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明:清史纂修紀實

鄭明:清史纂修紀實

纂修清史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標誌性學術文化工程。2002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經過詳細調研和縝密考慮,認為重修清史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做出了啟動清史纂修工程的重大決定。該工程預計十年或十餘年的時間完成。

清朝歷史長達268年,時間跨度長,內容豐富,與現實接近。對我們來說,當代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如經濟建設、政治改革、文化發展、中外交往,以及人口問題、宗教問題、邊疆問題、生態問題、城市化問題、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等等,都與清代有密切的關係。清朝滅亡之後,北洋政府曾於1914年開設史館,為清朝修史,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歷經14年所成的《清史稿》未能盡如人意。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清史,並先後三次動議修史。建國初董必武同志曾建議纂修清史,得到毛澤東主席的贊同,50年代末周恩來總理曾委託吳晗同志考慮纂修清史的規劃,1965年秋周總理又委託中宣部負責組成了七人清史編纂委員會,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郭影秋為編纂委員會主任,並在該校建立清史研究所,作為編纂清史之機構,但都因種種原因計劃夭折。十年動亂以後,鄧小平同志轉發了一封建議纂修清史的信件,學術界又曾籌議纂修清史,初步擬訂了編纂規劃。當時剛剛改革開放,百廢俱舉,萬端待理,修清史之事尚難顧及,故再度擱置。直到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專家學者再次呼籲編纂清史,得到社會科學界的積極響應,歷時兩年醞釀討論,到2002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啟動清史纂修工程。

2002年11月,在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下組成了由文化部、中宣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計委、財政部、教育部、人事部、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國家檔案局、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及編纂委員會主任組成的領導小組。

2002年12月12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並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由清史學界的專家學者組成,戴逸教授出任編委會主任,全面負責清史纂修的學術組織工作。2003年1月28日,李嵐清副總理在中南海召開清史編纂工作座談會,對清史編纂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編纂清史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歷史任務,是新世紀一項宏大的學術文化工程,也是一個龐大而嚴肅的學術研究課題。經過充分討論,在編纂清史的指導思想上形成了以下四點共識:

一是,清史編纂意義的「二個有助於」的認識,即:有助於人們全面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有助於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增強民族凝聚力,更好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二是,清史編纂要做到「三個結合」的認識,即:既要尊重歷史事實,又要反映時代精神;既要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於進行學術創新;既要著眼於中國歷史的發展,又要聯繫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

三是,清史編纂工作中要做到「三個要」的認識,即:要充分發揚學術民主,提倡文人相親的新風尚,摒棄文人相輕的舊觀念,集思廣益;要實事求是,尊重史實,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增強史書的科學性和可讀性;要堅持老中青相結合,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注重培養一批優秀的年輕專家。

四是,清史編修要有「世界眼光」的認識,要把清史放到世界歷史的範疇中去分析、研究和評價,要用世界的眼光,實事求是地認真研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也就是說,我們既要著眼於中國歷史的發展,更要聯繫世界發展的進程。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不管自覺還是不自覺、主動還是被動,清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地融入了當時世界發展進程。清王朝的興、盛、衰、亡無一不是在當時的世界格局裡發生的,同時也對當時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確定清史纂修工程的內涵和外延

清史纂修工程既然是新世紀初最大的學術文化工程,又預計歷年十年完成,因此,在工程啟動之初,明確清史纂修工程的內涵與外延,也就是說清史纂修工程應包含哪些內容是當務之急。

經過反覆討論,集思廣益,形成了如下共識:

(一)清史纂修工程將由主體工程、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三部分組成:

(二)主體工程是指要寫一部100卷左右、約3000萬字的《清史》;

(三)為了保證修史的質量,也為了搶救、保存清代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撰寫《清史》進程中要分輕重緩急收集、整理、保存、出版清代的檔案和文獻。圍繞主體工程還設置了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

(四)基礎工程是指清代檔案、文獻和民族文字、外文文獻檔案的收集、整理和編譯,為此,編委會成立了檔案組、文獻組和編譯組;

(五)輔助工程是指相關檔案、文獻的出版,圖書資料的收集、保存,以及網路信息庫的建設,為此編委會成立了出版組、圖書資料中心和網路信息中心;

(六)編委會決定編輯出版下述叢刊:檔案叢刊,文獻叢刊,研究叢刊和編譯叢刊,同時編譯組還將編印《清史譯叢》。

工程總主持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對此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明:主體工程是3000萬字的清史,圍繞著主體工程準備搞一系列的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好像我們打造一艘航空母艦,光一艘航空母艦不行,還要有許多驅逐艦、巡洋艦、潛水艇,形成一個戰鬥群。

戴逸教授在2003年5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後又進一步明確了清史編纂工作的總體思路,即以項目製為紐帶,按照「一體兩翼」的總體構架,全面推進清史編纂工作。這個「體」,就是主體工程;這個「翼」,就是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在整個編纂過程中,要緊緊抓住主體工程這個中心開展工作,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要全力為主體工程服務。

為使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工作有序開展,編委會設立了主任辦公會議,及時研究和決定編委會的日常工作,還設立了秘書組、項目中心等常設學術管理部門。隨著編纂工作進展,將按編委會設計的《清史》編纂框架增設其它學術機構。2003年3月,成立了清史辦公室,作為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和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日常辦事機構,進一步健全了清史編纂工作的機構。

