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和于丹,誰的文化水平更高?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高手過招,如果都藏著揶著,當然不好判斷孰高孰低,但既然蒙老師和於老師都出手了,在台上都溜達這麼久了,大家也都應該看清楚了她們到底是驢還是馬了。
蒙曼和于丹,這倆名字都挺優雅,吐露著一股清新美女的氣息。雖然現實總是差強人意,但老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嘛!
不可否認,蒙老師和於老師都是女中豪傑,都是大眾心目中博學多才的國學大師。對於兩位女大師,不禁有人就問了:她倆誰的文化水平更高一籌呢?
這幾年來,蒙曼的存在感遠遠高于于丹。蒙老師是央視成語大會、央視詩詞大會和央視謎語大會的解說嘉賓,可以說璀璨非凡,大放異彩。而於老師呢?各種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曾還被北大學子轟下講台,漸漸銷聲匿跡了。
其實名氣並不能代表才學與水平高低,若要比較二人的硬實力,還得從她倆的背景說起。
于丹 ,是我國當代名氣很大的文化女學者,她的正規身份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厲害的是她還是著名的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
國學大師于丹
2006年,于丹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從此便打開了她的電視之旅。
記得在2006年的「十一」黃金周假期里,只要打開電視機,在央視1套總能看到一個短髮中年婦女在那裡激情四射、唾沫橫飛的講《論語》心得,我了個去,一講就是七天啊!沒想到的是,她正因此受到了廣大觀眾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就因為那一個黃金周,使她迅速的成為了一顆奪目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追捧,進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種「于丹現象」。
2007年春節鑽石假期里,於老師又攜著她的《莊子》心得再次佔據《百家講壇》,過年都那麼拼,果然沒讓她失望,她又大火一把。
2007年是於老師走狗屎運的一年,「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于丹以106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同樣是那一年,於老師還被評為「2007年中國最美五十人」之一,簡直是財色雙收,名利雙收,人生至此,真的已經達到了高潮。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蒙曼老師。
蒙曼,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她的正規身份是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碩導組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
蒙曼與于丹一樣,都是從《百家講壇》走入大眾視野,2007年11月19日,《百家講壇》推出了它"開壇"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32歲的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蒙曼,開講《武則天系列》。
從此後,蒙曼女士便悄悄走上檯面,她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先後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等。
于丹作為《百家講壇》大姐大,年輕出道的蒙曼肯定是受到了她很大的激勵。蒙曼老師的唐史系列講述的動人心弦。 蒙曼知識淵博,他講話並不慌張,陰柔處有大天地。蒙老師對唐史中人性,分析仍然相當到位的, 這個不服氣不行。 蒙曼的這種在學術上的淡定從容,需要深厚的國學功底作為支撐。
32歲,這在《百家講壇》的嘉賓小組中絕對是最年輕的了,很多人因此認為年輕的蒙老師將來會前程無量。
但十年過去了,蒙曼並沒有像她的前任於丹一樣大紅大紫。
蒙曼的走紅其實這這幾年隨央視《中華詩詞大會》而走紅,給人以別樣新鮮感,原來詩詞比歷史更討喜。其實,蒙老師也不是專業研究詩詞的,她講的大都是常識,是同樣的心靈雞湯,但如今大眾更喜歡通俗的高雅:楚王好細腰,貴妃愛醉酒。
說了這麼多,我們總算是明白了,原來於丹講《論語》火得一塌糊塗、蒙曼品詩詞大紅大紫,這都並不是她們的專業。
術業有專攻,我們來看看二位女俠的專業研究方向。蒙老師主要是研究隋唐歷史的,她更多地關注古代歷史、哲學及相關領域知識。
于丹研究啥?傳媒!中國古代沒有傳媒這門學問,相關點滴知識也不成體系,傳媒概念其實是從國外傳進來的。所以說,於老師更像是一個專業的媒體人。
於老師曾說:讓經典走近千家萬戶屬於人們享求文化平等的權力,「道不遠人」,道無處不在,它原本是每個人生活中溫暖的啟迪和勸導。
詩詞達人蒙曼
所以,單從蒙曼和于丹二人的研究方向來說,蒙曼的專業文化水平應該是在於丹之上的。于丹的國學是膚淺的,可能有團隊策劃;相較而言,蒙曼更像一個知識分子。
我們就拿二人在《百家講壇》上的內容來作個比較,蒙老師講課就像她在課堂上上課一樣,娓娓道來,有理有據,可圈可點。於老師呢?激情澎湃,洋洋洒洒,東拉西扯,思路開闊,離題萬里,不由得讓人鼓掌叫好,像是在洗腦做銷售。就此,你們說說她們二人誰的文化水平更高?
