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突然被代購「圍攻」的 KAPITAL KOUNTRY,你了解嗎?

突然被代購「圍攻」的 KAPITAL KOUNTRY,你了解嗎?

日本代購對各位潮流愛好者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從 Ambush、Needles、Doublet 再到 Cav Empt 等日本品牌在代購圈的熱賣,這些 「個人買手」 除了方便大家購買之外,也帶有了一些流行趨勢的意味。可能大家也發現了,近日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日本品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代購的朋友圈裡 – KAPITAL ,但這次火的卻是來自 KAPITAL 支線 KAPITAL KOUNTRY 的最新系列。

( 圖片來源:Instagram )

關於 KAPITAL 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科普介紹。前身是成立於 1985 年的一家丹寧工廠,名為 CAPITAL INC.,由 Tohikiyo Hirata(平田俊清)一手創立。千禧年後其兒子 Kiro Hirata (平田和宏)從另一日本品牌 45rpm 回到家中繼承家業,創立 KAPITAL 並擔任品牌設計總監。

概括的說,KAPITAL 一直將蘊含歷史意義的世界服飾(美國服飾為主)和日本傳統工藝互相融合作為品牌的目標主打,其發展也對日本傳統工藝在當代的演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方面,品牌開設的支線系列 KOUNTRY (與 KAPITAL 岡山縣倉敷市的廠房同名,支線全稱 KOUNTRY REMAKE)尤其重要,該支線的重點關注是對傳統工藝的繼承與創新,並結合 KAPITAL 獨特的美學重建對服裝結構的認知。

吊牌上的 FACTORY ,也表明了 KOUNTRY 是一家工廠的名字 ( 圖片來源:Google )

對於 KAPITAL 長遠的歷史來說,KOUNTRY 出現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其背後承載的故事和文化卻不僅僅是一個服裝系列這麼簡單。

KAPITAL 傳統與創新的縮影

KAPITAL 能擁有如此強大的供應鏈並保持其多年的工藝水準,和 Kiro 父親 Tohikiyo Hirata 有分不開的關係。Tohikiyo Hirata 作為一個在 80 年代中期就已經於岡山丹寧工廠打滾的從業者,擁有豐富的面料開發和製版經驗,這也為後來 KAPITAL 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10 年,為了更好的把控產品細節,Kiro 創立了全新的加工廠 KOUNTRY ,區別於之前的縫紉工廠,KOUNTRY 專註於染色和水洗工藝的研究與開發。除此之外,Kiro 還創立了同名支線,也就是現在的 KOUNTRY REMAKE 。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KAPITAL KOUNTRY 涉及到的所有 「高端」 加工都在其同名工廠完成,它的出現讓 KAPITAL 在工藝創新和成衣設計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其每一季的單品里找到諸如 Boro(ボロ)、Sashiko(刺し子)、Indigo(インディゴ) 等等各種日本傳統工藝技法的影子,同時也能看到這些工藝被應用在創新的服飾載體上。

2009 年出版的《BORO》寫真集,從野良著到足袋等載體記載 Boro 的應用歷史 ( 圖片來源:Google )

Boro 紡織品最早出現於江戶時代,由於當時的絲綢、棉製面料供給對象是社會精英階層,作為工人、農民階級的平民則以更為廉價常見的麻質面料製作日常服飾,然而當衣服破損時,人們往往選擇用搜集而來的各種碎布進行縫補,在寒冷的地區,他們更以層疊縫補的方式將碎布縫在衣服上起到保暖作用,並一代接一代地穿用。因為購買保暖性更好的棉製布匹在當時對農工階層的平民百姓來講,可謂一點都不現實。這就是 Boro 最早出現的緣故。

而 KAPITAL 則通過這種製作手法,將不同的面料進行疊加組合縫製,塑造出強烈的襤褸視感。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工藝並無特別的規律可循,所以每一件 Boro 的衣服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KOUNTRY 2017 秋冬系列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在 KAPITAL 的世界裡,Boro 和 Sashiko 就像是固定搭配套餐一樣。Sashiko 是日本的一種裝飾性加固縫合,起源於江戶時代。傳統上用於加強磨損點或修復磨損的地方或用貼片修復撕裂,通常用白色棉線於絎縫和刺繡中起到純裝飾目的。在 2017 秋冬系列中,Sashiko 除了和 Boro 組合運用到丹寧面料上,在外套、內搭上的運用則更加具有非傳統的意味。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藍染作為歷史悠久的染色技法,一般來講要完成染色織物,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天然染劑通常從特定的植物中提煉,從前期準備到最後可以用於染色織物需要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而藍染的針織服裝比起其它材質,在製作上則更加有難度。