二、開展清史編纂體裁體例的學術調研

為順利完成清史纂修,首先要開展清史體裁體例的學術調研。從2002年底至2003年初,按照編委會主任戴逸教授關於清史纂修的總體設想和思路,就清史纂修工程的總體規劃、清史編纂委員會的部門設置及人員配備、有關學術活動管理規章的制定、近期要抓的主要工作等問題進行全面部署,決定先期成立清史編纂體裁體例工作小組和學術調研小組,並積極開展有關工作。

修史工程,體例先行,積極開展清史編纂體裁體例的調研和設計工作。關於清史體裁體例的調研、諮詢工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編委會在2003年3月份和4月份初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召集三次學術座談會,出席會議的專家共有282人。同時將問卷在4月1日《光明日報》理論版以及光明網上刊發,收回問卷回函共912份。填寫問卷的以專家和有大學畢業學歷者占多數,同時也有工人、農民、醫生。年齡最大者83歲,最小者13歲。

第二階段,小組對三次座談會專家發言、專家提交的諮詢報告與問卷調查認真進行整理,綜合各方面調研的結果,主張用紀傳體和用章節體的佔少數。而大多數人贊成用綜合體,並且多數的意見贊成由通紀、編年、典志、傳記、史表、圖錄六大部件構成,形成一個整體。據對三次座談會發言的粗略統計,主張「同意以傳統的紀傳體為主要框架,再加以改造和創新,形成新的綜合體裁」,以及相類似的綜合性題材方案的學者,共佔85%。以收到的143份專家書面意見和諮詢報告中,對採用何種題材明確表態者126份。其中,贊成以紀傳體為主加以現代改造者佔63份,贊成綜合創新題材者41份,兩項合計104份,佔83%。如再加上在現代章節體基礎上吸收傳統題材者佔8份,則比例達到89%。社會問卷情況大致相近。收回的912份答卷中,主張採用綜合創新體裁者403人,主張對紀傳體加以改造、補充、發展者263人,兩項合計666人,佔73%,若再加上贊成在章節體基礎上,盡量吸收傳統史學各種優點者135人,則總數達87.8%。

第三階段,戴逸主任和編委會主任辦公會議根據2003上半年體裁體例調研工作的進展狀況,請全國部分專家學者就清史編纂體裁體例和框架設計作進一步研討和論證,分別在北京、大連、廣州、上海舉行了五次較小規模的清史體裁體例研討會,與會專家共80人。另外,8月25—27日,「兩岸學者清史纂修研討會」在京舉行,北京、上海等地的學者和來自台灣的學者共40餘人,圍繞清史體裁體例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兩岸學者共同表示,將通過適當的方式攜起手來,為國家纂修高質量的清史貢獻力量。戴逸主任在廣泛吸收各方面意見後草擬了《清史目錄》第四稿,並發表了題為《通紀——貫穿清史的一條主線》的講話稿。這六次研討會在原先調研的基礎上,把《清史》編纂體裁總體框架設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新修清史應大體以紀傳體為框架,並吸收章節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中外史書體裁的長處,進行綜合創新。

總之,2003年1—10月,編委會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大連、台北等地先後召開15次學術座談會,包括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法學、外交、民族、軍事、藝術以及自然科學各學科專家700餘人次與會,就清史編纂體裁體例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在此基礎上整理形成100餘萬字的《清史編纂體裁體例討論集》。在體裁體例的討論中,一是充分吸收傳統史書中紀傳體和編年體體例及建國以來各類史書體例的優點,初步確定了以新綜合體作為清史纂修的體例,並制訂《編纂手冊》;二是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六易其稿,原則上確定了以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大部分作為《清史》全書的總體框架,並擬定了92卷的《清史》目錄第六稿。

三、《清史》撰述宗旨《清史目錄》五大部分的簡要說明

(一)撰述宗旨

1.新修清史定名為《清史》。

2.纂修《清史》必須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同時要借鑒和吸收史學和其他學科有益的理論和方法。

3.《清史》以構建有清一代總體歷史為目標,全面系統展現清朝由開國、全盛、中衰到覆亡的歷史進程。在總結中外研究成果、整理已有各類歷史檔案文獻的基礎上,《清史》應力求寫成一部反映當代中國最高學術水平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史學著作。

4.中華民族歷來有重視修史的優良傳統,《清史》的修纂既要體現與二十四史的繼承關係,更要注重反映時代精神。

5.求真求實是史學的根本原則,也是史學生命力之所在。必須把尊重歷史的客觀性放在纂修工作的首位。要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基礎上,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實事求是,秉筆直書。

6.經世致用是史學社會價值的體現,要發揚中國史學資政育人的傳統,以史為鑒、古為今用,通過對清代歷史文化的總結,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記憶,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7.堅持史與論的統一。史論是對史實本質的抽象和概括,應以史實為基礎,源於史實,高於史實。史論可根據撰述的需要採取不同形式,但應力戒主觀臆斷和一般化的議論。應透過歷史表象,揭示出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繫。

8.端正學風,潛心研究,提倡嚴謹的治學態度。研究貴在創新,要探索新問題,開拓新領域。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尊重他人成果,杜絕簡單重複。

