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Game X啟航之日,或將是Steam完蛋之時?
近日,WeGame國際版本WeGame X的正式上線,可支持繁體、簡體以及英文界面,並且目前已經上線了包括《中國式家長》在內的十餘款遊戲。而同時還標註了將與Deep Silver、Larian Studios以及Hello Games達成相關合作的信息,也引發了外界的眾多關注。
其實早在去年的CJ上,騰訊就曾表示將推出國際版以打開海外市場。不管是當時或者是現在,WeGame的一舉一動也都極容易讓玩家朋友聯想到另一個遊戲分發平台:Steam。
實際上,WeGame和Steam之間明槍暗箭的競爭早已開始。今年年初爆火的國產遊戲《隱形守護者》開發商,最終就是倒向了WeGame,在其平台上率先更新了最後一章大結局。雖然此舉被Steam玩家狂噴,但是鋪天蓋地的差評並未能妨礙更多的開發商拒絕自己的遊戲被Steam享受「獨佔」甚至「首發」。
就在近日《無主之地3》PC版的限時獨佔資格,也被Steam的競爭對手Epic商城拿走。這一行為迅速激怒了大量Steam的忠實玩家,許多人跑到Steam上將《無主之地》系列前兩作打出差評。如果不是Steam日前剛好在嘗試新的評分標準機制,說不定《無主之地》系列的評分,也會與其他遭受「差評轟炸」的遊戲一樣,陷入評分「泥石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來自4Chan的消息表示,《荒野大鏢客2》或將在4月22日宣布登陸PC平台,並由Epic商店永久獨佔,而遊戲則將在今年7月9日正式發售。顯然,這也肯定不是Steam玩家樂意看到的消息。
面對熱門遊戲被其他平台獨佔,玩家可以用差評宣洩情緒,但作為平台的運營方,則需要更加警覺這些現象背後的危機。
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接觸Steam的契機無非是被平台豐富的遊戲儲備,以及動不動「限時優惠」、「季節性折扣」的價格優勢所打動。在Steam公布的2018年全球用戶數據中顯示,在累計註冊用戶數量這一項目中,美國、中國、俄羅斯、巴西排名靠前,而除了第一大區美國之外,其他被提到的國家在遊戲圈內則均靠近「低價區」。舉例來說,去年大火的《絕地求生》,面向國內售價98元,而美國的售價則達到30美元,摺合人民幣200元左右。
也正是考慮到用戶構成,Steam在價格優惠上格外「偏心」消費者,不斷推出各種優惠以刺激更大面積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在這種環境下,消費者低價買到了心儀的遊戲,平台收穫了玩家的忠誠,似乎只有遊戲的開發商/發行商背負起了利潤下滑,甚至血本無歸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Steam去年12月更新的《Steam分銷協議》,則又進一步得罪了中小開發商/發行商。原本三七分的分成規則已經讓獨立開發者有所抱怨,而平台更新的分成規則則改為:遊戲的銷售額1000萬美元以內,3:7分;超過1000萬美元,分成比例為2.5:7.5;突破5000萬美元的銷售額,變成2:8分。簡單來說,就是遊戲銷量越好平台讓利更多,開發商/發行商賺的越多。
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一變化也意味著那些沒有足夠營銷預算的獨立開發者、還在摸索中的中小開發者,將被進一步拉大與大廠之間的劣勢。「Valve的意思是在他們的平台上,獨立開發者沒多大價值」,在公布新的分成規則後,立刻有遊戲開發者犀利地指出,「現在Epic看上去像個好人」。
開發者的不滿進一步體現在平台遊戲增速上,從大數據來看,2018年Steam平台的發行遊戲數、新增發行商數的增速都開始下滑。而往年Steam的新增發行商、新發行遊戲,以及新發行付費遊戲數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則約有50%,但在2018年的增長則只達到了27%。從具體的案例來看,失去育碧新作獨佔,R星透露出轉陣營的態度,也讓Steam顯得四面楚歌。
而現在WeGame X的問世,或將有能力曲線解救「中國鎖區」等問題,讓平台有更多機會與3A大作達成合作,同時憑藉國內架設伺服器等優勢,啃動Steam平台上名為「中國玩家」的蛋糕,成為Steam新的威脅。
試想,如果有一天Steam上不再擁有最新最火的遊戲,而其他的遊戲分發平台或者「獨佔」及「首發」比它多,或者伺服器優化做得比它好,那麼今日為V社搖旗吶喊的玩家,又有多少還會堅守這樣一個平台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