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蚌埠出土「異」樣青銅行燈,經過試驗,它竟自帶一種「神奇」功能

蚌埠出土「異」樣青銅行燈,經過試驗,它竟自帶一種「神奇」功能

從古至今,人們抵拒黑暗,對光明都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正因為這樣的緣故,燈就產生了,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燈逐漸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小編今天不談別的燈,只說一種漢代的青銅行燈,顧名思義就是在出門在外,拿著行走,照亮的燈。

我們都知道,燈火最怕的就是風吹,行燈想要在路途中,為持燈人提供持續不斷的照明,防風功能必不可少,您想知道這件青銅行燈「防風」的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還得讓您先認識一下今天的「主角」——1976年春天,安徽蚌埠五河縣的幾位村民,在生產小組長的帶領下,準備把村西邊一處雜草叢生的荒地平整一下,好多種點糧食。村民們說干就干,他們鍬鎬並舉,三下五除二地就平整了好大一塊地。可是一位村民在掘土時,竟然有了意外的發現……

他在一團土坷垃中,發現了一件重有一斤多的青銅器,這件青銅器的造型還很奇怪,是個帶有三足的圓形盤子,盤口有飯碗那麼大,上面有個圓形的鏤空蓋子,器物後面,還「長」有一個十多厘米長的手柄!

村民們看到這裡,不由得面面相覷,因為大家從來都沒見過這樣奇怪的東西,更別說叫上它的名字了。但村民們還是很淳樸的,他們覺得這東西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文物,於是就將它帶了回去,並交到了縣裡的文物局。

果然,專家就是專家,縣文物局的專家,一眼就看出來這是漢代的燈具,叫做行燈。可是讓專家們感到費解的是,這件燈具和以往發現的行燈很不一樣,因為上面多了一個鏤空的圓頂蓋子,專家們一時半會,也不好斷定這蓋子有什麼用。

為了儘快搞明白這件行燈的功能,他們決定開會討論,讓大家集思廣益,一定要搞明白這奇怪的蓋子是做什麼的。最後,一位對古代燈具很有研究的老教授破解了它的奧秘,他說:這青銅的蓋子,只能是用來防風的!

對於「防風」的推測,其他專家們也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蓋子可是鏤空的,不密封的蓋子,怎麼能防風呢?那麼它到底能不能防風的呢?其實,只要試驗一下就真相大白了。

幾位專家很快就找來了一盞不帶蓋的行燈,將兩截蠟燭點燃後,分別放到了這兩盞行燈中。然後,在距離行燈三米遠的地方,打開電風扇。

這時,奇蹟發生了,無蓋燈具中的蠟燭火苗立馬就被吹滅了,而有蓋燈具中的蠟燭火苗,不僅沒有被吹滅,那團火苗還有燃燒得更旺的跡象。事實勝於雄辯,問題的答案已經不言而喻,專家們的意見都再也沒有分歧,最後這件燈具被命名為「防風行燈」。

由此可見,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以最簡單的方式,就化解了生活中最困難的問題,這樣巧妙的設計,不僅解決了行燈「防風」的「痛點」,而且還使燈具變得更加美觀和精巧,如果放到現在,這樣充滿「腦洞」的設計一定會獲得國際大獎。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八十年前這位考古學家「胡亂」一鏟子,竟挖出一座龜甲圖書館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