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明如何從節氣變成了節日?

清明如何從節氣變成了節日?

清明如何從節氣變成了節日?

北宋蘇軾書《寒食帖》

清明如何從節氣變成了節日?

明代錢榖繪《蘭亭修禊圖》(局部)

清明如何從節氣變成了節日?

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圖·三月》

4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的內涵。古時,清明這一天不僅是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肅穆節日,也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的快樂節日。那麼,清明是如何從一個節氣變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呢?它就等於寒食節嗎?古人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清明假」?為什麼清明既有肅穆的掃墓祭祖傳統,又是古人們踏青遊玩、宴飲享樂的好日子?

清明兩個前身:寒食節和上巳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這一天太陽運行到黃經15度。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開始回暖,雨量增多,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漢武帝時期,《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那時清明作為節氣即已出現。對於「清明」這個節氣的名稱,《淮南子》中是這樣解釋的: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意思是說春分15天後,北斗星指向天干「乙」的方位,會刮清明風,也就是東南風,因而這一節氣叫作「清明」。而《燕京歲時記》援引《歲時百問》中的解釋則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之所以能從節氣演變為傳統節日,與它的兩個前身寒食節和上巳節有關。早期寒食節的日期不定,大約在魏晉時期固定在冬至後第105天,主要的習俗是禁火、冷食。關於寒食節的起源主要有禁火說、改火說和紀念介子推說3種。《周禮》記載「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意思是說仲春的時候,要有專門的人負責敲著鈴鐺宣傳禁火。春天大火星(心宿二)會在東方出現,東方屬木,古人擔心這會引起火災,因而要禁火。唐代李涪的《刊誤》中則認為,古時「四時皆改其火」,而「自秦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鑽燧。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後。既曰就新,即去其舊。」古時鑽木取火,獲得火種很不容易,要長期保留。古人擔心火種保留的時間太長也會變質,所以要定期更換新的火種,稱為「改火」。先秦時期四季都要改火,秦代以後為了簡便,變為春季改火一次,時間就在寒食節之後。

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影響最廣。介子推也叫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他跟隨晉文公重耳逃亡,又輔佐重耳回國成為晉國的國君。介子推立了大功卻不願接受封賞,帶著母親隱居到了綿山。傳說晉文公為了請出介子推而放火燒山,可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也沒有出山。後來人們就在寒食這一天禁火、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曹操的《明罰令》中曾提到:「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一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

上巳節指干支紀日法中,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古人認為「巳」代表去除疾病,所以在上巳這天到河水中沐浴,希望藉此祓除不祥。如《日知錄》:「季春三月,辰為建,巳為除,故用三月上巳祓除不祥。古人謂病癒為巳,亦此意也。」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在上巳日到水邊洗浴招魂的活動。到了漢代,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仍以洗濯除災為主,稱為「禊」。《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這時的上巳節已經成為重要的節日,其間還要舉行宴會和慶祝活動。東漢張衡的《南都賦》中描寫了上巳節熱鬧的氣氛:「於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於陽瀕。朱帷連網,曜野映雲。男女姣服,絡繹繽紛。」可見上巳節時,人們會穿著漂亮的衣服參與祓禊活動。

唐代:寒食上巳清明三節融合

魏晉時期,寒食節還只是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地方性民間節日,內容也僅限于禁火和寒食。到了南北朝時,其節日的內容開始增加,據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記載,那時的寒食節習俗已有挑菜、鏤雞子、鬥雞和蹴鞠等。

寒食節在唐代得到統治者的認可,成為官方節日,有了法定的假日。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天,正好是清明前的一兩天,所以寒食假期就和清明連在了一起。據《唐會要》記載,開始寒食和清明共放假4天,到了大曆十三年後,改為「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成書於元和年間的《大唐新定吉凶書儀》中又變為「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可見唐代的寒食節和清明連起來已經成了7天的「小長假」。

唐代寒食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上墳祭奠先祖。《唐會要》記載的一道敕文中提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可見寒食上墳的習俗在唐代興起後,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並成為禮制。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中便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寒食節作為唐代的法定假日,除了上墳掃墓外,還有很多豐富的活動。朝廷和王公大臣會在節日當天舉行宴會,食品以冷食為主,類似於現在的冷餐會。民間則盛行打鞦韆、蹴鞠、鬥雞、鏤雞子、走馬等一系列娛樂活動,白居易的《和春深》就描寫了寒食節的熱鬧場面:「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即便是在上墳之後,面對著大好的春光,人們也會趁機在郊外宴飲作樂,以至於朝廷多次下令禁止這種行為。

上巳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固定在了三月三日,《晉書·禮志》記載:「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節日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其中最為盛行的當屬「曲水流觴」。所謂「曲水流觴」是指一種文化活動,人們坐在彎曲的小溪旁邊,把盛滿酒的耳杯(觴)放在水上,酒杯沿著曲水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賦詩一首,詩不成則要罰酒。「曲水流觴」在魏晉時期非常流行,《初學記》援引《荊楚歲時記》說:「三月三日,士人並出水渚,為流杯曲水之飲。」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為一次曲水流觴活動寫的序言。

唐代的上巳節也以宴飲為主,而且宴會的規模極為盛大。《太平廣記》記載:中和年間,「上巳節即賜宴臣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彩舟,唯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學士登焉。傾動皇州,以為盛觀。」曲江邊上的宴會稱為「曲江會」,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描寫的就是上巳節曲江會的盛況。

由於寒食節、上巳節和清明節氣時間相近,所以三者在唐代逐漸開始融合,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詩中就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的詩句。

宋代:清明成為春季主要節日

宋代的《歲時廣記》中,「清明」已成為獨立的條目列在「寒食」之後,證明宋時清明已經成了獨立的節日。宋代的清明節承載了寒食和上巳節的很多習俗,包括上墳、踏青、宴飲等等。特別是踏青遊玩活動,遠較唐代為盛。《東京夢華錄》「清明」條下記載:清明日「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宋代清明時節還有賽龍舟、插柳條等習俗。此外,還有人認為《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清明節期間開封民眾游娛的盛況。

明清時期,寒食節和上巳節逐漸式微,只在部分地區還留有一些風俗,而清明節則成了春季最主要的節日。清明節的活動大體還是以掃墓祭祀和郊遊踏青為主。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記載:「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有歌者。哭笑無端,哀往而樂回也。是日簪柳,游高梁橋,曰踏青。」此外,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條等習俗也十分盛行,清代的《堅瓠集》中就提到清明前後盛行盪鞦韆和放風箏。

寒食節能出去踏青,元宵節不用宵禁,這都是古人難得能夠盡情歡樂的好日子。因此,元雜劇和明清小說中有個說法叫:「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用來形容日子過得特別歡樂,在《初刻拍案驚奇》中就載有:「好不受用!好不快樂!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這種歡慶氣氛自然延續到了清明。此外,清明節適逢生意盎然、氣候宜人的春季,踏青、蹴鞠、盪鞦韆等活動不僅給了人們親近自然的機會,也使得青年男女有了相遇的可能,為浪漫故事提供了發展機會。據統計,《三言二拍》裡面與清明節有關的故事就有27個,如著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許宣(許仙)和白娘子初次相遇時,「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