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們為戰爭而生,戰爭是他們僅有的消遣,希臘城邦斯巴達

他們為戰爭而生,戰爭是他們僅有的消遣,希臘城邦斯巴達

原著 :【美】西奧多·道奇

譯者 :王子午

在所有希臘城邦中,公元前9世紀的斯巴達(Sparta)和公元前6世紀的雅典(Athens)均因完善的軍事制度引人注目。呂庫古(公元前820年)訂立法律的目的便是從大批自由公民中建立起一支軍事力量,並將士兵們磨鍊得勇氣過人、耐力持久、服從上級且作戰技巧出眾,從而戰無不勝。為達到這一目的,斯巴達人故意趕走了藝術和科學(甚至可以說趕走了文明),將日常生活簡化到維持生計所需的最低水準,並否定個人價值。這套方法完全達到了目的,很少,甚至從來沒有其他士兵能像斯巴達人那樣具有尚武精神。他們熱愛祖國,願意為國犧牲,並認為為國奉獻一切便是生命的意義,溫泉關會戰(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便是這種精神的最佳寫照。但有得必有失,一個城邦不可能單憑士兵的英勇和軍事成就而變得偉大。

在斯巴達,青少年並不屬於父母而屬於城邦。他們被集中在一起接受體能訓練,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使用武器。他們要被迫承擔多得驚人的體力工作,得到的食物卻少得可憐。他們所知曉的美德只有尊重年長者和服從上級命令。所有20歲至60歲的男子都是士兵。對斯巴達人來說,戰爭是他們僅有的技能,戰死沙場更是最高尚的德行。正因為此,斯巴達軍隊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所向無敵

不過斯巴達在軍事方面的成功最終將自己引入了連綿不斷的戰火之中,而對藝術和科學的輕視也導致其他國家最終在軍事智慧方面超過了自己。呂庫古禁止斯巴達建立城牆或者艦隊,陸軍是它所能仰仗的唯一防衛力量。更加奇怪的是,呂庫古甚至禁止斯巴達軍追擊戰敗的敵軍。軍隊存在的目的,並非是征服他國,而只是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所有這些錯誤政策最終使斯巴達的對手們佔據了上風。

重步兵是斯巴達最倚重的力量。他們身著全套鎧甲,視保持身體完好為對城邦的義務,同時又絕不貪生怕死。斯巴達人將丟失盾牌或在戰鬥時沒有攜帶盾牌視作恥辱,因為這象徵著他在倉促逃跑時為了跑得快點而扔了盾牌。斯巴達重步兵會攜帶一個重型長矛(大部分人還會攜帶一支較輕的長槍)以及一柄雙刃短劍。斯巴達陸軍中只有很少的輕步兵,騎兵也十分平庸。其中後者在會戰中會排成8排縱深,通常都會被對方騎兵擊敗。

色諾芬和修昔底德在描述斯巴達部隊的組織結構時差異頗多。其原因可能在於這些組織結構本身會隨時間推移有所變化,不過其基本的軍階和指揮結構卻很明晰。一個斯巴達方陣步兵團(Mora)擁有400人,後來增加至900人(修昔底德認為一個團始終是512人),由一位團長(Polemarch) 指揮,其下有4位營長(Lochagoi)、8位連長(Pentekosteroi)和16位排長(Enomotarchoi)。一個排則由4個「行」(Lochoi)組成,每行人數先是25 人,後來增至50人,其指揮官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士官。與「支隊」一詞相同, 「行」在希臘史書中也經常被用來指代各種不同規模的部隊。除步兵以外,每個團還會擁有不超過100名騎兵。

國王作為全軍的總指揮官,其權力在和平時期受到限制,只有在戰時他才擁有絕對權力。即使如此,國王調動軍隊也必須向人民嚴格負責。如果需要派出兩支軍隊,則兩位國王分別指揮一支。如果只派出一支軍隊,則人民選擇一位國王領兵作戰,另一位留在國內領導政府。在戰場上,國王擁有一支參謀兼近衛部隊,由兩位團長、數名運動會冠軍以及一些年輕的騎馬武士組成。後期還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長官團(Ephors)隨國王行動,戰爭議會的職責即由他們擔任。這些長官均是民事官員,負責監督國王的行為是否超出了法律賦予的權力。

斯巴達人對戰略一無所知,戰術也非常簡單。他們直接向敵人行軍,排成厚重的方陣,僅憑一次衝擊決定戰爭勝負。如果敵軍人數眾多,斯巴達人也會嘗試通過詭計取勝。會戰時,在笛聲的伴隨下,斯巴達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安靜推進。在戰勝時,他們並不追擊敵軍,即使戰敗,他們通常也能有秩序地慢慢撤退。行軍時,會有一支騎兵充當大軍的先頭部隊。在宿營時,斯巴達軍隊中還擁有一支憲兵, 並且會組織哨兵和巡邏隊。只要宿營地相對安全,斯巴達人就很少會為其圓形營地設防。

對斯巴達人而言,和平時必須為準備作戰而不懈努力,戰爭是他們僅有的消遣。戰時, 斯巴達人的唯一義務便是作戰。在行軍和會戰的間隔中,他們便召開運動會,或者進行田徑鍛煉。他們不對任何和平時的事務負責,一場戰役才是他們的假期。軍隊中所有的苦力活都被交給希洛人(Helots)負責,這也是希洛人隨軍行動的唯一任務。不過到了後期,作戰人員也會負擔苦力工作。斯巴達人會用馱獸背負大量補給和口糧。和平時期,他們的口糧雖然同樣充足,但非常粗製濫造。不過到了戰時,口糧就變得豐盛且有營養了。準備參戰的斯巴達士兵們猶如去參加盛典——他們會穿上最華麗的服裝,並用鮮花來裝飾自己和武器

斯巴達人從不在滿月之前展開任何戰役。雖然這是他們的宗教習俗,但在某些情況下(如馬拉松會戰之前),這根本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好運。在任何軍事行動之前,斯巴達人都會舉行一些固定的儀式,來向眾神獻祭。

由於法律禁止斯巴達建立要塞,不僅他們的國土始終向入侵者敞開大門,整個斯巴達民族也因此對設防工事一無所知,進而使他們在圍攻設防地區時束手無策。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亞歷山大戰史:從戰爭藝術的起源和發展至公元前301年伊普蘇斯會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