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美味粵菜幾乎只能在記憶中懷念,如果你遇到,千萬要試試!
許多美味佳肴仿若珍珠,隨著中國幾千年飲食文化的變遷而散落在時光的長河之中。有的或簡化或改變成了新的菜式,有的就直接徹底消失不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尋常難見的金錢蟹盒
今天布丁想和大家聊聊幾道即將消失的美味。因為製作工藝,材料準備,性價比低等各種原因,這些美味漸漸越來越少人會做,或者願意去做。以後在餐桌上,我們很可能再難尋覓到它們的蹤跡。
工序複雜的八寶鴨
1. 粵式八寶鴨:
八寶鴨原是江浙上海一帶的名菜,需要將鴨子起骨後放入各式炒好的餡料後蒸煮而成。在廣東地區,廚師們在餡料上做了改進,使八寶鴨的整體口味更適合愛咸鮮的南方人。
某些館子的八寶鴨還會焗一下
由於給鴨子起骨以及炒制八寶餡料的製作工藝複雜,整道菜製作下來非常麻煩。而八寶鴨的定價往往也不算太高,因此現在只有很少的飯店願意做這道菜。
酥軟的八寶鴨吃之前需要用刀輕輕劃開
傳統的粵式八寶鴨,由於經過多道烹飪的過程,鴨腹內的餡料吸足了鴨的鮮味,口感酥軟入味,老少咸宜。現在廣州地區,奇香樓和蓮香樓等老店還堅持在做這道菜,隨著這一代廚師的老去,也許八寶鴨這道菜也會慢慢地淡出廣府人的視野。
燒汁桂花扎
2. 桂花扎:
作為舊式嶺南燒臘店必不可少的一道經典,桂花扎曾是嶺南家庭中非常常見的一道菜。記憶中,爸爸和叔伯們總喜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捎帶一兩條桂花扎來下酒,簡單地再炒個一葷一素,就又是一頓晚餐。
經典燒臘桂花扎
現在,桂花扎由於工序複雜,人工成本高,賣價又無法定得太高,也漸漸也加入了即將失傳的美味中。
由於桂花扎的靈魂—冰肉的製作,需要用頭曲酒加糖腌制24小時以上,才能吃起來肥而不膩。所以,在普通的燒臘店,也越來越難吃到正宗的桂花扎。
曾經很常見的桂花扎,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
廣州西關的清平飯店的桂花扎曾是老廣州們心中的一代經典。桂花扎通常分為三層,最裡層是鹹蛋黃,中間是冰肉,外層是瘦肉,最外層有用鴨腸環扎而成的,也有講究的用豬肘子皮來包裹而成的。桂花扎的口感豐富,因此最適宜下酒。
燒臘中的藝術品
3.無骨蛇筒:
在傳統的粵式食文化中,蛇是溫補佳品。因此在粵菜中,也有各式各樣與蛇相關的菜肴。比如說,無骨蛇筒。粵菜江湖中一直有無骨蛇筒的傳說,但即使在無骨蛇筒的發源地順德,也很難吃到。
江湖中只聞其名的無骨蛇筒
這道菜,需要廚師將蛇完整去骨,同時保持蛇皮不破,蛇肉完好。之後再用椒鹽腌制,切段後香煎。無骨蛇筒的最高境界是,蛇筒中沒有刺,外邊的蛇皮酥脆,內里的蛇肉嫩滑,完全沒有任何的腥味。
也屬於失傳名菜的荔茸香酥鴨
除了上述的幾道美味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都已漸漸失傳。除了性價比的原因,還有各種不可抗因素。比如小時候吃的豆沙包,豆沙月餅,能夠吃出是慢火細熬的豆沙入餡,但現在大多數地方已經沒有這個功夫去細熬,因此豆沙也不再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
所以喜愛傳統美食的朋友,且吃且珍惜,莫待這些美味都失傳後空嘆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