9.堅持「雙百」方針,發揚學術民主。充分發揮纂修者個人的學術專長,通力協作,使全書成為一個首尾連貫、反映集體智慧的有機結合的整體。

10.項目運作採取總纂負責制,實行總纂、分纂、分卷主編三級管理,要做到分工明確,職責清楚,制度嚴密,管理科學。在充分發揚學術民主的基礎上,總纂折衷異同,擇善而從,有學術裁決權。

11.遵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標準,文體採用現代漢語書面語。視《清史》編纂的具體需要,行文也可適當保留若干文言的成分。語言應力求準確、精鍊、流暢、典雅。

12.《清史》的修纂是國家重大學術性文化工程,是清史學界和相關專家、學者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要依靠專家修史,編纂的組織工作和質量要求,必須嚴格遵循學術規律。

(二)《清史目錄》五大部分的簡要說明

在吸收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戴逸教授進一步修改了清史目錄,於2004年2月擬定第六稿,共92卷,每卷約35萬字,總計約3220萬字。

1.通紀

通紀是全書的核心、綱領和主幹,應做到「內容系統,史實準確,觀點鮮明」。表現清朝一代由崛起、興盛、中衰、尋求改革而失敗,至最後覆亡的歷史趨勢,要寫出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和各個演進階段的基本特徵。

通紀部分要寫出作者的歷史觀,要對有清一代的盛衰規律、歷史經驗和教訓,作出分析透闢的明確的論述。通紀以記載史實為主,同時應有必要的、緊密結合史實的、言簡意賅的議論,揭示出歷史現象的本質和內在聯繫。

通紀的定名,「通」為貫通,我們既要通清代三百年歷史之變,還要通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和中國與外國的關係,以「通」命名,具有氣勢和神采。「紀」則表示重在記載史實。紀有莊重記載之義,又有綱紀即大綱要領之義。至於傳統史學中一些編年體史書稱為「紀」,對此我們可以創造性運用,不必過於拘泥。

2.典志

典志的部分記述清代典章制度和廣泛的社會生活。通紀從宏觀上寫歷史演進的脈絡和趨勢,典志則具體寫經濟、社會、文化某一領域,做到細緻和深化,特別要揭示各個重要領域制度的變遷。典志所提供的制度背景、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是歷史規律分析的依據,也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場景。古人稱「修史之難,莫過於志」,在今天,寫好典志則成為體現《清史》修纂創新力度和深度的重要標誌。

典志的部分有其相對獨立的價值,但其任務又是服務於綜述這一核心部分。通紀只能在敘述歷史大勢時,講到有關官制、兵制、田制、稅制、鹽漕河防等項的大事,而這些重要制度及其沿革的詳細內容,則要在典志中展開記述。

志中包括有偏重於記述典章制度和記述社會生活的專史兩類篇目,二者並不互相排斥。從《史記》、《漢書》開始,書志既寫典章制度,如禮樂制度、官制、賦稅制度等,也有類似於專門史的篇章,如《平準書》、《食貨志》等。《清史》所設置的志中有不少關於社會史、文化史、風俗史等方面的篇目,既是適應當代學術研究開拓新領域的需要,藉此可以總結這些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同時也是對古代優良史學傳統的繼承和發展。但是志與專史的寫法確有不同。各篇典志在撰寫體例和方法上,很有必要借鑒方誌學家所總結的「橫排豎寫」的方法,使內容多樣的各篇志目在總的體例和風格上能做到基本一致。

3.傳記

傳記的作用不僅在於表現傳主個人,而更重要的是反映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設立傳記是為了克服章節體史書不見人物的缺點。通過研究人物的活動及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與影響,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通紀對人物雖有涉及,但多限於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重大事件的決策與活動,傳記記載人物的生平事迹,與通紀相輔相成,更全面地反映歷史全貌。同時通過傳記人物的出身背景、思想、性格、品德的等個人因素對重大事件決策與行動的影響,反映出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傳記能否取得大的突破與創新,關鍵在於對新資料的發掘利用。鑒於舊傳記資料的嚴重缺陷,要特別注意對檔案、文集、年譜、族譜、筆記、日記、書信,以及外文資料的發掘利用。但傳記資料隱惡揚善、虛擬浮誇、輾轉抄襲的弊端極為常見,應加強對資料的辨析考訂,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根據人物在清代歷史所處地位重要程度的不同和生平活動史料的多寡,分別設立專傳和合傳;對於生平活動聯繫緊密並且主次地位分明者,還可考慮設立主傳和附傳。編排順序採用朝代與類別相結合的方法。對於地位雖不很高但又有專門技能、對歷史做出貢獻的人物,設立類傳。

4.史表

傳統史家重視史表,稱其「譜列年爵」,「以收複雜事項」,有省去繁冗記載之功用。對於史表的這些基本功能,今天仍應重視。

根據傳統史學中的有益經驗和今天撰史的要求,史表的設置和撰寫還應具有顯示歷史演進之階段性的意義,並應有助於顯示清代歷史的特點。對時間跨度長的重大事件設置年表,目的是以簡要的文字顯示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具有記載重大事件本末之作用。