兩個人的國學水平都很一般,通過百家講壇我們可以看出來,皆停留在講故事的層面上,蒙曼比較通俗,于丹比較媚俗。兩人雖然都是教授,但研究的領域是不同的,蒙曼的研究課題為隋唐歷史,于丹的研究領域在於傳媒。所以對於國學水平來說,蒙曼老師更靠譜一些。
蒙曼老師的國學水平更高一些,于丹更多的是在灌輸心靈雞湯。在國學大行其道的今天,誰都想從傳統文化里挖出金礦來,于丹成功了,通過賣書,名利雙收。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于丹漸漸地遠離了人們的視線,文化麥當娜」黯然褪去。蒙曼上來了,越來越紅。
于丹的褪色跟他的水平相關。于丹的國學水平堪憂,講述論語心得的時候,連曾子是誰都不清楚,把曾點(字子皙)和曾參(字子輿)父子混為一人。
還記得當于丹早年參加活動時,她錯誤地提到了范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而低級錯誤說成是王安石主持。 這個低級錯誤發生在一個學者和教授身上,這實在令人困惑。
于丹講課天花亂墜,巧言令色,很會灌輸心靈雞湯。這些毒雞湯對於平凡人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更好笑的是,于丹要求大家用心體會霧霾,享受霧霾。人們每天都在為生活而奔波,哪有時間去享受霧霾?凈說好聽的話,不幹一點事實。
于丹還說,不要試圖用金錢打造精緻,沒有錢一樣可以精緻。我的天啊,一些人在掙了大錢之後,卻要求別人過沒有錢的精緻生活,真是腦洞大開。沒有錢,住不上裝修精緻的豪宅,用不起精緻的高檔化妝品,每天都忙忙碌碌,怎麼去過精緻的生活啊?只有金錢才能打造精緻,金錢越多,生活越精緻。
于丹所提倡的不現實的虛無主義很嚴重,糟粕思想眾多,這樣的知識精英分子,被抵制是正確的。反觀蒙曼老師,她的品格相對高尚,知識淵博,被世人所推崇,也是人心所向,實至名歸。
但對蒙老師我也是有意見的。曾經收到一個推薦的蒙曼精品課,標題是四課就能讀懂《紅樓夢》的精華!這給我打擊很大,我想不通文化水平很高的蒙曼老師怎麼會出這種虛妄的「神課」呢?
《紅樓夢》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最難讀懂的小說,許多紅學家窮其一生還慨嘆未得其堂奧,顯然以四節課就能讀懂紅樓精華是言過其實了。
老梁指出,于丹「摔倒」祭壇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迎合市場的早期階段,並談到人人都知道的原則,即傳說中的「精神雞湯」。老梁還說,于丹講的都是一些正確的廢話。 蒙曼卻不是,潛心研究學術,對於市場總是抱著一種若即若離的態度。
于丹、易中天一代學術明星在眾聲喧囂的熱捧造神運動中,在商業運作的金錢大潮裹挾下,已然過氣,但願新一撥的學術名星不要重蹈覆轍,更不應在長識的小河裡翻了學術大船!
最後,我們必須承認,不論是于丹還是蒙曼,二位都對我國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都對國學普及有大功,希望這個時代能造就更多的學術明星,讓廣大民眾精神受惠。
文化需要理性,更應順應潮流。 什麼是「潛力」?什麼是高水平? 本質是公眾對中國文化的精品需求。 因此,無論是于丹還是蒙曼,或者是後來的文化學者們,二人道阻且遠。
TAG:南宮尋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