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灘:懸崖邊上的山寨小鎮
在巴渝地區, 為防戰亂和匪患而結合地形修築山寨城堡具有悠久歷史。位於重慶市合川區的釣魚城,以其地勢險峻、固若金湯,讓所向披靡的蒙古軍隊及其大汗蒙哥折戟於此而舉世聞名。而同樣位於合川區,釣魚城東北方的淶灘古鎮,作為一座以軍事防禦為主要功能的城鎮,同樣極具特色。
淶灘之名因渠江險灘名淶灘而來,位於重慶合川城東北42公里的渠江西岸,是古代秦巴山區通往四川盆地腹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扼守水陸交通於一方的戰略要地。但這裡最早則是因渠江水運之利而興盛,至宋淶灘始建鎮,成為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清朝嘉慶至同治年間,由於戰亂頻繁而大規模增加城防工事,從而形成了軍事防禦重鎮的格局,保留至今的淶灘瓮城,於西南地區首屈一指,實屬罕見。
淶灘的先祖在修築城寨、寺廟之時,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地勢之利,為既安保一方平安,又充分發揮渠江水運之利,將淶灘分為相互獨立的二處,即有上、下淶灘。下淶灘在渠江西岸,緊靠渠江碼頭,始建於北宋乾德三年(公元 965 年),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有街一條,兩側民居多以前店後宅的形式出現。下淶灘古場,曾是八百里渠江沿岸盛極一時的繁華水碼頭。
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水上運輸的退化,加上為防止戰亂和匪患,在咸豐年間,淶灘人在場鎮後的鷲峰山上,又修建了一個被稱為「上淶灘」的場鎮,於是,下淶灘逐漸冷清下來。「上淶灘」就是今人所稱的淶灘古鎮。
三面臨崖,易守難攻
古鎮東臨渠江,盤踞於高出江面 80 多米的鷲峰山上,佔地0.25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寨城堡式場鎮。就像其他巴蜀地區的要塞堡壘城鎮一樣,淶灘古鎮同樣選址於四川盆地中到處都有分布的方山上,整體呈西高東低的態勢其山頂平闊,東、南、北三面為懸崖峭壁,地勢險峻,遠遠望去有如一座天然形成的城郭,遠比在平地上建造的城池險要,獨西面連接平壩水田,有水利之便,同時又為防禦戰亂、匪亂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
淶灘鎮面向平壩的西面的城牆原為亂石堆砌而成,防禦能力有限。清嘉慶四年(1799年),為防白蓮教起義軍,當地民眾集資加固城防,拆除了西面原有亂石寨牆,代以條石砌築,將場鎮團團圍住。修築了高 7. 6 米、寬 3 米、長 400 米的城牆,從而完善了「上淶灘」堡寨的建設。整個城牆城門體系無不依地勢險要的懸崖陡壁而建,踞崖一側,門邊或危石累累,或城牆高聳,只有一條在陡坡上開鑿的小路與城內相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咸豐年間,為了抵禦匪患,淶灘鎮城池在大規模維修中還在西門外加築了瓮城,使得其更加堅固。淶灘瓮城城門共有八道,十字對稱的四道城門為人行和車馬道,其餘四門為半封閉狀態,主要用於駐兵及存放兵器等,大有「瓮中捉鱉」之意。其平面布局近似半徑約 15 米的半圓形,因非官方築造,外牆由九段長短不一的之牆面相連而成,瓮城門與西寨門有5°的偏差,這些不規範的做法使肅殺莊嚴的瓮城也透露著鄉土的靈氣。現存西城門上的中寨樓,單層三面懸山頂,石木穿斗結構,青瓦屋面,是典型的川東民居風格,如此創舉也體現著民間匠人自由實用的思路。
淶灘古鎮是居民為防匪亂而築,寨內的防禦設施為長期駐守作了充分的準備。鎮內水塘若干,良田成片,飲用水、農田灌溉以西側平壩小溪為用,為長期駐守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另外在城內順城街東部還設有太平池,作消防水池之用。
因地制宜,布局巧妙
在固若金湯的防禦體系內,作為場鎮的淶灘逐漸形成了以主街順城街為骨架的魚骨狀建築格局,民居前店後宅依主街分布。順城街由西向東順勢而建,兩側聯繫著東西城門,向東南出小寨門可通下淶灘,總長 300 多米,是水陸交通轉換的重要通道和城鎮中主要的商業活動帶。在順城街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寺廟建築群,歷史悠久,香火不斷,成為當地民眾的主要活動場所,其布局與街道關係密切。正是這樣由點成線,自由散發的生長,從而形成了場、佛、寺、廟等多功能活動複合、充滿生機活力的街巷結構,因勢利導,亦壯亦秀。
順城街沿街建築多是木結構穿斗青瓦房,古樸典雅,錯落有致,且挑檐深遠,出挑二道三步架,形成檐廊,鄉民習稱「涼廳子」。如此建造,增加了商業服務面,使街道成為一個風雨無阻的全天候鬧市。同時,涼廳子不僅使鄉民趕場夏無烈日蒸曬之苦,雨無步行濕腳之憂,同時街心、檐廊、天井形成了冷熱空氣對流,改善了街道空間的小氣候,緩解巴蜀地區悶熱潮濕的氣候環境。淶灘傳統場期為二、五、八,每至趕場日,附近村民聚集於此,絡繹不絕。街面上、檐廊下、城外的道路兩邊,談笑風生,吆喝買賣,熱鬧非凡。
因為地形所限和商業活動的要求,淶灘民居中少有規模宏大的豪華宅第,多為窄面寬、大進深,前店後宅或上店下宅的「竹筒式」住宅,當然住宅內部也不乏尺度宜人的天井、庭園,這些小院大多位於店鋪的後面,或直接從鋪面進入,或由長長的廊道相聯,地面青石板鋪砌,點綴花草盆景,為居民求得一方祥和、寧靜的空間。二佛寺、文昌宮等公共建築則均採取軸線對稱的院落式布局,同時充分因借地形地勢,形成獨具特色的格局。
淶灘古鎮內廟宇建築始建於唐,興盛於宋,有「九宮十八廟」之稱,是佛教信徒集中的據點。眾寺廟中以二佛寺最為出名,它位於古鎮主街順城街二佛巷一側,是當地民眾的聚會、文娛活動、祈禱的公共場所,一千多年來一直香火鼎盛。因地勢高低之別,整個佛寺分上下二殿,上殿位於山頂平坦處,下殿則是臨崖而建,兩殿各有自己獨立的山門、殿宇甚至圍牆,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建築群體;同時上殿下殿又通過牌坊、廣場和建築的形式、裝飾聯繫在一起。古代雕刻大師以下殿三面環崖壁之利,迎面雕刻一尊高達 12.5 米的雄偉大佛,人稱「蜀中第二佛」,並以之為中心總攬全局,巧妙地締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禪宗道院,其摩崖石刻群雕是古鎮宗教文化景觀的集中表現,具有深刻的二佛禪宗文化內涵,是集中反映唐宋時期古代勞動人民的文化藝術的結晶。
每逢農曆二、六、九月的十九日,為二佛寺的傳統廟會。會期當天,常由商賈集資,請戲班到祠廟戲台唱戲,還有淶灘地區傳統的踩台、堂戲等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百姓安康。演出時間少則幾天,多則月余,熱鬧非凡。
圖片來自網路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