各篇史表的編列均須以搜集豐富的史料和進行嚴密的考訂為基礎。史表撰寫的形式應當以簡明的表格排列翔實、精當的內容,做到眉目清晰,便於查閱。

5.圖錄

圖錄部分是《清史》的一項重要創新,收錄珍貴的歷史地圖、清代繪畫作品、文物圖片和歷史照片等,既提供極有價值的史料,又為史學著作增加形象性和直觀性。

圖錄共分輿地、生產、商貿、典儀、軍事、民俗、建築、藝術、宗教、肖像十大類。每一大類中再按照相關的內容和年代先後編排。文字說明務必準確、簡明。

四、開展清史研究現狀的專題學術調研

清史纂修工程不僅規模宏大,歷時十餘年,而且整個清代歷史時間跨度大,涵蓋領域廣。為深入、準確、全面地了解清史研究現狀及發展動向,2003年初,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專門成立了學術調研小組,並確定了調研工作重點,即:

一是,全面了解國內清史研究的最新進展、動向和研究隊伍情況;

二是,了解國外近十年來清史研究的最新進展和動向;

三是,認真研究《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修纂始末與經驗得失;

四是,全面收集、整理20世紀國內學者清史研究著述目錄,編製索引。經過近一年的工作,除編製了《國內學者清史研究著述目錄》、《清史研究隊伍現狀調研項目資料庫操作手冊》、《大陸清史研究人員名錄》、《台灣清史研究單位及人員信息彙編》等重要學術信息匯綜外,還收集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清史研究領域博士論文500餘冊。

此外,還完成調研報告七篇,現將七篇調研報告簡介如次:

(一)希都日古《〈元史〉纂修始末研究》(正文5.1萬字,附錄10.8萬字)。

調研報告立五題:纂修體例的確定,纂修隊伍的組織,政府的支持與投入,修纂和定稿進程,經驗和教訓。報告總結《元史》纂修的經驗教訓有三:一是,編纂班子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史學素質較差,二是搜集不完善、編纂分工不合理,三是,時間緊迫、成書倉促。

(二)劉仲華《〈明史〉纂修始末研究》(正文3.8萬字,附錄10萬字)。

調研報告分立十題:設館修史,重新開館,購求遺書,訂定體例,史料筆法,考核史事,拈鬮委派,分期纂修,分類改定,欽定刊行。報告說:「前事之不忘,後來之師也,觀《明史》修纂,可留意者略有如下數端」,其一,「清政府態度對《明史》修纂之進程甚為關鍵」;其二,「須廣納群言,庶有心史事者,皆可破墨伸紙,瑣言芹獻」;其三,「必有一二妙手始終其事,方可通貫,渾然一體」;其四,「必先做長編、考異,方可下筆」;其五,「必博求才彥,方可因能器使」;其六,「館臣須專任,無使與事者忽忽悠悠,坐延歲月」。

(三)鄒愛蓮、韓永福、盧經《〈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正文5萬字,附錄17萬字)。

調研報告分立八題:史館的設立和纂修隊伍的組織,體例的討論與確定,史料來源,政府的支持與投入,修纂與定稿過程,國民黨政權對《清史稿》的處置及《清史稿校注》,《清史稿》的版本,經驗與教訓。報告總結《清史稿》纂修經驗有四:政府出面、設館修史;體例成熟,有規可縮;聚集人才,發揮眾長;立足典籍,利用舊檔。而《清史稿》纂修教訓則有六:修史者立場錯誤;人才不足,組織不力;史料搜集利用有限;體例不夠詳明;史事考訂不細;經費不繼,倉促成書。

(四)趙雲田《20世紀以來國內已出版的通史類清史著作綜述》(正文3.6萬字,附錄5.7萬字)。

調研報告分如下三個時段進行綜述:一是多種體裁體例清史著作並出階段:1901年—1949年9月;二是以章節體為主階段:1949年10月—1976年10月;三是出現綜合體以及各種體裁體例清史著作紛呈階段:1976年10月—2002年。最後從體裁體例、內容、存在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點評。

(五)馬釗等《1990年以來以英文發表的清史研究成果綜述》(正文8.7萬字,附錄,6.3萬字)。

調研報告由9篇分報告組成:滿學:清朝統治的民族特色;清代的政治史:皇權與官僚;清代法律史:民事審判與司法實踐;清代社會史:下層社會與邊緣人群;清代地方史:權力、動亂與網路;清代經濟史:全球化與康乾盛世;清代婦女史:男權統治社會中的婦女文化;清代城市史:地方精英的權力基礎與社會網路;清代中西交流:宗教與文化。課題主持人馬釗在前言中指出:「九十年代以來的海外清史研究,觀點變化大、出版成果多、涉及領域廣泛、跨領域研究特色明顯。本文在框架結構上,基本採取國內史學界習慣劃分方法對海外成果進行總結,力圖使國內學者更方便、更迅速地了解海外研究成果。對於跨領域、交叉學科著作,在相關章節可能重複涉及,力爭全面介紹。受學者研究興趣和學術環境變化的影響,九十年代以來,有些課題漸成熱點,也有一些淡出主流,我們力圖在有限的篇幅中,對熱點研究作詳細介紹,藉此勾勒出十幾年來海外清史發展的大致走向。

(六)葉柏川《1980年以來以俄文發表的清史研究成果綜述》(正文3.75萬字,附錄11.7萬字)。

調研報告分立十題:清代中俄關係研究,清朝社會變革、革命運動研究,清朝社會、經濟問題研究,清朝區域史研究,清朝民族問題研究,清朝宗教、文化問題研究,清朝歷史研究,清朝對外關係研究(除俄國外),俄蘇東方學研究,新研究方法的提出。

