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航天員選拔更傾向於已婚已育的女性?
中國女航天員的選拔有三種模式,一種是未婚未育,一種是已婚未育,一種是已婚已育。已婚已育是最理想的模式,因為已婚已育的女性能避免太空飛行對女航天員生育的影響,但航天員選拔是綜合評定的結果,已婚已育只能算是加分項,並非硬性要求。
規避風險
我們都知道,將植物的種子送入太空,在宇宙輻射、失重、幾乎真空的環境中,種子會產生基因突變,能夠培育出更多優良的基因,而航天員在失重的環境中,基因依舊會發生改變。
雖然蘇聯的女航天員瓦蓮京娜在進入太空前未生育,回到地球後2年時間才生育孩子,也並未見到孩子有任何異常。但女航天員與種子的區別是:種子繁殖周期短,能在幾代之內發現改變;人類生育幾代,則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目前,也沒有研究證明:太空輻射和失重環境對女航天員生育後代沒有任何影響。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開銷極大的項目,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點,中國女航天員都傾向於選拔已婚已育的人。如果太空飛行真的會對後代產生影響,那麼已婚已育的女航天員的後代,肯定是避免了這個風險。
選拔過程長
航天員的選拔過程漫長,要求至少擁有工程、數學或物理的本科學位,年齡也在22歲以上。並且女航天員大多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進行選拔的,要求擁有至少10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按照每年飛行200小時計算,女航天員的年齡至少也在27歲以上。
並且航天員選拔是按照需求進行的,第二批航天員選拔2009年開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2017年開始,這就間隔了8年時間,所以一般女航天員被選拔上後都接近30歲的「大齡」了,這個年齡階段已婚已育也是很正常的。
選拔上以後,還要進行2年左右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如果女航天員選擇未生育的人,會出現一個問題。被選拔進入航天員候選名單後,如果女航天員意外懷孕了,並且進行了剖腹產,會在身上留下一條巨大的疤痕,而航天員選拔過程中,明確要求不能有任何疤痕,這就浪費了一個寶貴的航天機會。(加速情況下,疤痕可能會出血,在太空釀成大禍)
所以女航天員選拔最好是已婚已育,並且是順產的。
但是,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進入太空前屬於已婚未育的情況
劉洋,1978年出生
1997年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年齡19歲
2004年結婚,年齡26歲
2010年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年齡32歲
2012年,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年齡34歲
2015年,劉洋向媒體透露當了媽媽,年齡37歲
未婚未育和已婚未育的模式除了可能受到太空環境對生育的影響,還一個缺點,就是女航天員回到地球後再生育,年齡都在35歲左右,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了,生育風險本身就偏大,但好在女航天員身體素質遠超常人,家族向上三代沒有嚴重的遺傳病史,相較於普通人來說會好很多。
綜合來看,最理想化的模式還是已婚已育的女宇航員,她們的家庭情感較為穩定,不會像未婚的人,因著急找對象產生情緒波動,影響了中國的航天事業。
TAG:科羅萬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