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新法規:作假販假是要被判刑的!
修訂後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本日起施行。在此之前,我們對該文件再次進行深度解讀,希望引起從業者的重視。概括地說,「56號文」一方面要簡政放權,就是政策上允許大家放開干;另一方面就是要動真格了。原先許多行業「潛規則」將從此被定性為「違法」。別不當回事兒!
中國藝術市場發展迅速,據《2014年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藝術品交易額2137億元,佔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的22%,列世界第二位。但同時,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制假售假、虛假鑒定、虛高評估、交易不透明等問題亟須規範
解讀
解讀:《光明日報》所認為的56號文的目的,結合《文化部發布新規治理藝術品市場亂象》的標題,說明:第一,中國藝術市場到了需要定新規矩的時候了;第二,新規矩首先需要治理的是「假」。這個「假」不光是指賣假畫,也包括了假信用、假數據、假交易等不規範的運營行為。這幾項要求應該說是比較重的,這表示國家開始對由來已久的「藝術圈水太深」的共識說「不」,原先許多行業「潛規則」將從此被定性為「違法」,力度之大,當屬首次。
《辦法》適應行業發展實際,將「美術品」改為「藝術品」,將網路藝術品、投融資標的物藝術品、鑒定評估等納入監管範圍。
解讀:一句雖短,實有亮點。
首先,「美術品」改為「藝術品」,概念的變化往往暗示著觀念的變化。「美術」一詞更多指國油板雕以及工藝美術品,多用在計劃經濟體系內,而「藝術」一詞則範圍更廣,涉及影像、裝置、行為等現代範疇內的作品,這說明,「藝術市場化」已經不再需要討論。
其次,「網路藝術品」的提法迎合藝術互聯網化,其中可能有兩層意思:一是利用互聯網作為媒介創作的藝術品;二是通過互聯網渠道運營、銷售的藝術品。這裡要注意了,一旦出現造假售假,以「第三方平台」為核心的藝術電商今後也逃不了干係,也要受到監管。
第三,「投融資標的物」的說法同樣默認了藝術金融化的大趨勢,而將其納入監管也是意料之中。當然,「56文」並沒有就監管問題進一步清晰化,比如監管部門、監管手段、監管標準等,這意味著藝術金融還有一段允許試錯的時間,而通過試錯之路的企業,將成為行業標杆。
最後,「鑒定評估」這一藝術行業老大難問題、也是藝術行業信用問題的深水區,從此開始破冰,不再任由行業內部自律。說白了,「專家」說話要負責了,「忽悠」別人已經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法律問題了。
《辦法》強調,藝術品經營單位不得以集資為目的或者以非法傳銷為手段進行經營;未經批准,不得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以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禁止經營來源不合法、冒充他人名義或者以禁止交易的動植物為材質的藝術品。藝術品經營單位應買受人要求,應當對買受人購買的藝術品進行盡職調查,提供能夠證明或者追溯藝術品來源的證明文件。
解讀:這段話有三個意思
第一,面對文化產權交易所繼續從嚴監管,在港澳台地區及海外註冊文交所避開監管直接份額化的「交易所」可能在今年遭到嚴查。
第二,說不清來源的、假冒的、違法材質的藝術品禁止經營,如果要經營,就得按要求拿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第三,只要購買者有要求,藝術品經營者有責任向購買者提供「56號文」規定披露的信息,不可推諉,不能把辨識責任轉移給購買者。
《辦法》提出要建立專家委員會、明示擔保、盡職調查、鑒定評估、信用監管等一系列新的制度,通過立規矩、明底線、強化主體責任,促進藝術品公開透明交易,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解讀
呼應前文,政府傾向於建立更權威的專家委員會,加強對增新授信行為的監管,此舉明顯針對民間自命專家隨意忽悠的混亂現象,同時強調專家要為言論負責,這是第一次在藝術市場行業中提「擔保」,言下之意就是,提高違約、失信成本。
顏真卿《裴將軍帖》也被人粗暴地認為是丑書。
最後再強調一下要點:
簡政放權 整頓市場亂相
解讀:文化部文化市場司負責人提到四點他們認為重要的問題,就筆者看來,第一點談的是簡政放權,其實就是政策上允許大家放開干,所以暫且不做分析;而其餘三點則是要動真格了:
第一,藝術電商、藝術金融是大勢所趨,這一點政府是承認的,但承認歸承認,監管是必須的;具體誰來管,怎麼管慢慢定,但可以明確的是,要收緊了。
第二,點名治理造假、售假、假鑒定、假評估、渾水交易等,這幾點對原有生態具有實質性挑戰:造假畫違法了,賣假畫也違法了,再也不能將真假風險單純轉嫁給買家就能了事了,「全憑您眼力」這個老規矩可能要改改了;此外,請專家評估、拍腦袋定價之後一句「看走眼」就完事的規矩,也要改改了。
第三,繼續嚴管「份額化交易」,不允許簡單粗暴地將藝術品拆分份額進行交易,這是所有文交所的紅線,不需要討論,一切不經資產化就直奔證券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辦法》公布後,《光明日報》以《文化部發布新規治理藝術品市場亂象》為標題進行解讀。同時,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有關負責人就56號文修訂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系列針對藝術市場的輿論風向,不斷地透露出政府「整頓市場亂象」的決心。
近日,「藝術家公盤」就以上內容,也解讀了《辦法》細則,認為,文化部在2016年新年伊始就立刻公布56號文,一方面是對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大政方針的呼應,另一方面,說明了「藝術品經濟」在文化產業中的重要地位。
全面揭露「古玩贗品集散地」!
