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姐靠看言情小說月入幾萬!
我表姐靠看言情小說月入幾萬!
作者|簡七 微信|簡七讀財
我曾寫過一件自己親歷的事《10年獵頭談競爭:人到中年才明白的生存潛規則》,建議大家一定要發展自己的優勢、建築自己的長板,才能在這個高度競爭化的社會不被淘汰。
很多人在後台留言說,我連自己的優勢是什麼都不知道。
這種茫然,很可能才是大多數人的狀態。
那要怎麼辦呢?
以無用的標準來尋找優勢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則故事發生在1924年清華園一名叫吳嶺瀾的學生身上:
那時的他,是一個迷茫的少年,國文成績滿分,物理卻多次不及格,可即使如此,他依然堅定的選擇要學理科。
他的物理老師梅貽琦找他談話,問他為何不選擇文科。
吳嶺瀾的解釋到,所有學習好的學生都選擇理科,只有學理科做實業才能救國。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吳嶺瀾,明明優勢明顯,卻視而不見。
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不是去接納自己認識自己,而是通過設定一個又一個的標準化目標,把我們培養成標準化的成功者——上好大學,填好找工作的專業,做穩定的工作……
因為這種標準,我們在判斷行為時,會給行為貼上「有用」和「無用」的標籤,凡是對標準化成功無意義的,即無用的。
莊子曾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以無用的標準來尋找優勢,分清自己到底是沒有優勢,還是不認可自己的優勢。
看時間和錢花在了哪裡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
這個無用標準,適合那些本來就有特長的人,可我沒有特長,怎麼辦?
看你的錢和時間花在了哪裡。
人都會為自己喜歡的東西付出的,而且一旦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容易沉浸其中,從而付出更多成本。
大我兩歲的表姐,從小就喜歡看言情小說。
小學四年級,她就因為看瓊瑤被我姨拿著雞毛撣子從她家揍到我家。
中學那會兒,我們還在為席絹的小說興奮時,她就在看亦舒和李碧華了。
高中那會,她更是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第一批網路小說的讀者。
這樣的表姐,讓姨媽特別頭疼:「你天天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書有什麼用?是高考考這個,還是以後能掙錢?」
表姐還真靠這個賺了錢。
大三那年,表姐有一段時間書荒,去各大論壇求推薦,結果發現這些推薦都不靠譜,於是憑藉自己十年言情小說書蟲經驗,開啟了「小說種草」之路。
從此走上了另類網紅之路,還靠寫小說書評和推薦,賺了錢。
這幾年,網路文學發展蓬勃,表姐開了微博、公眾號,最近還做了抖音,每個月的廣告收入都有好幾萬。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每一筆花出去的錢和時間,都會沉澱出獨屬於你的人生體驗,是獨屬於你的優勢,通過你的努力,以另一種樣子,成為你生活的全部意外驚喜。
所以,仔細盤點一下你的時間和金錢,看看它們流向了哪裡;而它們流向的地方,是否隱藏一些可遷移的技巧、可複製的方法、可長久擁有的內容;而這些就是你的優勢所在……
優勢成長於後天努力
如果以上兩種辦法,都不能幫你找到自己的優勢,不妨看一看以下兩個讀者的留言:
莫扎特說過:「我每天花8小時練琴,人們卻用天才兩個字埋沒我的努力。」
音樂神童尚且需要用不斷實踐,才能展現出天賦;
天生平凡的我們,優勢更是成長於後天努力的踏實土壤。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書籍《異類》中提出過「一萬小時定律」:這世上從沒有天才,有些人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而1萬小時的錘鍊是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根本沒有在某件事情上專註過,沒有對自己做的事情進行過思考,沒有在某件事情上持續的投入過時間和精力,只要外界對某些行為一提出質疑就放棄……
這是找不到優勢,還是懶?
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做,還需要我說嘛?
簡七始終用經濟學思維,清醒面對世界
將複雜的理財技巧,用通俗方式講給你聽
聰明人的理財技巧了解一下:
手把手教你在職場上打怪升級:
通過思維的改變,重塑自己的人生:
TAG:練瑜伽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