(七)王曉秋《1990年以來以日文發表的清史研究成果綜述》(正文5.6萬字,附錄4.4萬字)。

調研報告由三部分組成,一是1990年以來日本清史研究的動向和主要成果;二是日本學者1990年以來研究清史運用的新理論方法和可以借鑒之處;三是1990年以來以日文發表的清史研究著作簡介。報告除提供了豐富的學術信息外,對於日本學者提出的「地域社會論」、「朝貢貿易體系論」和「亞洲經濟圈論」做了簡明清晰的介紹和評議,有助於清史研究視野的拓展。

五、認真做好清代文獻、檔案調研工作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於2003年1月成立文獻組,3月,文獻組召開了有75名專家參加的清史編纂文獻整理工作座談會;3-5月,在北京、上海等地召開的清史編纂體裁體例四個座談會上,也徵求了與會專家對清代文獻整理的意見。之後,文獻組赴江蘇、安徽等地進行了初次摸底調研。將各地申報的清代文獻整理類項目進行歸類,共列9類44種3382冊擬整理的文獻資料目錄,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立項調研計劃,並明確了清代文獻整理的三個原則:

1.以清史纂修急需的資料為重點,兼及珍貴史料的保存和搶救(注重稿本、抄本以及珍稀文獻資料的整理出版);

2.要有一定的編研基礎(包括文獻整理前期編研基礎和編研隊伍的整體素質);

3.鼓勵項目共建,多渠道解決經費問題。

7—8兩個月文獻組又組織力量,赴北京(國圖分館及善本部)、濟南、上海、常熟、蘇州、南京、揚州、蘭溪、合肥、武漢、長沙、成都、鄭州、新鄉等地,對申報項目以及清代文獻、特別是清代抄稿本的收藏和整理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調研。其間,共召開會議32次,包括專家論證評估會及諮詢會18次,各種座談會14次,整理、選擇錄入清代抄稿本目錄8000餘種;整理、分類錄入清代寫本契約目錄25000餘種;實地查閱清代抄稿本文獻並作提要近200種;拍照600餘張,完成地區調研報告11種。

在此基礎上,編製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組十年工作規劃(討論稿)》。

關於清代檔案整理工作,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共計完成調研報告18篇,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清代檔案基本情況調查報告》、《全國各地檔案館所藏清代檔案文獻調查報告》、《台北故宮博物院和台北「中研院」藏清代檔案概況》、《全國各省、市、縣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藏清代檔案要目》,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四川等省份所藏清代檔案概況。

在此調研基礎上,編製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檔案組清代檔案整理規劃(草案)》,從而為清代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截擊2005年5月,《檔案叢刊》、《文獻叢刊》、《研究叢刊》、《編譯叢刊》四叢刊共出版圖書29種135冊,它們是:

1.《庚子事變清宮檔案彙編》(全18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清宮熱河檔案》(全18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園林局合編,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

3.《清宮普寧寺檔案》(全2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普寧寺管理處合編,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

4.《清代中南海檔案》(全30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西苑出版社出版

5.《清代軍機處電報檔彙編》(全40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6.《惲毓鼎澄齋日記》(全2冊)

惲毓鼎著,史曉風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7.《越縵堂日記》(全18冊)

李慈銘著,廣陵書社出版

8.《陳寶箴集(上中下)》

汪叔子、張求會整理,中華書局出版

9.《晚清東遊日記彙編》(2冊)

王寶平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0.《薛福成日記》(上下冊)

蔡少卿、江世榮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11.《新編汪中集》

汪中著,田漢雲點校,廣陵書社出版

12.《黃遵憲全集》(上下冊)

陳錚編,中華書局出版

13.《清代蒙藏回部典彙》(全75冊)

中華書局出版

14.《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彙刊》(全125冊)

商務印書館出版

15.《一個日本記者筆下的袁世凱》

[日]佐藤鐵治郎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16.《清史編纂體裁體例討論集》(上下冊)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體裁體例工作小組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7.《罕為人知的中日結盟及其他》

孔祥吉著,巴蜀書社出版

18.《張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前驅》

虞和平主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19.《清人筆記隨錄》

來新夏著,中華書局出版

20.《清代西北生態變遷研究》

趙珍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21.《中國新史》

[葡]安文思著,何高濟、李申譯,大象出版社出版

22.《中國近事報道》

[法]李明著,郭強等譯,大象出版社出版

23.《清初揚州文化》

[美]梅爾清著,朱修春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24.《八國聯軍佔領實錄:天津臨時政府會議紀要(上下冊)》

倪瑞英譯,劉海岩校,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25.《州縣官的銀兩》

[美]曾小萍著,董建中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6.《在「模範殖民地」膠州灣的統治與抵抗》

[德]余凱思著,孫立新譯,劉新利校,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

27.《這些從秦國來——中國問題論集》

[英]赫德著,葉鳳美譯,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8.《親歷晚清四十五年》

[英]李提摩太著,李憲堂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29.《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與社會(1796—1889)》

[美]羅威廉著,江溶、魯西奇譯,彭雨新、魯西奇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四叢書的出版,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致《惲毓鼎澄齋日記》一書整理者的信中,就對此工作予以肯定。總理的嘉許,對於清史纂修既是鼓勵,又是鞭策。我們將再接再厲,進一步做好整理、出版工作,為清史纂修提供豐富、確鑿、可靠的史料根基。

