怕死,那些靠騎射為主的老牌中原國家在戰場上根本不是吳人的對手。但是吳國的缺點是地域狹小,經濟落後,無法長期支持戰爭。更為要命的是吳國文化落後,沒有辦法融合、凝聚那些靠武力奪取的新地盤。

吳王夫差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一再打擊楚國在北方的附庸陳國、蔡國,並且把蔡國變成自己的附庸,接下來又用武力威脅魯國與自己結盟去攻打當時的大國齊國。

公元前485年,吳魯聯軍從海上進攻齊國,結果被打敗了。吳軍之所以打了敗仗,不是因為戰鬥力不強,而是大老遠跑到人家家門口打仗,後勤供給跟不上。所以,夫差決定開挖「邗溝」,疏通長江和淮水,後來隋煬帝開挖大運河,就是以此為基礎而進行的。

越王勾踐為了把吳軍的戰火引向北方中原各國,也派出了10000名民工與吳國開挖運河。越國不僅出人,還出錢,送了100隻船糧食給河工們解決吃飯問題。,

越王勾踐過於殷勤的舉動,夫差也不是全然不覺。夫差曾經在會見當時的大外交家子貢的時候說:「勾踐挖空心思在家裡增強實力,在外面討好我,還不是找機會想報復我。」夫差之所以不聽伍子胥的話滅了越國,主要還是過於自信,他從內心裡覺得小小越國不足為患,認為勾踐這條小泥鰍掀不起大風浪,當務之急是要打敗北方強國,為當霸主積累資本。而另一方面,對於勾踐這樣的戰敗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為了樹立自己身為王者、霸者寬宏大量的好名聲,吳王夫差這一套是向齊桓公學的。齊桓公對待戰敗者的原則是:你服了我,我就不再打你。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領吳國的大部分軍隊北伐強齊,越國和魯國也派出了部分軍隊參戰。夫差伐齊之前,伍子胥照例進行了勸諫,建議把戰略重點放在防越上,而不應該急於伐齊,但急於爭霸中原的夫差根本聽不進去。

雙方交戰初期互有勝負,最後在艾陵一戰,齊軍遭受滅頂之災。10萬齊軍,除極少數逃跑外,全部被殲滅在戰場上。艾陵之戰的大勝,使夫差更加堅信自己向北方擴張的主張是正確的,因而也就更加討厭伍子胥。他把伍子胥喊過來說:「從前你輔佐先王打敗楚國,是有功勞的。現在你已經老了,卻不能安分守己,成天嘮嘮叨叨給我惹麻煩。當初你勸我不要打齊國,現在不是打了個大勝仗嗎?」

伍子胥聽了夫差這番趾高氣揚的話,心想自己和闔閭創下的吳國大業,終究會葬送在夫差的的手中。但他還是抱著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盡人事而聽天命,想一想自己為報父兄之仇一怒之下伐楚鞭屍,差點滅了自己的祖國,楚國無論如何是回不去了的。天下之大,只有吳國才是棲身之處,伍子胥實在不願意自己親手參與打造的吳國就這樣毀了,所以繼續勸說夫差說:「上天要拋棄誰,肯定會先給他一點小甜頭。如果這一次大王伐齊打了敗仗,我們吳國還有救。現在大王打了勝仗得意洋洋,吳國大難來臨了。希望大王深思啊。」正在興頭上的夫差哪裡聽得進伍子胥的忠言。

不久,夫差準備第二次伐齊,為了躲開伍子胥的嘮叨,就派他出使齊國。臨行前,伍子胥對自己的兒子說:「夫差聽不進我的忠言,吳國對我有恩,我是不準備活了。你們白白送死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到齊國去避難吧。」於是他趁出使齊國的機會,把兒子暗中託付給了齊國的貴族鮑氏。

