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張祜的一首詩,選自唐詩三百首,構思和表現手法都與眾不同

張祜的一首詩,選自唐詩三百首,構思和表現手法都與眾不同

張祜是唐代著名詩人,他才華橫溢,深受當時朝廷重臣令狐楚的喜愛,可是由於元稹的排擠,使得張祜只得歸隱。張祜創作時字斟句酌,深入搜求意象,得到同輩詩人的大力推崇。讀者最熟悉他的「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還有「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下面這首詩也非常經典,選自唐詩三百首,構思和表現手法都與眾不同。

贈內人

唐代:張祜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詩的大意是:月光由宮門拂到樹梢,佳人的媚眼只盯著那鷺鳥棲息的窩巢。她在燈影旁拔下玉釵,挑開燈焰救出那隻撲火的飛蛾。

首句點明時間、地點,並交代人物活動。內人是指宮中的歌女,她們很小就離家接受歌舞培訓,以為有了一技之長,來到皇宮就可以享受幸福生活,哪知這才是悲苦命運的開始。

她們生活在宮禁森嚴、重門深閉的環境里,每天如同籠中鳥、井底蛙,巴掌大的地方,只能看到狹小的天空。雖然月色柔美,卻倏忽間就消失,「月痕過」,給人以暗淡朦朧之感,月下之人,百無聊賴地佇立凝望,卻只能感受到光陰飛逝、青春虛度。

可憐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雙目,卻看不到禁門外的世界。她仰首觀望,月光掩映,恰好可見樹上的鷺巢,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再多的或許是她沒興趣注目,或者她見了就更加傷心,於是乾脆就移走目光。

「惟看」兩個字,不僅生動傳神,而且寫出了她的心理活動。她一定在想,飛鳥不僅有歸宿,而且還可以飛出禁門,在廣闊的天空翱翔,而自己卻無法擺脫藩籬,重獲新生。此時此刻,自由之於這位女主人公來說,就像亮光之於眼睛、空氣之於肺腑、愛情之於心靈。

接下來詩人轉換角度,鏡頭從宮院的樹梢移到室內的燈下,又展現了一個極其令人感動的畫面。「斜拔玉釵燈影畔」,詩人用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優美的動作,顯示了這位少女的風姿。如果不知下一句,以為她正在卸妝準備休息,可是最後一句卻將詩意升華到極致。

「剔開紅焰救飛蛾」,一個簡單的動作,表明了女主人公的愛心,也顯示了她的自憐。眼前的畫面早已驚艷了世人,飛蛾撲火本來如此決絕,但她不願自己的悲劇在飛蛾那裡重現,即使知道這只是自我安慰,也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出手。

這首詩題為「贈內人」,其實不過是詩人馳騁他豐富的想像力,雖然宮怨的題材很多詩人都寫過,但張祜卻能匠心獨運,不落窠臼,只從「內人」在月下和燈畔兩個微妙的動作,就折射出她們的遭遇和心情,不愧為千古流傳的經典。

再回味最後一句「剔開紅焰救飛蛾」,當一個人深陷困境,經過百般努力依然無法自救,除了存在僥倖心理等待轉機,內心還有一種無法排遣的愁怨。她恨天怨地,她百無聊賴,但她絕對不願看見自己的悲劇在其它地方重演。讀完全詩,不得不感嘆,乾坤一戲場,生命一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韓愈的這首詩,寫景狀物清麗宜人,最後兩句更是膾炙人口!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