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誰去的寺院多,論誰的師父名氣大?學佛修行要放下這顆「心」
導讀
學佛時間越久,讀誦的經文越多,成就會越大嗎?有個名氣大的高僧大德做師父,修行就會越順利嗎?我們在學佛修行過程中,由於種種習氣和業障,我們的貪、嗔、痴、慢、疑之心,總會產生種種的虛榮心,看看你都「占」了幾條?
放下誦讀經文的多少
很多人在學佛的過程中,喜歡把學佛時間的長短,以及念誦經文的多少,當成是自己炫耀的資本,覺得修行的時間長,資歷老;懂得的佛教經典多,則修行的成就就會比別人大。
事實上,修行好與壞的標準,不是以學佛時間的長短來判定的,也不在於所知佛學理論的多寡,而在於我們能否將學過的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裡面,能否運用佛法很好地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矛盾、煩惱,改變我們的習氣,從容地面對生命中的逆境、違緣,能否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等等。
佛法的智慧是幫助我們減少習氣、解決煩惱的,無論修行的時間是長是短,如果我們通過學佛修行,逐漸地把自己心裡的貪慾、嗔恨、嫉妒、傲慢等等髒東西清理出去,讓心變得更清凈,煩惱習氣越來越少,則說明,我們修行有所成就。
放下自以為是的修行經驗
學佛修行很容易產生我執,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接受不了別人的意見和見解,而去否定別人修行的方法和道路。同時,還喜歡用自己的經驗去教導別人,生出我慢之心。
事實上,可能你學佛的道路是正確的,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恆河沙的數量一樣多。佛陀也曾留下八萬四千法門,你所體悟的,你修行所得的經驗,對於別人來說未必就是適合的。
同樣地,你走過的道路,別人未必,一定要走。就算是同樣的路,因為走的人不同,感受也會不一樣。所以,不要急於去否定別人,證明自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引導別人,根據自己的根性,找到適合自己修行的道路。
放下讓別人認可的心
學佛修行是自己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但是很多學佛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執著於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誇獎,比如常常會向別人炫耀,今天又讀了許多的經書,念了多少聲佛號,拜了多少尊菩薩等等,一旦得到一句肯定或者誇獎的話,就會歡呼雀躍;反之,則情緒低迷失落,覺得自己所做的沒有意義和價值。
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一生建寺度僧,對佛教在中國的普及做過很大的貢獻。有一次,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梁武帝一見到達摩,就迫不及待地想在達摩面前表現一下,讓這位高僧認可並誇獎一下自己,於是問道:「我一直致力於建寺、造塔、寫經、度僧、造像等,做了這麼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如果是一個阿諛奉承人可能會說「陛下功德無量啊!可是梁武帝面對著的是達摩,於是達摩不緊不慢地回答:「沒有功德。」梁武帝聽後非常的生氣,但也錯失了與達摩祖師結緣的機會。
修行之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學佛修行,積德行善,都是為了自己能夠解脫煩惱,得大自在,並不是為了別人而做。所以,不要執著於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事事都想讓別人認可,凡事直心而行,精進努力,隨緣自在。
放下與高僧大德結緣的「資本」
佛法有三大語系,三藏十二部典籍,八萬四千法門,想找到與自己根機相應的法門絕非易事,所以我們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必須要依止一位老師,做為我們修行路上的指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知識。依止一位善知識,也是引導我們入佛法之門最重要的方式。
但是很多學佛人把依止善知識當成是一種另類的「追星」,拜佛一定要去名山、名寺,家中掛滿了與高僧大德的合影,以找到一位高僧大德作為師父為榮,逢人便炫耀,「我的師父是XX大德,可厲害了」,「XX法師跟我關係可好了」,「今天又見到了XX法師」等等,這已經背離了依止善知識的本意。高僧大德的智慧和成就,並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如果自己不認真修行,再多的光環仍是自欺欺人。
我們在依止善知識,選擇師父的時候,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以名取人,要依法不依人,必須要選擇真正的善知識,作為我們修行的引路人。我們依止善知識,最主要的是依止他所具有的品質,他的大悲心與智慧。
同時依止善知識,與善知識結了善緣,還應如理如法,而不要把善知識當成精神上、情感上的依靠,有麻煩了就讓善知識幫忙,甚至作為煩惱傾述的對象。親近善知識,並非搞個人崇拜或建立私交,最重要的還是要以清凈心、恭敬心,跟著師父修學佛法,聽聞正法。
學佛人要在凈化身心
清凈身語意上下功夫
修行要放下虛榮心、放下面子
因為這個所謂的「面子」
就是煩惱的根本——我執
想走出煩惱的陰霾
就不要做面子工程
勤修善法,放下我執
用自己的虔誠心反觀自己的內在
勇猛精進、持之以恆
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
成就圓滿
來源:上海玉佛禪寺
TAG:佛藏 |