如果說,2003年為確定清史工程內涵與清史體裁體例和目錄的「調研年」,那麼,2004年至2005年為清史工程項目的「立項年」。隨著項目撰寫工作的展開,2005年開始對已立項項目的檢查評估工作。

六、項目的立項與進展

根據2004年年初的中央第三號文件《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中央領導同志對清史工程的重要批示,結合清史工程整體性的特點,按照「一體兩翼」的總體構架,「體」即主體工程,「翼」即基礎工程和輔助工程。以主體工程為中心,切實做好項目設計工作,實行以項目為紐帶、以項目主持人為龍頭、以招標和委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立項,全面推進編纂工作。在項目設計中,強調基礎工程、輔助工程為主體工程服務,使項目立項工作緊緊圍繞「一體兩翼」的總體思路開展,並加強對重點學術問題的研究和攻關。按照《清史目錄》和編纂工作的實際需要,通過認真研究和論證,分別設立若干子項目,使所設立項目與整個《清史目錄》的結構相協調。

清史工程的「立項年」的工作重點是主體工程的立項工作,招標和委託工作同時啟動,任務十分繁重。為配合立項工作,編委會編製和修改完成了項目管理的相關辦法等文件,主要包括:《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招標實施辦法》、《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投標書》、《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申報書》、《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項目合同書》等,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使工作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

立項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執行四級評審機制。

立項過程實行四審制:首先,由二級項目組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然後,項目中心對二級項目組初審合格後的《項目申報書》進行審核;接著,編委會組織專家委員會對項目中心審核合格的項目進行評審;最後,由主任辦公會議協助工程總主持人對項目進行決審。2004年至2005年,編委會共召開十一次立項評審會議,一百多位專家進行了嚴肅、認真、公正的評審,共立245項,其中主體工程156項,包括通紀12項、典志70項、傳記28項、史表23項、圖錄23項。至此,主體工程已按《清史目錄》基本上完成了立項。此外,還通過了檔案整理、文獻整理和外文編譯等類別的基礎、輔助類項目89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都有學者參加,基本邀集了大部分頂尖級清史專家,其中包括了政治史、軍事史、邊疆史、民族史、科技史、經濟史、文學史、文化史等各方面專家,可說是專家雲集,盛況空前。

完成一部高質量、經得起歷史檢驗的3000餘萬字的《清史》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學術質量是清史纂修工程的生命。這部《清史》學術質量的關鍵既在於各項目的撰寫,也在於編委會對各項目撰寫成果的評估。學術評估工作至關重要,並將貫穿於今後纂修工作的始終。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在繼續進行主體工程項目立項掃尾工作的同時,我們啟動了對項目的評估工作。

為了對《清史》各類項目提交的成果進行評估時有所依據,編委會責成項目中心制定《清史工程項目成果評估辦法》。本著求真務實的原則,從指導思想、史實、文風、行文規範等方面對評估標準做了規定,最終制定出《國家清史纂修工程主體類項目階段性成果評估辦法試行》,經2005年6月14日主任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下發給各組作為評估工作的基本標準。明確了保證《清史》質量的關鍵和基礎在於三、四級課題組,質量保證的主要責任單位是二級課題組,終審權在首席專家、編委會主任的指導原則。該辦法的討論、制定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取得共識的過程。評估是整個《清史》編纂工程的重要環節,評估是為了《清史》最後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評估工作的有序開展,將為各項目完成後的整個《清史》的合成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提高項目成果質量,做好項目評估工作,當各主體類三、四級項目組還處於樣稿試寫階段時,包括戴逸主任在內的編委會領導就認真仔細閱讀稿件,及時提出意見。戴逸主任曾寫信給傳記組負責人,提出對傳記樣稿的審讀意見。戴逸主任還就《災賑志》的樣稿,專門寫信給該項目負責人,交換意見。隨著大綱、試寫稿等大批成果的遞交,戴逸主任對某些樣稿做了修改,並將意見轉達給二級組以作為參考。各二級組和項目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各二級組確定了每個項目的組內聯繫專家,負責項目的日常聯繫,明確責任分工。除了日常聯繫外,各二級組經常前往項目主持人所在地,與項目組成員進行直接交流,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各二級組經常將有關的項目組召集在一起,集中解決問題。

典志組於2005年3月、7月分別召開學術類和經濟類典志的工作會議,與學術類有關的《樸學志》、《思想文化志》、《西學志》的主持人,以及與經濟類有關的12個項目的主持人等進行座談,很好地解決了各項目編纂重點,處理了各志內容交叉與遺漏等問題。典志組還召開《宗族志》各篇和《民族志》各篇主持人的座談會,集中探研,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統一各編的大綱與結構。從而為以後各編的撰寫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各二級組將最先提交的一些成果,送交有關專家審讀。例如,史表組就將《教案表》的大綱、凡例、樣稿交李文海教授。李文海教授就此寫出審讀意見,談及《史表》的性質、特點和編寫原則,並對《教案表》提出了詳盡的意見。這些審讀意見對史表項目的撰寫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通紀組在2005年著重就各項目撰寫大綱在上下銜接、前後呼應方面進行協調。2005年6月通紀組召集各項目主持人就各卷大綱的內容設計、難點與重點、研究資料等進行了集中交流、研討。通紀組彙集了9卷的寫作大綱設想,並於2005年12月召開了通紀撰寫大綱工作會議。各項目主持人就各卷的研究思路、內容框架、書寫風格等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戴逸主任與其他專家則分別提出了修改意見。通過這些研討,通紀大綱已經有了很好的開端和基礎。