伍子胥這個做法很不妥,齊國是吳國重點打擊的敵國,伍子胥不把自己的兒子送往同盟國和中立國,而是託付給敵國的貴族,這不是明擺著對夫差伐齊的一貫策略沒有信心嗎?伯噽巴不得伍子胥倒大霉,當然不願意放過這個扳倒他的好機會。所以跑到夫差哪裡挑唆說:「伍子胥這個人為人暴戾,他為了報仇竟然對原來的主子鞭屍。現在他因為您不採納他的主張,對您積怨原來越深,我怕現在不除了他,將來必成大患。聽說他最近把兒子送到了齊國,是不是想要裡通外國圖謀不軌?」夫差本來沒準備殺伍子胥,只是覺得這個老臣礙手礙腳,聽了伯噽的一番話,覺得問題很嚴重。

本來伍子胥和夫差對於吳國向何處發展有分歧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夫差還是相信伍子胥的忠心的,但伍子胥把兒子送到齊國去,事情的性質就從人民內部矛盾轉變為敵我矛盾。吳王夫差覺得伍子胥的忠誠成了問題,身為臣子,總不能因為君主不聽你的意見就生二心吧。況且,堂堂相國、兩朝元老都不看好吳國,怎麼能不動搖軍心?怎麼能不動搖民心?

氣憤不已的夫差賜了一把寶劍給伍子胥,讓他自殺。王命不可違,伍子胥只得自殺。臨死前吩咐自己的門人說:「多種一些梓樹,將來吳國用得上。把我的眼睛摳出來,懸掛在吳國的東門上,我要看看越國軍隊怎麼進城滅掉吳國。」伍子胥臨死前的話傳到夫差耳朵里,夫差怒不可遏。梓樹是做棺材的樹,伍子胥的本意是在預言吳國亡國,但在夫差看來卻是惡意的詛咒,所以說:「你想看見的事,我絕不讓你看得見。」於是派人用一個皮袋子裝著伍子胥的屍體,扔到了江里。

夫差殺了伍子胥後,有一個叫王孫駱的大臣進諫說:「假如伍子胥不忠信,有背叛主子的嫌疑,以先王的智慧是不可能選他為重臣的。」夫差聽了也覺得有道理,自己本來也沒有覺得伍子胥不忠,只是討厭他個性太強,動不動在朝廷上衝撞自己,作賤自己,把自己比成夏桀、商紂那樣的大昏君,這才一怒之下起了殺心。夫差跟王孫駱解釋說自己是聽了伯噽的讒言才對伍子胥下手的,想殺了伯噽。但王孫駱說:「吳國失去了伍子胥已經是一大損失。伯噽跟伍子胥政見不一,也算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殺了他,吳國等於又失去了一個伍子胥。」夫差沒有殺伯噽,但從此對於伯噽也就不那麼信任了。

夫差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繼續討伐齊國,並且利用武力在黃池之會上與晉國爭當霸主。就在霸主之位快要到手的時候,越國乘著吳軍主力在外,端掉了吳國的老窩。吳國留守的太子友以及手下的將領、士卒全部被殺死,百姓也被殺掉不少,家家戶戶都有死人。等遠征在外的吳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都城被破的一年之後。夫差望著被燒毀的房屋和殺剩下來的老弱病殘,後悔莫及。接下來的幾年越國利用十年生聚積累的人力、物力頻頻攻打吳國,此時越國君臣一心,正是實力大增的時候,而吳國因為長年對外用兵已經是強弩之末。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把吳國滅了。夫差還希望勾踐給自己一個機會,這次由他給勾踐做奴僕,但是勾踐不想把這場遊戲按照老套路繼續下去,拒絕了夫差的請求。走投無路的夫差殺了讒臣伯噽,說:「我不聽伍子胥的話,落得今日的下場,還有何面目見伍子胥於地下。」說罷,自刎身死。

吳國的結局終於被伍子胥一一言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雷國學 的精彩文章:

3、智多星吳用,文化人的灰暗人生

TAG:雲雷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