KAPITAL LOGO(圖片來源:KAPITAL)

從丹寧工廠起家到成立品牌 KAPITAL ,藍染一直都是被強調的主要工藝。無論是 KOUNTRY 的吊牌還是 KAPITAL 的經典 Logo 中,都標註著 BLUE HANDS 的字樣,亦即靛藍染過程無可避免被染上藍色的雙手,在日本更被視為是靛藍染的奧義象徵。在 KAPITAL 的 catalog 里,藍染產品必定是每個季度的定番焦點。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KOUNTRY REMAKE 2019 春夏系列可以說是 Kiro 在設計上的創新,KAPITAL 高水準的染色工藝已經不僅僅體現在藍染上。扎染(Tie-Dye)這種街頭品牌中慣用的染色手法成為了 KOUNTRY REMAKE 這一季的主打元素。Tie-Dye 是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在美國發明的現代術語,但它本義就是抗蝕染( Resit-Dying )的一種。而 KOUNTRY REMAKE 在扎染的運用上,則很好的將日本傳統美學特色融合在一起。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相比美式扎染在誇張色彩和粗體圖案的使用,KOUNTRY REMAKE 則更注重保留其品牌的復古舊化處理和侘寂 (Wabi-Sabi) 美學。加拿大的心理學家 Richard R. Powell 曾在《Wabi-Sabi Simple》一書中對新世代的侘寂美學有這樣的提煉:「重視自然、微妙不顯、開放性、有彈性、季節性、天然與手工打造。」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在 KOUNTRY REMAKE 扎染系列的單品上,看似以粉白為主色的顏色組合里,黑色與靛藍的使用則就是 「微妙不顯」 的最好論證。它很好的中和了整個系列的顏色跳躍感,將藍染等傳統染色工藝融合在其中,且創新性的將 Tie-Dye 這種一般印染棉質服裝的工藝運用到了丹寧製品上。

市場與行銷不是品牌存在的主要目的

KOUNTRY 系列的營銷模式並不像是 90 年代流行一時的那種服裝品牌 Diffusion Line 的現象,也就是靠 Logo 為主打、降低售價把市場下沉至消費水平更低的客戶群體。相反, KOUNTRY 的目標市場要比 KAPITAL 主線小眾得多,往往涉及繁複的工藝和特別的面料,因此在定價上也比主線更加昂貴。

但 KOUNTRY REMAKE 和主線一樣,承載著品牌對文化的探討。2019 年 Kiro Hirata 與雷鬼之父 Bob Marley 的女兒 Cedella Marley 合作,以 Bob Marley 的知名專輯《Takin Blue》和其牛仔穿著風格為靈感,設計了最新的春夏系列。有趣的是,兩人身上都有著 「子承父業」 的相同背景,Kiro 在千禧年後加入家族企業,開創了全新的服裝設計事業。Cedella Marley 則繼承了父親的音樂事業,並在丹寧設計領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由於相同的背景,和對雙方文化的認同感,他們藉由丹寧設計來探討對不同 「文化」 的傳承問題。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很多衣服的側邊都印有 Marley 特色的標語,而由 Cedella 精心挑選的 20 張專輯封面也都被用貼布衍縫等工藝體現在衣服設計上。而主打的鑲邊牛仔褲,其靈感是來源於 Kiro 父親 Tohikiyo Hirata 早在 1996 年設計的第一款名為 TH 的牛仔。雷鬼音樂和日本傳統手工藝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設計元素被和諧地融為一體,其背後是 Kiro 和Cedella 對各自父親表達的深深敬意,以及希望藉此來反映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 圖片來源:KAPITAL KOUNTRY )