各二級組還將質量優異的試寫稿,下發各三、四級項目組作為參考。例如,傳記組第一批有8個項目提交了約80篇初稿包括傳主名單、傳主名單說明,他們將其中一部分稿子發給各三四級項目組切磋討論。典志組將《農業志》的《墾政》等篇作為樣稿供典志各組參考。這些做法,對各三四級項目的撰寫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各組制定《編寫則例》以及制定組內的自評辦法。如史表組制定了史表項目階段性成果自評辦法,並於2005年7月召開史表編纂與評估工作研討會,10月、11月召開了史表類項目階段性成果評議會。

對於學術評估,以史表組為例略作說明。史表組認為學術評估應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各項目組的自評和自查。《清史》編纂實行的是以項目為紐帶、以項目主持人為龍頭的工作機制。各項目的質量高低,歸根到底要依靠項目組專家們的創造性勞動。他們的工作,別人無可替代。項目組的自我評估,是適合項目制內在要求的一種辦法。自評的基本精神,是煩請各項目組在提交階段性成果之前要留出一定的審核時間,根據史表則例,進行逐條排查、核實和修改。成果提交時,附上自評報告和專家補充修改為主的評審意見。經過認真自查的成果,應該是把訛誤和失范減少到最小程度的成稿。

第二個層次是史表組在各類史表的體式和篇幅確定之後,史表的質量如何,取決於入表史料史實的完整和準確。全、准、簡、新,核心在全與准。人表的人頭要全,一個不能缺;人表的史實要准,一條不應錯,才能成為有價值的能傳世的工具書。全和准,如一表構架之兩輪。根據檢驗史表成果質量的這一特性,採取了組內外專家評估和專職審校員排查相結合的方式,專家進行宏觀和微觀方面的學術評估,審校員則就表內各信息點時間、地點、人物等的具體史料、史實進行排查和抽檢。這是在項目組纂寫自評基礎上的再一次學術把關,更是一種綜合各項目組眾多優長、進一步整合史表樣式和提高史表質量的重要手段。

第三個層次是建立以三、四級史表項目專家們為主幹的評估網路。經過兩年的纂修實踐,是我們最近擬採取的一個措施。史表各三、四級項目組已湧現出一批熟悉史表業務的專家能人。我們擬從中遴選聘請業務水平高、工作態度好、纂修進度領先的優秀專家數人,請他們從事本表纂修的同時,適當分擔左鄰右舍相關成果的評審工作。由於他們最了解情況,最熟悉業務,由他們組成評估網路,既能延伸二級組的職責和功能,又有益於三、四級項目組之間的互動互補,如果實施得當,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七、基礎、輔助及其他學術工作的有序展開

1.為了更好地進行立項工作,基礎、輔助類各組不辭辛苦在海內外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

檔案組根據清史檔案工作的進展,積極調研,赴雲南、內蒙等地調研,於2005年8月召開了「國家清史工程檔案立項暨項目實施工作交流會」。文獻組於2005年9月赴西北召開了西北清代文獻工作會議,了解西北邊疆及少數民族文獻的收藏、整理情況。來自新疆、甘肅、青海地區的25位專家參加了會議,交流了文獻規劃整理項目的意向。之後,又於10月在京召開清代西北地區文獻項目諮詢論證會。編譯組於2005年1月,舉辦了「中日學者清史研究座談會」。3月赴澳大利亞接受駱惠敏夫婦的「莫里循文獻」捐贈事宜,共有149箱珍貴資料運回北京。7月赴歐洲調研,考察訪問了英、法、德等十幾家清代文獻的收藏和研究機構,拍攝了8000多張有關清代檔案文獻的照片、圖片,就今後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進行了磋商,並取得了共識。

2.作為基礎工程的文獻、檔案、編譯工作積極開展了立項工作。

自2004年至2005年底,基礎類項目共立項89項。作為輔助類的出版、網路則按照編委會《專項課題管理辦法》進行立項工作,項目中心於2005年在北京組織了六次小型專家評審、論證工作會議,其中包括出版自組立項項目8項,網路改版專項課題1項。

出版組積極籌劃清史工程的出版工作。2005年3月,出版組與人民出版社達成協議,作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已確定的四種叢刊之一的《清史研究叢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組於8月組織召開清史出版物質量研討會。同時積極聯繫自組出版項目。到2005年12月,出版組出版各類圖書40種,368冊。其中《文獻叢刊》11種234冊,如《惲毓鼎澄齋日記》、《越縵堂日記》、《陳寶箴集》等;《檔案叢刊》5種108冊,如《清宮熱河檔案》、《清代中南海檔案》、《清代軍機處電報檔彙編》等;《研究叢刊》9種10冊,如《罕為人知的中日結盟及其他》、《清人筆記隨錄》等;《編譯叢刊》9種10冊,如《中國新史》、《中國近事報道》等;《清史譯叢》4輯4冊。指令性項目2種2冊,即編委會領導臨時交辦的相關項目。

「中華文史網」在2005年進行了改版。網頁建設耳目一新。電子期刊《史苑》在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後,調整了內容,文章更突出清史編纂和清史研究。到2005年底,共出版13期《史苑》。中華文史網截至12月20日於2005年共上傳文章2800多篇,還有80多部書共3000餘萬字已整理好,即將上傳。