你還敢隨便說你藏品是真的?
目前藝術品市場存在著一條成熟的制假、造勢、假鑒、拍假、護假的鏈條。魚龍混雜、維權困難,讓許多人對收藏市場望而卻步。面對假貨,就沒招兒了嗎?新修訂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於3月15日起施行,要求經營機構對相關信息應「盡職調查」等。
但這並不意味著賣家要對藝術品的真實性負責,「元寶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那些以造假「聞名」的城市,在低成本高回報的利益驅動下,造假者的造假手法日趨多樣,有些地方的贗品製作更是形成了規模化、科技化的產業鏈,一張中國「造假地圖」在我們面前慢慢展開。
江西景德鎮
瓷器:中國的瓷都,曾傲視天下千百年,現在是古瓷贗品的最大產銷地,不僅接受高仿的高級定製,亦能批量生產各種瓷器。從這個地方出來的贗品,數量之多,品種之豐,技術之精,手段之高,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近年來,還有不少贗品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國際性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
河南南陽
玉器:中國規模最大的玉器交易集散地,從小如米粒的玉石項鏈,到高約兩米的器具擺件,新疆和田玉、雲南黃龍玉等應有盡有。「天下玉雕數鎮平」,當地玉器造假從兩漢時期就開始,此地玉器作坊從低端到高端,應有盡有,從業人員數量、造假手法以及品種都堪屬第一,玉器交易額佔到當地產業的76%!
河南洛陽
青銅器:河南省伊川縣煙澗村是中國著名的「青銅器之村」,村子裡不論男女老少都能製作青銅器。每天成千上萬的仿古青銅器從這裡流向全國和世界,贗品造假作舊的技藝精湛,能逃過科學手段的檢測,不少專家都曾經栽在「河南造」上。
北京
假貨集散地:有亞洲最大的古玩市場,被稱為國內最高端的藝術品交易中心,但是這裡也是全國最大的贗品倒手處,從全國的造假作坊出來的贗品大都流入到北京,在這裡,一件幾十塊錢的仿古物品極有可能以真文物的價格被收購到一些收藏者的玻璃壁櫥中。
陝西西安
唐三彩:西安的假古董是有底蘊的,所以很多人慕名前來。就像名畫的贗品也很值錢一樣。西安是仿古作偽較早的地區,在真器上鏨刻偽銘便始於西安。西安不僅仿製銅器,做漢罐、唐三彩也是一絕。
安徽蚌埠
玉器:在百來平方公里的蚌埠市區,分布有3000多家玉器加工作坊,組成了若干馳名中外的「玉器村」、「玉器街」。其間有近10萬人以古玉銷售業為主,約佔市區總人口數的1/8,每年產品銷售額近50億元人民幣,約佔地區GDP總數的1/6。
湖北荊州
銅器:荊州造兵器與銅鏡,早己名揚天下,高仿品供不應求,其中仿造銅兵器己達到亂真的地步,銅兵器錯金也是荊州造一大特色。荊州銅鏡因其產量有限,據說仿家附近賓館常年有人住著等貨
天津
書畫:天津是京津畫派的發源地,該地書畫行貨在造假界最為出名,且規模最大,從業人數最多,仿製的書畫作品從近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到中國當代國畫大家何家英。書畫造假在此地成公開的秘密,「流水線」的一條龍作業方式。
無論真假都要「故事」包裝「製造噱頭,講故事」是這行的傳統。2011年河南商丘的幾個農民偽造了一千多幅畫家石魯的作品,為了讓這些假畫成真,造假者曾出版過畫冊、找過國內著名書畫鑒定專家題跋、找媒體進行大量報道,甚至還在北京舉辦過「石魯遺作研討會」。
無良鑒寶師利益熏心,鑒定家群體掌握了藝術品真偽的話語權,就算藝術家本人或家屬宣稱贗品也沒用。原本應該作為行業基礎的鑒定體系,幾乎成了整個行業最混亂的環節。2011年,5名國內文博界知名專家,將一件偽造的「金縷玉衣」鑒定為真品並估價24億,鑒定過程中甚至連玻璃罩都沒打開,之後便獲得了幾十萬的鑒定費。
《消費者買贗品難維權》在藝術品領域,有「不打假」的傳統,因為,打假就意味著藏品要爛在買家的手裡,所以圈裡的人不自覺的都成了護假者。
奇葩「博物館」層出不窮,近年來各地興起了「博物館」熱,很多掛著博物館的名頭,裡面卻充斥著複製品、山寨品。2013年,作家馬伯庸撰文《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揭露了冀寶齋博物館收藏年代穿越、造型奇異的藏品,其中不僅有「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釵大缸、三英戰趙雲的葵口盤,還有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紅描金12生肖……讓人汗顏。
收藏品投資詐騙高發,「恭喜您獲得XX紀念幣一枚」,這種天上掉餡餅的電話您接到過嗎?這其實是商家用不明來路的「紀念幣」將您騙到店裡,推銷收藏品的手段。近兩年,很多收藏品投資公司打著回收藏品和高額返利的幌子進行詐騙,買家不僅等不到承諾的回購,而且花巨資購買的「藏品」大都一文不值。收藏這行的水太深,望藏家摒棄貪便宜的心理,多學習專業知識,自然會有所收穫。
TAG:欣聞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