的確,在流行音樂和服裝流水線生產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去關注老的東西,亦即那些製作時間漫長、需要繁複工序,與時代節奏背道而馳的東西。

在流媒體的排行榜上,雷鬼音樂已經變成了小眾中的小眾,大眾耳朵里充斥的是 Hip-Hop 以及各種 Pop Music。有趣的是,在 KAPITAL 官方網站的招聘一欄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則信息:急需大量縫紉工人,無相關工作經驗亦可。從這小小的條件里,其實就反映出了像 KAPITAL 這類注重手工藝品牌在時代中的一種無奈,行業缺乏 「新血」,作為傳統的制衣行業,如今選擇進入製造業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像 KAPITAL 這類以傳統技法為標榜的品牌,想要傳承的前提也必須是有新人的加入吧。

強調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記錄

早在 2014 年 ,電影製作人 Hsiang Chin Moe 就為 Hirata Kiro 和其攝影師 Eric Kvatek 拍過一個名為《KAPITAL WORLD》的紀錄片。其中記錄了二人拍攝造型目錄的創作過程和對不同地域文化的感受,從里約熱內盧、巴黎再到落基山脈,去往世界各地的旅程成了 KAPITAL 重要的文化輸出口。特別是 2018 年 KOUNTRY 秋冬回歸到日本本土,以原住民阿伊努文化為出發點,探討現代美學與尊重傳統的平衡問題。

( 圖片來源:KAPITAL )

阿伊努人雖然早已被同化,但其本身是十分具有野性的民族。服飾上的很多刺繡紋樣不僅僅是裝飾作用,很多都富有文化意義且具有神學色彩。比如在 KOUNTRY 系列中看到這些圖紋,都有其不同的含義。漩渦狀的代表力量,帶有尖頭的代表荊棘,是保護自己的護身符;而菱形的星狀圖案,則代表著神明的眼睛,有注視之意。Kiro 將這些圖騰和現代服飾有機的結合起來,當你穿上這些設計時,你很難覺得自己只是單純地買了一件衣服,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的記錄。

( 圖片來源:KAPITAL )

戰後的日本幾乎在各個層面吸收並一路改良美國文化下的衍生物,尤其在服裝行業上,傳統的美式服裝已經被日本人給徹底研究,甚至很多人開玩笑地說,你要研究美式服裝文化的話,也許在日本當地會比美國更加合適…

KAPITAL 徹底將這種美式舶來品和自身傳統文化從概念到製作上結合起來,相比 visvim 、real McCoy 甚至 45rpm 這幾種互相不同類型的「美日混血品牌」,KOUNTRY 在設計上則更顯得狂野、隨性以及具備藝術感,在突出日本傳統工藝之餘,表現的手法也更為大膽(尤其是 Lookbook)。這體現出了日本人在面對外來文化時極強的文化自信,在開放吸納不同文化特點的同時,也將自身文化融匯貫通發揮到極致。

Kiro Hirata 曾在 Haven 的採訪中被問及怎麼看待 KOUNTRY 系列是品牌的巔峰之作時這樣說道:「 KAPITAL 所有的產品系列都是品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像是一桌豐盛的晚餐,不可能只有一道菜組成,它需要多樣化的食物去搭配 。如果 Century Denim 對我們來說是主食,那 KOUNTRY 系列就像是時令的新鮮食物一樣改變了晚餐的單調性。」

從 KAPITAL 在對其支線的運作上,品牌根深蒂固的匠人精神得到了非常好的認證。追求極致,注重對傳統文化和工藝的傳承,每一件單品都能讓購買者感受到時間和文化的力量。用日本學者松岡正剛曾在《知日》採訪中的一段話來結尾就最為合適不過:「匠人精神是一種通往未來的方法。匠人精神的核心是 『人』 ,它不是制度與機器,人能在細節上不斷修正,匠人精神則代表著專業、規範、打磨到極致且不斷精進。」

作者: Viki.Huang

熱門內容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

千禧年的 「平民鞋」,放到現在可能都是爆款

它的能量都被「困」在了這些網格里

這雙鞋引起的「瘋狂」仍在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RE現客 的精彩文章:

藤原浩上腳專屬「閃電」 AJ III

TAG:NOWRE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