清史網路數據資源也取得了進展。到2005年底,網路中心在項目中心、檔案組等的合作下,已將《雍正乾隆朝軍機處錄副奏摺》等檔案文件、《〈清史稿〉校注》進行了數字化,同時又引進了《中國期刊網》的期刊全文資料庫,以上都可以供清史編委會使用。

圖書資料中心通過多渠道購書,於2005年2月赴日本採購一批珍貴的日本及中國台灣出版的清史書籍。到2005年12月,圖書資料中心和編委會各二級組共購書6400餘種。

3.部分基礎輔助項目已經進入了評估與驗收階段。

檔案組於2005年3月29日組織完成第一批檔案類三個項目《清代軍機處雍正朝、乾隆朝錄副奏摺》、《清代軍機處電報檔》、《清代直隸順天府、山東雨雪糧價、收成分數折片單》的結項驗收工作,經主任辦公會議討論批准後結項。2005年底,又組織完成了《嘉慶朝錄副奏摺》、《道光朝錄副奏摺》第一期的結項,這五個項目共計完成檔案287 000多件,都已在清史內部網站上掛接,提供給主體工程使用。

文獻組先後於2005年6月、9月,與項目中心共同組織完成了《清道光至宣統間糧價表》、《辛亥革命資料新編》、《黃遵憲全集》、《李鴻章全集》等項目的結項評審和驗收工作。

編譯組2005年已完成6個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評估,已編印了《清史譯文新編》第一、二輯共3冊,第三、四輯也即將完成;《清史譯叢》出版了第2、3、4輯。

出版組於2005年9月、10月,與項目中心一起先後完成出版類項目《清代蒙藏回部典匯》、《黃遵憲全集》、《新編汪中集》的結項驗收工作。

《清史研究叢刊》2005年共收到書稿11部,通過專家評估5部,2005年已出版2部。

4.做好圖書宣傳工作。

為了更好地展示國家清史工程的出版成果,出版組在2005年製作了樣書櫃,設計了展板。利用參加第十五屆全國書市的機會,印製了《國家清史纂修工程出版成果》宣傳冊,列載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成立至2005年5月出版的所有圖書的內容提要、書影、基本出版信息等,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此外,出版組還參加了香港國際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大批精美圖書的集中亮相,讓廣大讀者嘆為觀止,許多參觀者都認為大批文獻檔案的出版是件功德無量的事。展會期間,各大報紙都對清史出版物的參展進行了報道,社會反響強烈。2004年7月20日,出版組曾經在《光明日報》組織了一個專版,集中宣傳編委會各個系列的圖書。2005年5月20日、10月25日,出版組繼續與《光明日報》合作,先後刊登了專題報道和一個專版,集中宣傳國家清史工程的出版成果,讓讀者及時了解編委會出版的圖書。與此同時,出版組還組織文章十餘篇,在其他報刊發表,擴大清史工程的社會影響。

除了清史編纂工作外,編委會還進行了大量的其他學術工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兩次重要學術會議的召開。

2005年8月22日至24日,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與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在北京聯合舉辦了「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討論會。這次會議既拓寬了清代災荒史的研究,同時也廣泛徵求了專家對《清史·災賑志》編寫的意見,是一次有影響力的國際學術討論會。2005年8月26日至28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了「故宮博物院80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文化部部長、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組長孫家正,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和編委會各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專家共120餘人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本次會議促進了編委會和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與聯繫。

2004年7月24日,謝承仁先生向編委會捐贈了珍貴的清代檔案,捐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海南廳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朱佳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惠玲,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馬大正、朱誠如、成崇德、清史辦負責同志、謝承仁先生及近30位學者出席了捐贈儀式。

八、工作中積累的經驗

1.高度重視主持人的遴選。

項目制是清史纂修工程進行項目組織工作的主要形式,其中,項目主持人是關係清史學術成敗的重要環節。今天反觀整個工作,項目主持人總體上是稱職的,這也為以後的纂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不同部類不同辦法。

針對清史主體工程各個部類自身的特點,我們在立項工作中採取了靈活的辦法,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四類是基本依照《清史體裁體例》的卷目進行立項的,其中亦有根據實際情況將一卷分解成多個項目。同時在實際立項工作中,也對《清史體裁體例》進行了微調。鑒於圖錄工作的特殊性,該部分沒有依體裁體例卷數立即進行項目立項,而是由作為二級組的圖錄組統一負責,以圖片的收藏單位為基礎,以表現清史特色的圖片為依據進行專項課題申報,由編委會主任辦公會議決審立項。2005年圖錄專項課題目申報12項,立項12項。

3.委託與招標相結合。

為了更好地發現人才,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編委會在全國學術界範圍內進行清史項目的招標,這成為轟動一時的學術界盛事。編委會從投標中遴選出了一批項目主持人充實到編纂隊伍。同時編委,會也清楚地認識到學術的自身規律,並沒有完全依賴招標工作,而自始至終主動地尋求合適的項目主持人,進行項目委託工作。

4.兩個層面的指導。

力確保高質量地纂修清史,必須做好兩個層面的指導工作,也可以稱之為學術服務的工作。其一,各二級項目組要為三、四級項目組做好學術服務工作,或可稱為學術指導。其二,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對清史纂修負總責,要做好全局性的指導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王鍾翰:《清史稿》說略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